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齐卫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9,共5页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既有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许多历史的难题。主要是:文化建设的高起点与重负荷,先进文化的指向与文化落后的现实,文化的社会效...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既有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许多历史的难题。主要是:文化建设的高起点与重负荷,先进文化的指向与文化落后的现实,文化的社会效益与文化产业化,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正确认识这些难题,妥善处理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相互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现代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现代化 历史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破解
2
作者 史伟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难题。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为破解社会主义历史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理论的诞生第...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难题。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为破解社会主义历史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理论的诞生第一次系统地破解了这个历史难题,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历史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主义一大历史难题的破解看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3
作者 赵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2,共4页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长期以来 ,一直是世界社会主义存在的一大历史难题。这一大历史难题终于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得到破解。这一历史难题的破解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长期以来 ,一直是世界社会主义存在的一大历史难题。这一大历史难题终于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得到破解。这一历史难题的破解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历史难题 破解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历史难题的希望和成功之路
4
作者 赵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6,共3页
解决历史难题的希望和成功之路赵曜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科学地回答和切实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思索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在哪里实现时,始终把着眼点放在西欧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 解决历史难题的希望和成功之路赵曜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科学地回答和切实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思索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在哪里实现时,始终把着眼点放在西欧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历史难题 思想路线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 共产党 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 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民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栏自2010年第8期起陆续推出围绕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历次中央全会关注的党建焦点问题,约请相关专家笔谈。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助于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栏自2010年第8期起陆续推出围绕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历次中央全会关注的党建焦点问题,约请相关专家笔谈。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助于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故此,本期遴选推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主题,约请专家就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公推直选、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等问题展开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史考 政治体制改革 历史难题 领导干部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延安文学和体制化文学在打通现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秀明 郭剑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在当前的文学史书写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仍处于一种合而不通的状态,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首先要充分认识现代性在百年中国文学语境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与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一前提下,正确理解延安文学和体制化文... 在当前的文学史书写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仍处于一种合而不通的状态,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首先要充分认识现代性在百年中国文学语境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与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一前提下,正确理解延安文学和体制化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及其特殊的文学史意义,是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难题 现代性整合 延安文学 体制化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儒学融入时代精神,我们该怎么做?
7
作者 李景源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6,共2页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研讨儒家文化在当今时代精神中的现实意义。本届论坛以"儒学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重点讨论交流"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四个专题的内容,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学文化的现代价值。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本刊围绕论坛主题,择其精要,选编了这组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 新文化运动 经济社会 文化重建 历史难题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艰难转折与旗帜鲜明讲政治
8
作者 谭献民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9,共8页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生命活力,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解决好的历史难题。但长期占据党内统治地位的“左”右倾错误路线,由于教条思维和宗派倾向而阻碍探索乃至误解这道难题。以毛泽东为杰出代...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生命活力,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解决好的历史难题。但长期占据党内统治地位的“左”右倾错误路线,由于教条思维和宗派倾向而阻碍探索乃至误解这道难题。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通过解决农民问题而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艰难转折,有效地解决好历史难题而造就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 党内政治生活 历史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形象的传统模式
9
作者 南平 王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20-25,11,共7页
尽管柏格森经典的“喜剧”定义将在后文受到诘难,我们还是相信他的定义至少是有助于理解幽默形象拥有众多“固定角色”和传统模式的事实。柏格森说:喜剧的目的在于刻划性格,也就是一般的类型。“而且它是各门艺术当中惟一以‘一般性’... 尽管柏格森经典的“喜剧”定义将在后文受到诘难,我们还是相信他的定义至少是有助于理解幽默形象拥有众多“固定角色”和传统模式的事实。柏格森说:喜剧的目的在于刻划性格,也就是一般的类型。“而且它是各门艺术当中惟一以‘一般性’为目标的艺术”(着重号是柏格森的)。东西方民间滑稽艺术中的牧师、兵痞、恩爱夫妻、长舌妇、呆女婿、外国人、机灵鬼、贪食之徒等,或许正是藉此生生不息。同样,尽管广义的“幽默”正为越来越多的论者包括我们自己所难以接受,但迫于仍是现实的历史难题、而非仿效一种陈瘦竹概括为“在当代幽默的应用极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模式 幽默 喜剧形象 喜剧性 柏格森 历史难题 精神胜利法 固定角 苏格拉底 猪八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10
作者 黄兆琼 《海洋与渔业》 2021年第1期68-69,共2页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掀起了无数行业变革的浪潮。而“发展水产业”正是伴随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一批年轻人用敢为人先的锐气和上下求索的执著,担当作为,创新创造,为了解决一代人“吃鱼难”的历史难题,吹响了广州水产发展的号角。育苗、养...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掀起了无数行业变革的浪潮。而“发展水产业”正是伴随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一批年轻人用敢为人先的锐气和上下求索的执著,担当作为,创新创造,为了解决一代人“吃鱼难”的历史难题,吹响了广州水产发展的号角。育苗、养殖特色品种、引进观赏鱼……他们,可以称得上广州渔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坚守水产业45年的老水产工李国文,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变革 历史难题 水产业 李国文 观赏鱼 上下求索 特色品种 推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