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
- 1
-
-
作者
房列曙
刘松萍
-
机构
安徽师大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4-76,共3页
-
文摘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房列曙,刘松萍1993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的境地;在发掘成题的考查功能和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已经...
-
关键词
历史试卷
中学教学
普通高考
新高考
考试说明
材料解析题
中学历史教学
1993年
能力要求
历史学科能力
-
分类号
G63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1991年高考历史试卷评析
- 2
-
-
作者
鲍一樵
-
机构
安徽省高考阅卷历史学科指导组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9-71,共3页
-
文摘
一、试卷总体特点(一)题型稳定,比例恰当:1991年历史高考试题仍试行分卷考试,第一卷选择题,即客观性标准化试题,占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题型有填空、材料解析、问答题,占50分。全卷大小题目50个,标准答案有124个得分点,答案字数为918字,比过去精简。题型与去年一样较为稳定。据统计中国史占63%,世界史占37%。
-
关键词
历史试卷
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
标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
考生
国情教育
中国史
标准化试题
题型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分析高考试卷谈提高历史教学和复习质量
- 3
-
-
作者
杜慧如
-
机构
济南第二中学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3期59-61,36,共4页
-
文摘
一、从高考历史试卷看历史教学和复习中的一些问题文革以后,七八、七九年全国高考统一命题。根据在阅卷中所了解到的反映,绝大多数的历史教师认为,历史试卷命题较好。它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高考大纲规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贯彻了在基础知识上突出重点,在记忆史料的基础上作分析、综合的原则等等。试题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没有偏题,怪题。因此,通过试题,能考出学生的基本水平。
-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
高考试卷
突出重点
高考试题
考试大纲
分析综合能力
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试卷
试卷命题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订正错别字
- 4
-
-
作者
胡家之
-
出处
《安徽史学》
1984年第6期73-74,共2页
-
文摘
在我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下简称中考)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成绩是不理想的。究其原因,除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外,因错别字失分也是个重要因素。我在进行历史中考质量分析时发现,考生在答卷中写错别字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我从八三年我县中考历史试卷中抽出两个考场的试卷(各三十份)。
-
关键词
错别字
考生
历史基础知识
质量分析
失分
订正
历史学科
招生考试
中考
历史试卷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在试卷讲评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5
-
-
作者
申录剑
-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999年第S1期73-73,共1页
-
文摘
湖南省邵东县四校联考高一历史试卷中,有一道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四款:……朝鲜政府开放第五款所载两口岸,准日本人民往来通商,随意在该两地租借地皮,修盖房屋,并租朝鲜人民之房屋.
-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试卷讲评
江华条约
培养学生
发散思维
比较思维
材料解析题
历史试卷
朝鲜人
创造性思维能力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命题的四大特点
- 6
-
-
作者
汪瀛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5年第3期60-62,共3页
-
文摘
历史问答题是历年高考历史试卷的主体,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题。恢复高考以来,历史问答题的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三年,历史问答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应试者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强。因此,认真研究历史问答题命题特点,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对执教高中,特别是高三文科班的历史教师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综观近三年历史问答题的变化,我以为当今高考历史问答题命题主要具有以下4大特点: 一、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要求不断强化 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早已有明确规定,但长期以来,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于是,国家考试中心针对这一情况于1992年推出历史科考试的十条能力要求,明确提出了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并在当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首次推出“材料分析评论问答题”,要求学生就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
-
关键词
问答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基础
高考
马克思主义
历史试卷
理论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
经济政策
中学历史教学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