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文学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秀明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典型化方式运用不同,历史真实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艺术真实采取神形兼备的形象思维方式。(二)艺术真实的超历史性:(1)叙述上可以打破时空顺序的严格排列,按照思想和艺术的实际需要,对史实进行自行的剪辑和组合;(2)内容上可以将史实整体大块移入,也可以取其一点强化之,不必面面俱到,顾及全貌;(3)手法上可以严循史实,也可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甚至可以以假当真;(4)评价上可以与历史的结论同步,也可以持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但是,历史文学的超历史性不等于随意性,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和规律,同时还应该和深层寓意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性:(1)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上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其统一的可行性;(2)从思维方式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也是可以成立的,(3)从思维活动的脑生理机制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向舟并鹜,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自然也是互为沟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文学 历史 科学与艺术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典型化 思维方式 艺术创造 实际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场斗人才、斗谋略的大决战──《官渡之战》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2
作者 张国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官渡之战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三国演义》 曹操 袁绍 《三国志通俗演义》 电视剧 《论持久战》 善用人才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浅识 被引量:4
3
作者 康保成 《中州学刊》 1983年第1期93-95,共3页
无论中外古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占有相当的份量。搞清楚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评价和创作这类作品(不包括回忆录和传记文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反映历史生活的文学作品,要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要尽可能... 无论中外古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占有相当的份量。搞清楚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评价和创作这类作品(不包括回忆录和传记文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反映历史生活的文学作品,要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要尽可能符合历史的真实性。正如季摩菲耶夫所说:有“一些作品,其中虚构的作用是比较小的。这类形象好像是复制了现实的事实,我们所以重视它们,也就是因为它们可以和这些事实关联起来,我们并且要求它们尽可能准确地写出这些事实。” (《文学发展过程》159页,平明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浅识 杨家将 文学作品 历史事实 岳飞 作家 历史题材 类形象 李香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探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4
作者 伊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0-121,共2页
黎汝清的长篇小说《皖南事变》发表、出版后,绿雪、石言二同志就《皖南事变》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作家评论》上展开了“争鸣”。谁的意见正确,可以暂不作结论。但王利芬同志在《是文学评论还是党史研究》(《当代... 黎汝清的长篇小说《皖南事变》发表、出版后,绿雪、石言二同志就《皖南事变》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作家评论》上展开了“争鸣”。谁的意见正确,可以暂不作结论。但王利芬同志在《是文学评论还是党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2期)一文中却干脆认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皖南事变 批评方法 作品 长篇小说 作家评论 关系问题 文学评论 审美价值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读《移祚兵枭——朱温》
5
作者 史双元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7-57,共1页
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决定着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失败。在这方面,春风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移祚兵枭——朱温》(毕宝魁著、一书处理得比较好。 本书作者注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 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决定着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失败。在这方面,春风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移祚兵枭——朱温》(毕宝魁著、一书处理得比较好。 本书作者注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及内在原因。人物生活在特定的时代里,符合历史真实。如传主朱温的父亲朱诚是个落魄书生,以教书为业,付出心血很多而所得甚少,竟至中年早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完美统一 朱温 人物性格 小说创作 历史环境 社会原因 专制制度 历史题材 成功与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郭沫若戏剧创作散论
6
作者 李向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2-76,90,共6页
郭沫若在经过《屈原》、《棠棣之花》和《虎符》等一系列史剧创作的实践之后,为了回答对他的史剧创作历史真实的非难,也是对史剧创作的回顾和总结,他曾写了《历史·史剧·现实》一文,其中有几段这样精辟的论述: 说得滑稽一点的... 郭沫若在经过《屈原》、《棠棣之花》和《虎符》等一系列史剧创作的实践之后,为了回答对他的史剧创作历史真实的非难,也是对史剧创作的回顾和总结,他曾写了《历史·史剧·现实》一文,其中有几段这样精辟的论述: 说得滑稽一点的话,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 史学家是凸面镜,汇集无数的光线,凝结起来,制造一个实的焦点。史剧家是凹面镜,汇集无数的光线,扩展出去,制造一个虚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剧创作 郭沫若 历史真实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戏剧创作 史学家 散论 浪漫主义者 “失事求似” 实事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兼谈考据
7
作者 琦书耕 《文史哲》 1955年第1期27-28,共2页
