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批判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晓峰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断主要从表现形态与内在方法两方面展开。从表现形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关于新民主主...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断主要从表现形态与内在方法两方面展开。从表现形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虚无化命题主要为革命阴谋观、告别革命观以及枭雄革命观。从内在方法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构建虚无化论断的三种方法表现为历史的时空错置、历史的主观移情以及历史的断章取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以及中国革命道路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基础与特征。重新思考与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在于从实践的高度上出发,在根本上分析与辨清历史虚无主义论断的深层结构,准确清晰地把握与认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科学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
主义
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历史记忆诗学考辨
2
作者
王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后现代文化理论在当代学界的持久影响不断催生出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现象,逐步消解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本应具有的历史维度。当代批评理论领域的"普遍历史转向",接连造就出无数版本的"新"历史意识,但是根本上却...
后现代文化理论在当代学界的持久影响不断催生出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现象,逐步消解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本应具有的历史维度。当代批评理论领域的"普遍历史转向",接连造就出无数版本的"新"历史意识,但是根本上却是不断回到社会批评的"旧"历史问题。以新历史主义理论视角为起点,通过考察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后置历史"理论构想,以及其与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海登·怀特的"元历史"与安柯斯密特的"叙述史"之间的理论对话,在此基础上探讨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历史记忆诗学,显然可以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历史诗学重建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文化分析学派
米克·巴尔
后置
历史
历史
记忆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批判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晓峰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及其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DJ042)。
文摘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断主要从表现形态与内在方法两方面展开。从表现形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虚无化命题主要为革命阴谋观、告别革命观以及枭雄革命观。从内在方法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构建虚无化论断的三种方法表现为历史的时空错置、历史的主观移情以及历史的断章取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以及中国革命道路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基础与特征。重新思考与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在于从实践的高度上出发,在根本上分析与辨清历史虚无主义论断的深层结构,准确清晰地把握与认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科学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历史观。
关键词
新民主
主义
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中国道路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历史记忆诗学考辨
2
作者
王进
机构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米克.巴尔叙事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4CWW002)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项目(粤教师函(2014)145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暨南启明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5JNQM021)
文摘
后现代文化理论在当代学界的持久影响不断催生出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现象,逐步消解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本应具有的历史维度。当代批评理论领域的"普遍历史转向",接连造就出无数版本的"新"历史意识,但是根本上却是不断回到社会批评的"旧"历史问题。以新历史主义理论视角为起点,通过考察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后置历史"理论构想,以及其与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海登·怀特的"元历史"与安柯斯密特的"叙述史"之间的理论对话,在此基础上探讨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历史记忆诗学,显然可以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历史诗学重建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文化分析学派
米克·巴尔
后置
历史
历史
记忆诗学
Keywords
Critiqu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School of Cultural Analysis
Mieke Bal
preposterous history
poetics of historical memories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批判
王晓峰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历史记忆诗学考辨
王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