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电视剧诗性叙事 被引量:4
1
作者 杜莹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2,共4页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欧美引入中国,对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范围的扩大,中国一些历史电视剧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了"重构"、"解构&q...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欧美引入中国,对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范围的扩大,中国一些历史电视剧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了"重构"、"解构"历史的倾向,在谱写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历史记忆的同时,也构设一种历史想象的狂欢,折射出新历史主义语境中电视剧叙事策略的诗学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历史电视剧 影视艺术 叙事策略 诗学嬗变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电视剧镜像中的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莹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3,共3页
历史电视剧既具有历时性,也具有共时性。它常把历史叙事与现实关怀编码成互文性的开放结构,以修复民族记忆为己任,探寻历史曲笔中的现实深意,在历史与现实异质同构层面上产生人性的共鸣。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主流话语的宏大叙事中形成一... 历史电视剧既具有历时性,也具有共时性。它常把历史叙事与现实关怀编码成互文性的开放结构,以修复民族记忆为己任,探寻历史曲笔中的现实深意,在历史与现实异质同构层面上产生人性的共鸣。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主流话语的宏大叙事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体现出十分鲜明审美表达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电视剧 历史追寻 现实深意 人性共鸣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及其美学价值
3
作者 杜莹杰 路宝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中国历史电视剧是富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必然肩负传播历史经验、历史知识的使命,对之进行较为规范的定位、分类,将其提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进行观照,这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社会转型期重铸民族精神,无疑有着深远重大的现实... 中国历史电视剧是富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必然肩负传播历史经验、历史知识的使命,对之进行较为规范的定位、分类,将其提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进行观照,这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社会转型期重铸民族精神,无疑有着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电视剧 历史题材电视剧 定位 类型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电视剧受众的再创造性
4
作者 杜莹杰 李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1,共3页
文艺作品是创作者与接受者共同创造的,创作者创造了第一文本,接受者对之进行再创造,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因此,历史电视剧文本只有通过观众积极主动地去填补文本中存有的空白之处,才具有确定的意义和价值,创作者与观众成为互为... 文艺作品是创作者与接受者共同创造的,创作者创造了第一文本,接受者对之进行再创造,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因此,历史电视剧文本只有通过观众积极主动地去填补文本中存有的空白之处,才具有确定的意义和价值,创作者与观众成为互为主体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历史电视剧 受众 再创造 具体化 对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辩证逻辑角度看历史电视剧的创作
5
作者 高艾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4,共1页
辩证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可运用于文学影视领域。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处理历史现象和事物本质的问题;辩证矛盾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辩证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可运用于文学影视领域。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处理历史现象和事物本质的问题;辩证矛盾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问题。总之,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把握历史电视剧的创作,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逻辑 辩证矛盾 历史电视剧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装历史电视剧的意义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冬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3-166,共4页
古装历史电视剧是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传播特征对大众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建构产生重大影响。古装历史电视剧若想获得观众的深刻认同,必须把文本的意义层次敞开,满足观众心灵慰藉和精神建设的需求。古... 古装历史电视剧是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传播特征对大众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建构产生重大影响。古装历史电视剧若想获得观众的深刻认同,必须把文本的意义层次敞开,满足观众心灵慰藉和精神建设的需求。古装历史电视剧应采用及物化叙事方式增强古代故事的当下性,建构当代文化价值观,以正确的历史观、进步的文化观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装历史电视剧 意义建构 及物化叙事 当代文化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野下的当代历史电视剧
7
作者 黄耀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67-74,共8页
九十年代以来历史电视剧的繁荣 ,引发了多方位、多层次的争议 ,由于传统史观的影响 ,及对历史本体和历史客体的混淆 ,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阐释学的效果历史规律揭示了历史阐释的多种可能性 ,并制约着历史剧叙事形态的多样性。消费社会... 九十年代以来历史电视剧的繁荣 ,引发了多方位、多层次的争议 ,由于传统史观的影响 ,及对历史本体和历史客体的混淆 ,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阐释学的效果历史规律揭示了历史阐释的多种可能性 ,并制约着历史剧叙事形态的多样性。消费社会的来临 ,历史不可避免的成为消费对象 ,消费原则决定了历史在历史电视剧中作为想像物形态的存在。同时历史剧形态的多样化也受艺术陌生化法则的影响 ,陌生化法则的运用打破了重要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丰富和深化了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认识。从跨学科的视野观照历史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当代历史电视剧 历史叙事 电视剧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 被引量:2
8
作者 何世剑 刘翀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近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借古喻今的同时不断追求"当代性"的审美品格,这种关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立场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当代人的审美反思与接受。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主要体现为:在思想内容... 近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借古喻今的同时不断追求"当代性"的审美品格,这种关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立场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当代人的审美反思与接受。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主要体现为:在思想内容上影射社会现实问题,以当代价值观念为导向,满足当代受众审美诉求;在叙事艺术上以多视角、亦正亦娱的方式呈现,语言上既保留特定年代文风又贴近现代用语习惯;在人物塑造上实现从"二元对立"模式到多样性的转变,突出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潜在动力,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和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电视剧 当代性 思想内容 叙事艺术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审美谈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志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1,共3页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媒介环境下,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别从现实主义审美、浪漫主义审美以及消费主义审美...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媒介环境下,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别从现实主义审美、浪漫主义审美以及消费主义审美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现实主义审美 浪漫主义审美 消费主义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题材电视剧勃兴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10
