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历史社会学考察
1
作者 徐平利 李聪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1,共9页
现代职业教育是工业革命所引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应,其运行机制在历史社会学视角下展现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演变过程。通过长时段历史分析和制度比较,揭示三者从微观技能传递到宏观制度设计的动态关联:工学结合打破体... 现代职业教育是工业革命所引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应,其运行机制在历史社会学视角下展现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演变过程。通过长时段历史分析和制度比较,揭示三者从微观技能传递到宏观制度设计的动态关联:工学结合打破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割裂,重塑技能知识生产方式;校企合作跨越学校与企业边界,解决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难题;产教融合通过政策协调与技术整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国家因经济、政治差异形成多元模式,但其共同目的是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最终为人才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国职业教育以“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抓手,并以“工匠精神”贯通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为破解职业教育与产业脱节难题提供了中国制度范本。在数智时代,职业教育在运行机制上需要积极回应新挑战,重新定义人与技术、教育与文明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历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的中国传统:演进脉络与风格特色
2
作者 张羽丰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7,共11页
历史社会学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演进脉络,既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相关,也嵌入学科建设的发展过程。它发端于社会学引入中国时期,对接史学传统的群学被视为救亡图存的思想资源,呈现对历史维度的重视;在20世纪20年代开启的社会学专业化进程中... 历史社会学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演进脉络,既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相关,也嵌入学科建设的发展过程。它发端于社会学引入中国时期,对接史学传统的群学被视为救亡图存的思想资源,呈现对历史维度的重视;在20世纪20年代开启的社会学专业化进程中,以社会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被视为社会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取径历史成为学科发展策略之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科危机促进社会学中国化需求的增长,发展历史研究也被视为可能方向,出现针对诸多具体问题的纵贯研究。这一传统有着开放的学科定位、自主的问题意识、扎根史料的方法取向,超越了分支学科的限制,逐步演进为旨在推进社会学中国化的知识生产路径,可以为当下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知识生产 社会学中国化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的可能性想象:基于中国古代教育驱动力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3
作者 吉祥佩 胡金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中国古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一种等级秩序,但也不乏对平等的追求,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制,选举制度在社会阶级流动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虽然有时为贵族势力所把控,但是到了宋代,出仕已经超过郡望和家族身份,成为决定社会地位的首... 中国古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一种等级秩序,但也不乏对平等的追求,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制,选举制度在社会阶级流动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虽然有时为贵族势力所把控,但是到了宋代,出仕已经超过郡望和家族身份,成为决定社会地位的首要因素。不仅寒门子弟需要通过获取官职来进行社会阶级流动,大族子弟也需要通过官僚任职来维持家族的荣耀和地位,否则将容易沦为庶族,因此宋代也被称为平民社会。在教育和选举制度的密切配合下,君主希望利用教育训诫和利禄之途来维护阶级统治,贵族希望维持声望、地位、权力的代际传递,平民则致力于通过教育奋斗来实现阶级流动。于是,基于教育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各阶级均对教育充满希望,此时教育发挥了一种可能性想象的功能。通过考察汉代至宋朝寒门学子的教育奋斗与社会上升,不仅有利于开拓教育公平研究的历史社会学进路,还能为探讨当下“教育内卷”等现象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可能性想象 教育驱动力 历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路径
4
作者 李钧鹏 王东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40,共18页
结构主义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但究竟何为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界缺乏系统的梳理。以结构主义思潮长期占据主流的历史社会学为考察对象,从知识运动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三种结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化约式结构主义、多元结构主义和... 结构主义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但究竟何为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界缺乏系统的梳理。以结构主义思潮长期占据主流的历史社会学为考察对象,从知识运动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三种结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化约式结构主义、多元结构主义和关系结构主义。化约式结构主义肯定社会结构的客观性,关注静态的、长时段的宏观结构变迁进程,坚持用化约性的结构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变迁;多元结构主义强调文化的自主性和社会科学的建构性,侧重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研究领域和分析视角上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态势;关系结构主义主张以关系视角来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视社会网络分析为社会结构或关系研究的新范式。这三种辩证发展的结构主义路径彰显了经典社会分析传统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化约式结构主义 多元结构主义 关系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PLAY,GAME,SPORT形态演变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振 刘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85,共4页
通过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体育运动PLAY,GAME,SPORT的形态演变。从演变关系上,对一项体育运动和整个体育运动的演变发展进行图析;从界限划分上,确定不同时期体育运动的社会形态和代表形态;从特征比较上,进行PLAY与SPORT,GAME与SPORT之... 通过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体育运动PLAY,GAME,SPORT的形态演变。从演变关系上,对一项体育运动和整个体育运动的演变发展进行图析;从界限划分上,确定不同时期体育运动的社会形态和代表形态;从特征比较上,进行PLAY与SPORT,GAME与SPORT之间的特征形态分析。以此探求体育运动PLAY,GAME,SPORT形态演变的内部动力,主要反映在暴力化,权力再分配以及表象性与模拟性。三者的形态演变在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整个体育运动的发展表现是不同的,并体现出文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运动 竞技 历史社会学 形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帆 吴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8,共7页
以传统史学所从事的社会研究视角,以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为线索,对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力图展现在社会史、结构功能主义和后现代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影响下,历史学与社会学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以传统史学所从事的社会研究视角,以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为线索,对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力图展现在社会史、结构功能主义和后现代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影响下,历史学与社会学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历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讨论了其现实意义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社会 社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初兴 被引量:35
