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历史意识与后历史解释模式——布达佩斯学派后现代视域下文化批判的历史旨归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红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5,共5页
布达佩斯学派从政治、需要、道德、哲学、历史等多个维度对现代性文化进行了批判,在批判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后现代视域。其中,他们通过历史展示了现代社会深层的文化结构与文化问题,通过历史对现代性文化进行了批判。首先,在他们关于... 布达佩斯学派从政治、需要、道德、哲学、历史等多个维度对现代性文化进行了批判,在批判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后现代视域。其中,他们通过历史展示了现代社会深层的文化结构与文化问题,通过历史对现代性文化进行了批判。首先,在他们关于后现代特征的分析中展现出了一种后历史的倾向。其次,基于这样一种后历史的倾向他们对历史意识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批判历史意识发展到现代宏大叙事阶段不能反映现代文化的地理和叙事,提出了能够反映现代世界多元化倾向的后历史意识;批判现代性阶段宏大叙事的目的在于找寻新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解释模式,通过对伴随着现代性宏大叙事而来的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宣布只有转变历史解释模式才能理解现代社会的多元性,而后历史解释模式是一种解释学意义上的历史解释模式,对社会进行的是一种多角度的阐释,本身就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布达佩斯学派运用历史意识和历史解释模式分析的是当代社会的文化结构与文化问题,指向了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后历史意识与后历史解释模式,所以后历史意识与后历史揭示模式可以说是布达佩斯学派后现代视域下文化批判的历史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达佩斯学派 历史意识 历史解释模式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的“天命”思想
2
作者 许道军 张永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5-99,共5页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历史事件作出文学性解释时实际呈现出模式化特征,历史"天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主要的解释模式。历史"天命"思想在创作中将历史发展的"已然性"转换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quo...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历史事件作出文学性解释时实际呈现出模式化特征,历史"天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主要的解释模式。历史"天命"思想在创作中将历史发展的"已然性"转换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强调对历史发展结果的无条件认同,在很多时候,它以佛教的"因果循环"形式出现。将推动历史发展、决定历史结局的主动权完全交给那些拥有"天命"的帝王将相,或者反过来,赋予这些历史活动中的帝王将相以"天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性格中的某种奴性和政治冷漠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又突破了这种历史解释模式,为中国历史小说类型的发展保存了一脉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历史解释模式 天命思想 因果循环 民族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民间力量与公共领域——近年中美关于近世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4
3
作者 余新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7-123,共7页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一些学者援用西方的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这对概念和理论对中国近世社会历史进行了新的实证性研究 ,并就其是否适用于中国史研究展开了论辩。近年来 ,受此和国内市民社会研究热潮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在中国史学...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一些学者援用西方的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这对概念和理论对中国近世社会历史进行了新的实证性研究 ,并就其是否适用于中国史研究展开了论辩。近年来 ,受此和国内市民社会研究热潮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在中国史学界逐渐兴起。与美国学者希望借助这一概念与理论来表明中国近世社会存在着其内在发展理路不同 ,中国的研究者大多想借此勾勒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轨迹。本文认为 ,在中国史的研究中引入西方的理论和概念 ,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改进研究方法 ,是可取的。但引进不是套用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以中国比附西方 ,而是要在尽可能发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 ,以西方理论为参照系 ,探索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 民间力量 中国近代 第三领域 历史解释模式 中国社会 实证性研究 社会转型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法与退化论——对J.2.1.11后部的破译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国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通过对 J.2 .11以及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 17个关于自然法的片断的分析 ,揭示了 J.2 .11所持的历史解释模式是自然状态——市民社会的两段论 ,通过援引影响罗马法的希腊哲学观点 ,进一步说明了上述历史解释模式隐含的退化论前提 ... 本文通过对 J.2 .11以及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 17个关于自然法的片断的分析 ,揭示了 J.2 .11所持的历史解释模式是自然状态——市民社会的两段论 ,通过援引影响罗马法的希腊哲学观点 ,进一步说明了上述历史解释模式隐含的退化论前提 ,从而建立了自然法的高级法地位与退化论的历史哲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 退化论 历史解释模式 希腊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