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抽象的一般性走向具体的普遍性的历史空间辩证法--中国式现代化哲学基础问题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刘怀玉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179,共11页
中国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思想,而其渊源则是德国辩证法传统中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共相与殊相的关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底蕴,从本质上讲固... 中国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思想,而其渊源则是德国辩证法传统中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共相与殊相的关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底蕴,从本质上讲固然是一个历史观问题,但归根结底也是一个辩证地再现社会现实,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论问题。中国道路作为具体的普遍性概念,表现在历史哲学上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性与具体的历史道路的多样性、跳跃性冲突融合而成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表现在社会哲学上乃是关于社会有机体的部分与整体共时性的矛盾与协调平衡发展的具体总体性或系统辩证法问题;表现在文明形态历史观上则是如何实现不同文明形态间的相互借鉴并由此上升为新的普遍性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扬弃抽象的一般性历史逻辑规定的过程中形成反思性、合目的性意义上的具体普遍性的历史空间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具体的普遍性 历史空间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自信中的历史空间辩证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怀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70,共11页
百年来中国所走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道路,内含着深刻的历史空间辩证法。这一重大实践的理论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呼唤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进行科学叙述与表达。对该问题的研究需要打好历史唯物主义空... 百年来中国所走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道路,内含着深刻的历史空间辩证法。这一重大实践的理论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呼唤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进行科学叙述与表达。对该问题的研究需要打好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方法基础,也需要继承、弘扬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不平衡发展的历史空间辩证法思想方法。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一个伟大而曲折的社会历史空间重构创新过程,其中包括革命年代的"城市—农村—城市"历史空间的突围与重构,也包括建设、改革、发展时期的国际性区域化的"独立—封闭—开放—全球治理"的历史空间拓展以及国内布局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多重历史空间生产变奏。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为中国新发展空间构建创设了新的历史机遇,而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了新的、可能的文明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哲学基础 历史空间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