考据工作在研究古典文学中还是必要的,不考出作者的生平和历史背景,怎能发现出作品里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呢?且从那时候(雍乾朝)的宗法制度来谈一下: 按曹沾的籍属是内务府“包衣”,清朝的家法和一般人的门阀之见极严,这是封建制... 考据工作在研究古典文学中还是必要的,不考出作者的生平和历史背景,怎能发现出作品里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呢?且从那时候(雍乾朝)的宗法制度来谈一下: 按曹沾的籍属是内务府“包衣”,清朝的家法和一般人的门阀之见极严,这是封建制度阶级社会的特点。从整个阶级来说“宗室”“觉罗”“八旗”是三个阶层,而这三个阶层之於“包衣”这个阶层则几乎等於两个阶级——主仆。即便因功“抬旗”也不能跟汉军旗兵相比。任凭多么阔(有钱有势),也被看作是“家人”出身。没抬旗的不能跟“宗室”“觉罗”“八旗”平起平坐。在喜、寿、婚、丧典礼、大庭广众的场合,常有被申斥甚而殴打的可能。(这种风气直到清末还存在。像:有“贵胄学堂”“宗室觉罗八旗学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内务府 历史背景 封建制度 八旗学堂 阶层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乾隆朝 典礼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评历史剧《王昭君》
8
作者 张春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31-39,共9页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了老剧作家曹禺同志的新作——五幕历史剧《王昭君》。我认为:在王昭君这一艺术形象上,体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在戏剧舞台上,恢复了历史上王昭君的本来面目,这个功绩是值得庆贺的。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呼韩邪 匈奴单于和亲 汉元帝 昭君出塞 王昭君 战争 历史 和亲政策 掖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童超 王玉凤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5期69-72,共4页
近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由此我们想到了关于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过去意见分歧,至今也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不揣... 近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由此我们想到了关于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过去意见分歧,至今也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正确充分地认识与把握历史的真实历史剧同现代剧一样,都是社会生活在剧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创作素材取之于历史,后者则取之于现实。如果说现代剧的艺术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那么,历史剧的艺术真实则脱胎于历史生活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真实性问题 剧作家 艺术虚构 现代剧 创作素材 历史人物 戏剧冲突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历史文学真实论的创新之作──评《真实的构造》
10
作者 周保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10-110,共1页
研究历史文学真实论的创新之作──评《真实的构造》周保欣吴秀明教授的新著《真实的构造》,是一部研究历史文学真实论的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著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者对历史文学真实性的把握和界定比较准确。过去... 研究历史文学真实论的创新之作──评《真实的构造》周保欣吴秀明教授的新著《真实的构造》,是一部研究历史文学真实论的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著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者对历史文学真实性的把握和界定比较准确。过去我们谈历史文学真实,总是从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学 真实 文学真实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创作主体 发生认识论 接受美学 研究思路 文艺与生活 异质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博物馆陈列的真实性特点与原则——陈列语言与博物馆教育研究之三 被引量:2
11
作者 项隆元 《中国博物馆》 1995年第2期24-29,87,共7页
一、陈列真实性的两个含义真实性既是博物馆陈列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博物馆陈列设计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关于陈列的特点,人们一般认为博物馆陈列是以文物标本为基础的,而文物标本的本身就是历史(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真实 陈列设计 艺术 重要原则 形象思维 科学性 科学与艺术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说”·历史剧创作·“纪晓岚”──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剧本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木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剧创作 纪晓岚 研讨会综述 电视剧创作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剧本 中国电视剧 历史发展规律 国家广电总局 艺术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曾国藩》的历史意蕴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经建 陈亮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4期91-96,共6页
由整理曾国藩家书到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到底是曾国藩其人其事触发了唐浩明先生的创作冲动,还是唐浩明先生的艺术“慧眼”瞅准了曾国藩,其中的微妙只有作者才说得清。总而言之,《曾国藩》的一炮打响倒是确实引起了文坛内外的广... 由整理曾国藩家书到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到底是曾国藩其人其事触发了唐浩明先生的创作冲动,还是唐浩明先生的艺术“慧眼”瞅准了曾国藩,其中的微妙只有作者才说得清。总而言之,《曾国藩》的一炮打响倒是确实引起了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作为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长篇历史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历史意识 长篇历史小说 天津教案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太平天国运动 道统 审美意识 作品 士大夫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历史依据与艺术加工
14
作者 吴调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70-79,共10页
长篇小说《李自成》的新一卷和第二卷都出版了。这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引起读者强烈反应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为历史小说,必须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而《李自成》基本是符合了这一要求的。但也不无存在着些问题。现在,我想就已出版... 长篇小说《李自成》的新一卷和第二卷都出版了。这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引起读者强烈反应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为历史小说,必须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而《李自成》基本是符合了这一要求的。但也不无存在着些问题。现在,我想就已出版的两卷,围绕小说的历史依据与艺术加工问题,谈谈自己的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自成 历史依据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杨嗣昌 农民起义军 历史人物 史料 历史事实 历史潮流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历史剧讨论会在西安举行