7
作者 应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4,共7页
本文围绕近年来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初兴,分析了历史社会学的四个定位,并按照若干主题线索评述了历史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并简略讨论了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历史社会学研究所面对的"空疏化"与"碎片化"的双... 本文围绕近年来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初兴,分析了历史社会学的四个定位,并按照若干主题线索评述了历史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并简略讨论了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历史社会学研究所面对的"空疏化"与"碎片化"的双重困境及其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定位 议题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学的想象力:历史社会学的切入和拓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振 乔凤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3,共5页
从体育社会学对历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扩展进行论述,阐述体育社会学中的埃利亚斯流派在研究中对历史社会学的导入,体育史学家古特曼借助历史社会学分析体育概念和演变以及体育社会学家沃尔在其学术历程中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 从体育社会学对历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扩展进行论述,阐述体育社会学中的埃利亚斯流派在研究中对历史社会学的导入,体育史学家古特曼借助历史社会学分析体育概念和演变以及体育社会学家沃尔在其学术历程中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社会学为体育社会学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学想象力,并分析历史社会学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所处地位。研究认为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体育社会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为体育研究者带来了充分、准确、完整的社会学想象的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埃利亚斯 古特曼 沃尔 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史与历史社会学:一个比较的反思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里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4,共10页
社会史与历史社会学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显著差异。社会史关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历史社会学关注不同社会的共同规律和相似机制。社会史以揭示过去的社会事实为己任,历史社会学旨在借助过去探究现代社会。社会史主张回... 社会史与历史社会学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显著差异。社会史关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历史社会学关注不同社会的共同规律和相似机制。社会史以揭示过去的社会事实为己任,历史社会学旨在借助过去探究现代社会。社会史主张回到历史场景,注重描述和阐释,历史社会学往往超然于历史,注重分析和解释。社会史通过比较去理解单一研究对象,历史社会学以多案例比较去探寻因果机制。社会史与历史社会学应该相得益彰,而无法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历史社会学 社会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的比较研究——历史学与社会学交叉关系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学花 薛雅丽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属性 ,前者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后者属于历史学的范畴 ;学科属性的不同 ,决定了两者之间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 ;但同时两者之间又有着相通之处。本文的... 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属性 ,前者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后者属于历史学的范畴 ;学科属性的不同 ,决定了两者之间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 ;但同时两者之间又有着相通之处。本文的目的就是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这种异同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社会历史 历史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的第四波思潮:议题与趋势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严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4-181,256,共9页
历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已经历过三波发展思潮,实现了研究焦点从社会结构到主体行动的转变,行动者的能动性和情感被赋予新的解释。在最近十多年里,历史社会学在第三波思潮的基础上,进行了崭新的探索。本文从研究方法... 历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已经历过三波发展思潮,实现了研究焦点从社会结构到主体行动的转变,行动者的能动性和情感被赋予新的解释。在最近十多年里,历史社会学在第三波思潮的基础上,进行了崭新的探索。本文从研究方法、理论建构、宏观研究议题和微观研究议题四个维度梳理了历史社会学大致的发展趋向和框架式脉络,展望历史社会学的第四波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研究方法 思潮 社会结构 行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根源与现代路径:作为总体视域的历史社会学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孟庆延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185,256,共14页
近年来,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出现了历史转向的趋势,历史社会学也成为国内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而蓬勃兴起,并涌现了若干重要的研究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历史社会学?这是一门分支学科还是一种理论眼光?历史社会学究竟有哪些理论脉络与研... 近年来,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出现了历史转向的趋势,历史社会学也成为国内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而蓬勃兴起,并涌现了若干重要的研究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历史社会学?这是一门分支学科还是一种理论眼光?历史社会学究竟有哪些理论脉络与研究传统?在本文中,笔者尝试跳出既往对历史社会学的理解范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学的总体视域加以理解,并通过对经典社会理论的重新检讨,勾勒作为总体视域的历史社会学的古典根源与现代路径,并讨论其本土形态。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历史社会学研究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古典理论 年鉴学派 韦伯 陈寅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的本土自觉:革命、国家治理与教育再生产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严飞 曾丰又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共9页
