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罗伊森与18-19世纪德国历史表现理论的现代转型
1
作者 吕和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3,171,共13页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是德国现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表现理论,晚年更是通过调整《历史知识理论》及《历史知识理论纲要》的结构,使“体裁论”独立成章。随着当代叙...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是德国现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表现理论,晚年更是通过调整《历史知识理论》及《历史知识理论纲要》的结构,使“体裁论”独立成章。随着当代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兴起,德罗伊森的“体裁论”及其相关的表现理论越发引起学界重视。尽管德罗伊森在后世遭到一些批评,但他的历史表现理论扩充了历史表现的范围,突出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的关联,这些正是德罗伊森为18-19世纪德国历史表现理论的现代转型做出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罗伊森 历史知识理论 历史表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罗伊森的“历史理性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和应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98,共6页
作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的先驱之一,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中为"历史科学"奠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德罗伊森试图将古典语文学理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和他之前的历史方法论结合起来,为此... 作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的先驱之一,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中为"历史科学"奠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德罗伊森试图将古典语文学理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和他之前的历史方法论结合起来,为此造就了《历史知识理论》的独特结构。近些年来,西方历史哲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以鲁尼亚为代表的新历史哲学家试图超越叙事主义和先验论,回归某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在此背景下,重新反思《历史知识理论》,将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罗伊森 历史知识理论 鲁尼亚 历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史学理论在德国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3
作者 尉佩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29,共5页
“史学理论”在德文中有诸多的表达:“Theorie der Geschichte”(Geschichtstheorie)、“Theorie der Geschichtswissenschaft”、“Historik”。一般而言,这三个术语在中文里分别被译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历史知识理论”。就... “史学理论”在德文中有诸多的表达:“Theorie der Geschichte”(Geschichtstheorie)、“Theorie der Geschichtswissenschaft”、“Historik”。一般而言,这三个术语在中文里分别被译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历史知识理论”。就思想范畴而言,“历史知识理论”(Historik)是德国史学理论的原初概念,流传最广且涵盖范畴最大。在德国史学思想史上的诸多著作中,“Historik”一般都当作主标题被使用,特指由德罗伊森(J.G.Droysen)所集大成且在历史学职业化时期所形成与流传的、对历史学科性质反思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罗伊森 史学理论 原初概念 主标题 历史知识理论 思想范畴 传播与接受 学科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