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类型学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德·昆西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 以德·昆西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域特征泯灭等问题。探索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建筑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总结,提取"原型"用以指导设计,使当今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有机延续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总体意象的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型学 原型 历时性与共时性 传统文化 地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立法的实践场景:国家与地方互动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耿达 田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5,共10页
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已有研究侧重于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本内容解读及地方性立法进展的梳理,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实践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体考察。文章基于国家与地方互动视角,从国家与地方的... 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已有研究侧重于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本内容解读及地方性立法进展的梳理,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实践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体考察。文章基于国家与地方互动视角,从国家与地方的双向互动实践出发,探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实践的特色场景。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实践在历时性上具有从地方先行试点到国家普遍实施再到地方特色彰显的特征,在共时性上具有国家执法检查与地方共抓落实的特征。而在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实践中又遇到文化和旅游融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家文化安全、高质量发展等新情况,地方立法迅速总结经验并吸纳,这些又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立法的修订提供了时空条件。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实践场景中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立法实践 国家与地方互动 历时性与共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中的事件建构与电影维度
3
作者 杨碧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3-36,共4页
电影自19世纪末作为一种新的机械发明起源开始,便受到诞生于同一时期的哲学与艺术运动——现代主义的深远影响。现代主义不仅是对一种电影美学范式的描述,而是根植于电影的本体理论中的思想资源。本文将以现代主义为切入点,围绕运动、... 电影自19世纪末作为一种新的机械发明起源开始,便受到诞生于同一时期的哲学与艺术运动——现代主义的深远影响。现代主义不仅是对一种电影美学范式的描述,而是根植于电影的本体理论中的思想资源。本文将以现代主义为切入点,围绕运动、技术、事件、空间、符号、历时性与共时性、虚像与实像等命题与关键词对电影本体论进行一次新的整合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本体论 本体理论 哲学与艺术 美学范式 历时性与共时性 现代主义 整合与重构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