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建沿海历史街区风荷载特性数值模拟与风险防控方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任兰红
曾坚
曾穗平
刘祥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流动站
-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网络设计与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C0502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快速城镇化典型衍生灾害防治的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5143800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污染防控的高密度产业集聚区低碳布局与风场设计耦合优化的数字技术方法"(51708387)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适应气候变化的高密度旧城区‘低碳-低污’通风环境设计策略研究"(17YJCZH013)
全国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
-
文摘
通过ANSYS Fluent软件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以福建沿海历史街区为对象,数值计算分析街道形态与路网形式对极值风压系数分布的影响并探讨风灾防控的策略。研究表明:单一街道在全风向下高宽比(1.33)产生爬越流时极值负压系数绝对值较大,最大负压系数绝对值产生于风向与街道垂直且高宽比最大(1.33)的条件下;随风向由垂直于街道变为平行,多条街道相交与单一街道风压系数变化一致:整体的正、负压系数绝对值和范围均大幅度降低,单一街道、同一高宽比的极值负压系数绝对值最大降低64.74%,平均降低了43.93%。对三坊七巷与和平路历史街区造成风致破坏的最重要因素是临近历史街区的高层建筑带来的极值正压与负压系数,其次为开敞空间与街区道路走向。极值负压系数绝对值在建筑间距/高度3.5~5.8时成正相关,拟合曲线为抛物线,在建筑间距/高度大于5.8时极值负压系数绝对值均趋于稳定值。当风向与方格路网垂直时,高密度低矮建筑的风荷载极值与建筑所在的道路走向(平行或垂直)不相关。历史街区的风灾防控可从绿化配置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筑优化两方面实现。
-
关键词
历史街区街道形态
路网形式
CFD数值模拟
风荷载
极值风压系数
福建沿海
-
Keywords
pattern of historical district street
form of road net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nd load
ex-treme pressure coefficient
coastal district in Fujian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TU3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