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超越性的三重维度——兼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集中体现在比较视野的坐标之中,即一方面从古今维度而言,实现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另一方面从中西维度而言,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形而上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集中体现在比较视野的坐标之中,即一方面从古今维度而言,实现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另一方面从中西维度而言,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形而上学困境的历史超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二元历史超越性,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基本原因。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之上,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文明创造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具备深厚的文明根基,同时也以其显著的中国特色推动传统文明不断走向现代。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坚持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方法,既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其“两创”,同时又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养分,使经过现代化转型的传统文明与被赋予鲜明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实现深刻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具有复合型特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样态。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封闭的自我实验,而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放性实践,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为我所用,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历史超越性特征的彰显提供了外部保障。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有助于深入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历史超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神突破视阈中的天人问题和古今问题
2
作者
陈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09,共14页
天人与古今作为人类两大基本问题,在当代分别被表述为超越性与历史性,但二者被主流意识视为相反相悖、相互否定之物。以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和沃格林“天下时代”理论共同阐释的精神突破问题作为视阈,可以发现历史性意识和超越性通...
天人与古今作为人类两大基本问题,在当代分别被表述为超越性与历史性,但二者被主流意识视为相反相悖、相互否定之物。以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和沃格林“天下时代”理论共同阐释的精神突破问题作为视阈,可以发现历史性意识和超越性通过精神突破的同时性发生和交融共生的复杂图景。精神突破前的原初宇宙论秩序并无超越性和历史性可言,精神突破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人性变革,该变革背景是精神突破导致了实在经验在人性意识中的分层,通过这一分层,自然与历史、人道与天道、实然与当然、事物秩序与话语秩序、心理与物理等一系列分化成为可能,人由此而成为天人之间、古今之间的居间存在者,超越性与历史性成为人性的基本维度。历史和超越作为人性意识的不同维度,同时也是组织和整饬经验的不同尺度,二者的交融性体现在,超越性运动发生在历史中并通过历史得以可能,历史性本身即内蕴一种由突破现成性当下而开启的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与古今
超越性
与
历史
性
精神突破
人性意识及其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超越及价值
被引量:
6
3
作者
姜慧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人的生命的讨论对马克思生命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以此为源头,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性”为基底的生命哲学架构,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从而从三个方面打开了人的生命的“双重维度”。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启发人们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重视生命教育,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命哲学
理论缘起
历史超越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的意义与原则
4
作者
彭文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前,在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领域,将“红色经典”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的潮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这些被改编的“红色经典”原本大多是建国以来影响大,水准高,且多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京剧等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譬如,...
目前,在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领域,将“红色经典”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的潮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这些被改编的“红色经典”原本大多是建国以来影响大,水准高,且多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京剧等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譬如,《林海雪原》、《红岩》、《小兵张嘎》、《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在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发出的《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其附件所开列的改编剧剧目已达41部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电视剧
改编者
历史
真实
艺术生产
艺术真实
历史超越性
批评
历史
与现实
娘子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超越性的三重维度——兼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明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明叙事的历史演进、逻辑结构及价值意义研究”(23BKS029)。
文摘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集中体现在比较视野的坐标之中,即一方面从古今维度而言,实现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另一方面从中西维度而言,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形而上学困境的历史超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二元历史超越性,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基本原因。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之上,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文明创造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具备深厚的文明根基,同时也以其显著的中国特色推动传统文明不断走向现代。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坚持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方法,既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其“两创”,同时又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养分,使经过现代化转型的传统文明与被赋予鲜明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实现深刻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具有复合型特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样态。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封闭的自我实验,而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放性实践,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为我所用,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历史超越性特征的彰显提供了外部保障。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有助于深入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历史超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神突破视阈中的天人问题和古今问题
2
作者
陈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09,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精神突破视阈中的《齐物论》秩序哲学研究”(23AZX009)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中心和智库建设项目
同济敦和经学学者项目。
文摘
天人与古今作为人类两大基本问题,在当代分别被表述为超越性与历史性,但二者被主流意识视为相反相悖、相互否定之物。以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和沃格林“天下时代”理论共同阐释的精神突破问题作为视阈,可以发现历史性意识和超越性通过精神突破的同时性发生和交融共生的复杂图景。精神突破前的原初宇宙论秩序并无超越性和历史性可言,精神突破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人性变革,该变革背景是精神突破导致了实在经验在人性意识中的分层,通过这一分层,自然与历史、人道与天道、实然与当然、事物秩序与话语秩序、心理与物理等一系列分化成为可能,人由此而成为天人之间、古今之间的居间存在者,超越性与历史性成为人性的基本维度。历史和超越作为人性意识的不同维度,同时也是组织和整饬经验的不同尺度,二者的交融性体现在,超越性运动发生在历史中并通过历史得以可能,历史性本身即内蕴一种由突破现成性当下而开启的超越性。
关键词
天人与古今
超越性
与
历史
性
精神突破
人性意识及其分层
Keywords
Heaven-Human and Antiquity-Modernity
transcendence and historicity
spiritual breakthrough
human consciousness and its stratification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超越及价值
被引量:
6
3
作者
姜慧博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文摘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人的生命的讨论对马克思生命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以此为源头,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性”为基底的生命哲学架构,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从而从三个方面打开了人的生命的“双重维度”。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启发人们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重视生命教育,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生命哲学
理论缘起
历史超越性
价值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的意义与原则
4
作者
彭文祥
机构
中国传播大学文学院 主任编辑、博士研究生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0-22,共3页
文摘
目前,在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领域,将“红色经典”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的潮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这些被改编的“红色经典”原本大多是建国以来影响大,水准高,且多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京剧等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譬如,《林海雪原》、《红岩》、《小兵张嘎》、《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在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发出的《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其附件所开列的改编剧剧目已达41部之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电视剧
改编者
历史
真实
艺术生产
艺术真实
历史超越性
批评
历史
与现实
娘子军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超越性的三重维度——兼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张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精神突破视阈中的天人问题和古今问题
陈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超越及价值
姜慧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的意义与原则
彭文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