本文重点研究历史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与理论创新范式,并对"革命与国家建设""帝国治理与官僚体系""教育与阶层再生产"三个话题深入展开分析,探讨本土性架构过程中的理论自觉与方法自觉,从而构建历史... 本文重点研究历史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与理论创新范式,并对"革命与国家建设""帝国治理与官僚体系""教育与阶层再生产"三个话题深入展开分析,探讨本土性架构过程中的理论自觉与方法自觉,从而构建历史社会学的本土范式和创新贡献。通过对历史社会学研究议题、理论脉络和方法运用的探索,本文尝试对历史社会学本土性自觉的方法取径和理论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本土化 官僚体系 国家建设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的本土实践:“源流”研究的理论、议题与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孟庆延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目前国内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出现了两种明显的研究取向,一种将历史社会学理解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另一种则强调重返社会学的古典时期,同时借鉴中国自身学问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学术传统,进而将历史社会学作为重新激活社会学想象力的理论... 目前国内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出现了两种明显的研究取向,一种将历史社会学理解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另一种则强调重返社会学的古典时期,同时借鉴中国自身学问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学术传统,进而将历史社会学作为重新激活社会学想象力的理论资源。上述两者在问题意识、研究议题与方法路径上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源流”研究为例,具体讨论后一种取向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议题与方法,尝试勾勒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实践形态,并围绕相应的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发生学 源流 政治文化 文明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运动研究——梯利的集体行动理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国礼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9,共7页
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将社会运动研究放置于历史社会学视域之下,对社会运动研究代表人物之一梯利有关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理论进行论述,并以其一部著作为个案,探讨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理路,从而回应社会运动研究... 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将社会运动研究放置于历史社会学视域之下,对社会运动研究代表人物之一梯利有关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理论进行论述,并以其一部著作为个案,探讨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理路,从而回应社会运动研究过程中的内在理论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利 历史社会学 社会运动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非均衡、非协调发展——历史社会学视角下国家、学术和社会的互动过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41,共11页
本文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和"过程—事件"的研究策略,描述和分析了1987~2006年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时段。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学术和社会多元互动以及"非均衡"、"非协调"发展... 本文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和"过程—事件"的研究策略,描述和分析了1987~2006年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时段。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学术和社会多元互动以及"非均衡"、"非协调"发展的结果。这包括:"国家强势主导"是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手段;在"国家强势主导"下学术和社会的"习惯性顺从";民政代表国家进行强势主导的主要动因是追求软权力;民政主导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的不协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视角 “过程-事件”方法 非协调和非均衡 强势主导 多元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结合点寻求突破:历史社会学的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盼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4-210,共7页
自19世纪中期社会学与历史学“分道扬镳”之后,两个学科逐渐出现带有标签色彩的理论与方法,这为学科之间的对话带来障碍。历史社会学的出现,本意是为了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历史来发展理论,但是历史学者“声音微弱”的现象仍然存在。... 自19世纪中期社会学与历史学“分道扬镳”之后,两个学科逐渐出现带有标签色彩的理论与方法,这为学科之间的对话带来障碍。历史社会学的出现,本意是为了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历史来发展理论,但是历史学者“声音微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让历史学也能“共襄盛举”,真正形成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二重奏”,是历史社会学实现突破的重要推动力。本文认为,历史社会学的理论问题应当来源于社会学,而在经验部分的论述过程中,应强调时间序列的重要性,遵循史学研究规范,选择案例、解读史料、分析机制,从历史上的社会运行轨迹中去论证与推测当下及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为历史学进入历史社会学研究领域提供契机,推动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结合 理论 时间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关于跨学科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军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本文从学科、学科性和跨学科等概念入手,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知识谱系下的法国学派的历史社会学方法、英国学派中的历史社会学特点、批判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中的历史社会学方法和思想为研... 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本文从学科、学科性和跨学科等概念入手,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知识谱系下的法国学派的历史社会学方法、英国学派中的历史社会学特点、批判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中的历史社会学方法和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跨学科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有什么样的特点、解释力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 历史社会学 学科性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研究:学科边界与学科交叉的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飞 祝宇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2-110,148,共10页
在学科史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科内部处境相似,既作为分支学科推进,也作为学科整体范式的追求,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互动中扩展各自的学科视域。《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社会学代表期刊在近十年中共有46篇文章与历... 在学科史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科内部处境相似,既作为分支学科推进,也作为学科整体范式的追求,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互动中扩展各自的学科视域。《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社会学代表期刊在近十年中共有46篇文章与历史维度或历史事件相关,可划分为明清之前中国传统社会研究、明清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三个维度,前两类较多偏向于社会史路径,后一类则多选择历史社会学路径,范式的倾向与研究关注的历史时段及材料息息相关。历史/时间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共同加深了学科自身对学科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社会 中国社会 学科边界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视角中的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研究——评《教育学院之困境》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钧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6,共6页
文章对美国社会学者大卫·拉伯雷的《教育学院之困境》进行了评价。该书采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教育学院特别是教师教育处于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层结构底层的原因,探讨了当今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的结构性特征和教育学院教授的地位,... 文章对美国社会学者大卫·拉伯雷的《教育学院之困境》进行了评价。该书采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教育学院特别是教师教育处于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层结构底层的原因,探讨了当今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的结构性特征和教育学院教授的地位,认为教育学院既不会给美国教育带来危害,也没有给美国教育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美国 大学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