作者 陈启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适应着国内的良好形势逐渐兴盛起来。在促使历史剧走向繁荣的众多因素中,受众心理是最主要的。而社会文化心理作为受众心理的主流,作为一种非个体的包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历史剧的勃兴无...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适应着国内的良好形势逐渐兴盛起来。在促使历史剧走向繁荣的众多因素中,受众心理是最主要的。而社会文化心理作为受众心理的主流,作为一种非个体的包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历史剧的勃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致力于探讨当代政治意识形态性的欲望宣泄、娱乐消遣、后现代的消解性审美心理斧社会文化心理对历史剧勃兴的巨大推动作用,对历史剧的创作、批评和欣赏都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电视剧 勃兴 社会文化心理 欲望宣泄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完形突破
11
作者 吴帅帅 李化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34-136,共3页
《觉醒年代》是近年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突破,从历史观照现实、人物推动历史以及隐喻诗意表达三维度入手,深刻描绘革命领袖“觉醒”精神内核、立体塑造风格化“觉醒”人物、充分以思想“觉醒”建构叙事引擎展开分析,为促进重大革命历... 《觉醒年代》是近年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突破,从历史观照现实、人物推动历史以及隐喻诗意表达三维度入手,深刻描绘革命领袖“觉醒”精神内核、立体塑造风格化“觉醒”人物、充分以思想“觉醒”建构叙事引擎展开分析,为促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美学创新不无裨益。除此之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具有促进当代青年深刻理解革命历史意义、建构唯物革命历史观、弥补历史文化缺憾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年代》 革命历史电视剧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视野
12
作者 王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0-52,共3页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因其涉及重大历史、塑造革命英雄、肩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历史观的使命,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使革命历史与新一代的年轻群体对话,从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当中寻找契合点,用巧妙的艺术创造对接观众的审美方式,这...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因其涉及重大历史、塑造革命英雄、肩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历史观的使命,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使革命历史与新一代的年轻群体对话,从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当中寻找契合点,用巧妙的艺术创造对接观众的审美方式,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新的时代话语当中所要破解的难题。《红旗漫卷西风》采取了家国同构的叙事手法,以小见大,以家庭关系的破裂与重组为载体呈现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史,显现出陕西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电视剧 《红旗漫卷西风》 家国同构 新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价值观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雪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3,共10页
历史价值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电视剧平台的主要题材之一,优秀剧目不断出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革命历史普及效果... 历史价值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电视剧平台的主要题材之一,优秀剧目不断出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革命历史普及效果。随着更多的创作者进入这一领域,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历史价值观混乱的问题。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专注于对革命历史的表达、演绎和重现,强调主流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它除了要符合一般历史剧在历史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具有特殊的评判标准,以及来自当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更加具体严谨的审视与观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历史价值观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定位,准确把握“人民性”“客观性”和“当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实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价值观的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历史价值观的表达 人民性 客观性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语境中革命历史的审美表达——新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发展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茂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河南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单本剧《周总理的一天》,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播出《中原突围》,上海电视台制作播出《孙中山与宋庆龄》,四川电视台制作播出《朱德》,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序幕由此拉开.1987年8月,革命... 20世纪80年代,河南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单本剧《周总理的一天》,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播出《中原突围》,上海电视台制作播出《孙中山与宋庆龄》,四川电视台制作播出《朱德》,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序幕由此拉开.1987年8月,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在京成立,此后,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中宣部和广播影视部的领导下,开始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电视单本剧 上海电视 四川电视 电视剧制作 河南电视 领导小组 影视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重构:19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剧的主旋律叙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红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历经半个多世纪沉浮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在1990年代以来这个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时期,以非纸质媒介——电视剧的文本形式,再次清晰地呈现于文化视野中,成为当代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市场消费话语的"... 历经半个多世纪沉浮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在1990年代以来这个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时期,以非纸质媒介——电视剧的文本形式,再次清晰地呈现于文化视野中,成为当代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市场消费话语的"共谋"、"冲突"和"妥协"之中生存和发展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论是在主题意识及其阐释方式,还是其文本形态和发展策略上,都体现着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是"革命"话语在时代语境巨变中的重构与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话语 主旋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的荧屏史诗:革命历史人物形塑的审美回溯
16
作者 谭筱玲 乔文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36-140,共5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能反映这一百年征程的电视剧当属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这类题材电视剧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重大事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能反映这一百年征程的电视剧当属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这类题材电视剧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重大事件;反映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革命斗争 革命生涯 重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皇帝也说“我”
17
作者 董建中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皇帝 清朝 “我” “朕” 口语 康熙 历史电视剧 档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