15
作者 以琢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9-29,共1页
由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和我校中文系联合召开的郭沫若历史剧讨论会四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西安举行。这次会议是文学工作者与史学工作者结合一起共同探讨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历史剧理论的一次尝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对郭沫若历史剧的研... 由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和我校中文系联合召开的郭沫若历史剧讨论会四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西安举行。这次会议是文学工作者与史学工作者结合一起共同探讨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历史剧理论的一次尝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对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此同时,在对他的某些具体作品和历史剧创作理论的看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历史 郭沫若研究 史学工作者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讨论会 西安 中文系 文学 学术界 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文学形象的艺术稳定性和变异性
16
作者 吴红 《当代文坛》 1982年第11期36-39,共4页
最近,关于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形象是否符合历史真实的讨论,又在热烈进行。这场讨论开始于一九五八年,著名作家郭沫若同志提出: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 “不符合历史人物的曹操”,“曹操应被尊为民族英雄”... 最近,关于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形象是否符合历史真实的讨论,又在热烈进行。这场讨论开始于一九五八年,著名作家郭沫若同志提出: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 “不符合历史人物的曹操”,“曹操应被尊为民族英雄”。认为《三国演义》违背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必须一致的历史题材的创作原则。那以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王昭君、武则天、杨家将、包拯、李白,甚至陈世美〔注一〕等,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也都受到了怀疑;不少同志为了“翻案”而去努力创作这些人物的“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形象 《三国演义》 古典文学艺术 艺术形象 变异性 陈世美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人物形象 稳定性 古典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剧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17
作者 谷辅林 《齐鲁学刊》 1979年第5期55-59,共5页
我国文艺界在冲破了“四人帮”的种种禁区之后,文艺创作的题材越来越宽广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又重新受到了重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随着而来的在历史剧创作问题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颇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一) 关于历史剧与... 我国文艺界在冲破了“四人帮”的种种禁区之后,文艺创作的题材越来越宽广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又重新受到了重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随着而来的在历史剧创作问题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颇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一) 关于历史剧与传布历史知识的问题历史剧等历史题材的创作该不该承担传布历史知识的任务,这是当前一些文章中提出的一个问题。比如,有的同志认为历史题材的创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历史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历史 历史知识 历史题材 秦始皇 历史人物 艺术创作 西安事变 历史条件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屈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开拓·重构──评刘学锴《李商隐诗歌研究》
18
作者 钱建状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 刘学锴 咏史诗 古典文学研究 文本研究 无题诗 研究方法 文学史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钟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文学评论 还是党史研究——读绿雪、石言二位文章有感
19
作者 王利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6-37,共2页
老实说,绿雪的《轰动未必意味着成功》和石言的《“三山计划”及其他》这两篇洋洋洒洒之作对评价长篇小说《皖南事变》毫无作用。它们倒是又扯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石言同志的文章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充... 老实说,绿雪的《轰动未必意味着成功》和石言的《“三山计划”及其他》这两篇洋洋洒洒之作对评价长篇小说《皖南事变》毫无作用。它们倒是又扯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石言同志的文章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充分论证了项英不是“曲线救国”的道理,全文读完觉得倒是一篇很好的党史研究文章。‘我不知道《当代作家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作家作品 作家评论 党史研究 历史题材 文学评论 皖南事变 评论家 评论者 三山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桂林戏剧·电视剧创作座谈会”综述
20
作者 盘福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5-67,共3页
“繁荣桂林戏剧·电视剧创作座谈会”综述盘福东桂林人杰地灵,历史上产生了很多著名的佳作,今天的桂林戏剧佳作,与桂林历史文化沉淀有关,桂林剧作家的作品频频获奖,来自超越天下的桂林山水给桂林文化人在历史与哲学、哲学与艺... “繁荣桂林戏剧·电视剧创作座谈会”综述盘福东桂林人杰地灵,历史上产生了很多著名的佳作,今天的桂林戏剧佳作,与桂林历史文化沉淀有关,桂林剧作家的作品频频获奖,来自超越天下的桂林山水给桂林文化人在历史与哲学、哲学与艺术上注人无穷无尽地进取的活力。《山子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桂林文化 剧作家 座谈会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鹃》 戏剧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少数民族 心理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