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史疆域的界定与文献学考古学的根据——以东北民族与疆域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碧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疆域的界定应建立在文献学、考古学的证据的基础上 ,箕子朝鲜、高句丽、渤海的疆域的确定 ,首先是在对它们的民族渊源、民族归属以及政权性质与归属的综合判断基础上给予科学的论定。而文献学、考古学的综合分析归纳又是中国历史疆域理... 疆域的界定应建立在文献学、考古学的证据的基础上 ,箕子朝鲜、高句丽、渤海的疆域的确定 ,首先是在对它们的民族渊源、民族归属以及政权性质与归属的综合判断基础上给予科学的论定。而文献学、考古学的综合分析归纳又是中国历史疆域理论原则产生的基础。中华民族观、中华疆域观与中华文化观是中国历史疆域界定的三个相互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域界定理论 文献学与考古学 东北历史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疆域、历史疆域与中国历史空间范围讨论的反思与辨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秦树才 马亚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中国古代的疆域与中国的历史范围等问题相联系,引起了学术界的长期讨论,形成了10多种不同的观点。论见歧出的原因,系论者使用了“中国历史的范围”“中国古代的疆域”“中国的历史疆域”等概念,但并未对各概念进行界定,规范其使用,多混... 中国古代的疆域与中国的历史范围等问题相联系,引起了学术界的长期讨论,形成了10多种不同的观点。论见歧出的原因,系论者使用了“中国历史的范围”“中国古代的疆域”“中国的历史疆域”等概念,但并未对各概念进行界定,规范其使用,多混淆了其区别,作为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事实上,“疆域”是王朝或国家权力控制的地理空间,“历史范围”则是中国等当代国家各族先民创造历史文化时的稳定活动空间,而“历史疆域”则是历史空间范围的别样表达。因此,中国历史范围内的不同王朝、分立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都各有其疆域,不能将其混而为一,但是历代王朝之间具有继承性,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不能将“正统”王朝的历史等同于中国史,中国历史范围内的王朝、政权的疆域,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域 中国历史的空间范围 历史疆域 反思与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断续线的历史疆域基础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延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共8页
南海相关海域历史上为中国疆域。本文利用海内外南海历史档案、图籍、调查资料等,界定我国南海历史疆域范围,分析历史上我国在南海历史疆域内的活动尤其是专属性渔业活动、海防等,归纳南海断续线地图公布前南海历史疆域在我国地图上的演... 南海相关海域历史上为中国疆域。本文利用海内外南海历史档案、图籍、调查资料等,界定我国南海历史疆域范围,分析历史上我国在南海历史疆域内的活动尤其是专属性渔业活动、海防等,归纳南海断续线地图公布前南海历史疆域在我国地图上的演变,得出以下结论:在绘制南海断续线的过程中,我国视南海相关水域为历史疆域是在南海用线段圈划海域的意识基础,断续线圈划海域的范围大致以南海历史疆域的范围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历史疆域 南海断续线 南海地图 南海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的历史疆域与古代民族战争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梧桐 《求是学刊》 1982年第4期36-44,共9页
关键词 历史疆域 民族战争 民族英雄 多民族国家 古代民族 民族压迫 中原王朝 汉族 少数民族 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疆域形成研究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刚 李吉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共13页
中国历史疆域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是中国边疆研究(特别是中国疆域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学人们纷纷从天下观、夷夏观、服事观、边疆观、治边观、民族(或族群)互动以及政治制度等视角对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疆域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是中国边疆研究(特别是中国疆域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学人们纷纷从天下观、夷夏观、服事观、边疆观、治边观、民族(或族群)互动以及政治制度等视角对中国历史疆域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中国疆域形成史的相关研究迎来了一个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疆域 历史疆域 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疆域观下中国边疆的意蕴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清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从中国整体疆域来看,中国边疆—内地的分布格局从根本上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造成的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不均匀、不对称分布,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造成人口及其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相对减少是边疆的本质属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从中国整体疆域来看,中国边疆—内地的分布格局从根本上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造成的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不均匀、不对称分布,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造成人口及其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相对减少是边疆的本质属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稳定性,中国整体疆域内边疆—内地分布格局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今日边疆的景象与历史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限制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整体疆域 中国边疆 本质属性 自然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及朝廷处置方略
7
作者 王春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策变化,且处置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失误频频,致纷争... 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策变化,且处置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失误频频,致纷争愈演愈烈,部分土司脱离明朝统治,云南边地土司政治归属发生分化,不仅影响明朝西南边疆军政设置,也导致缅甸土司灭亡,客观上促成缅甸东吁王朝的统一和北扩。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重新界定了明朝与周边之关系,奠定了明末清初西南疆域空间转型的基础,构建了新西南疆域空间,深刻影响了清朝的版图意识,改变了明清时期西南边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边地土司 辖域纷争 历史疆域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中国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永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的自称,在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这种"中国"自称与各个政权皆自称"中国"的统称仍然存在背离现象,只有在历史上中国处于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号"才会出现某种重合,这种重合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最终完成,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国号"才最后实现了统一。另一种情况是后来的政权在追述本朝历史或议论以前各个朝代时,对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或没有递嬗关系但为自己政权所继承的多个政权的通称,这种通称虽然与一些"国号"也会出现某种背离,但基本上符合古代中国历史实际,并成为我们认识前代历史的一种准则,今天认识中国历史疆域也应该遵循这种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号 中国 国家观念 历史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寿彝先生对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贡献
9
作者 王东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3,共8页
20世纪50年代,白寿彝先生主张突破皇朝史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为范围,由此上溯,研求中国各民族活动的历史,引发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讨论。他强调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意义,指出广大边疆地区封建化是中... 20世纪50年代,白寿彝先生主张突破皇朝史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为范围,由此上溯,研求中国各民族活动的历史,引发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讨论。他强调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意义,指出广大边疆地区封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关系,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边疆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寿彝 边疆学 历史疆域理论 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建勇 厉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共12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无论是在学科构筑、学术前沿方面,还是在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和重大理论问题上,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对中国边疆学学科构筑、马克思主义国家与边疆理论、"从边疆观中国"研究范式、中国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无论是在学科构筑、学术前沿方面,还是在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和重大理论问题上,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对中国边疆学学科构筑、马克思主义国家与边疆理论、"从边疆观中国"研究范式、中国历史疆域理论、朝贡制度等五个重大问题做了专题式的学术梳理与评述,进而提出,尽管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工作者为推动边疆研究做了很多工作,但这种尝试目前仍然处于一种初始阶段,构建中国边疆学仍应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这需要我们一方面细致梳理中国边疆研究学术思想史,从历史当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视角认知新时期乃至未来边疆省区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着重展望中国边疆学研究如何回应"变化中的边疆",深入阐释重塑边疆的重要变量,回答"变化中的边疆"所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边疆学 历史疆域理论 从边疆观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
11
作者 李秀华 魏国忠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08-108,共1页
近读吕一燃先生所著《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获益良多。全书收入了作者关于新疆、蒙古、东北等北部边疆地区历史的论文26篇,内容涉及上述地区历史上的疆域、边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物、对外... 近读吕一燃先生所著《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获益良多。全书收入了作者关于新疆、蒙古、东北等北部边疆地区历史的论文26篇,内容涉及上述地区历史上的疆域、边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物、对外关系和革命斗争等许多方面,可以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史研究 中国北部 边疆史地研究 边疆史地学 噶尔丹 优良传统 比较研究 历史疆域 实地考察 爱国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