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心观物”的求真——论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现象学”定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忆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61,188,共10页
现代主义艺术在经历百年喧闹之后,陷入了自身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具象表现绘画曾在欧洲悄然兴起。90年代始,我国部分画家也开始了对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更多地是对绘画表面形式的模仿,理论研究也大多只... 现代主义艺术在经历百年喧闹之后,陷入了自身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具象表现绘画曾在欧洲悄然兴起。90年代始,我国部分画家也开始了对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更多地是对绘画表面形式的模仿,理论研究也大多只停留在随感性、手抄式的形式上,对画家个人介绍多,横向比较及纵向分析少。这使得对西方现代具象表现绘画整体定位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正是出于此目的,在通过对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定义范畴、时代背景、发展脉络、哲学理论基础、总体特点及代表画家的个人绘画特色进行了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后,着重指出现代具象表现绘画是以现象学的方式,构建新的视觉模式,去发现事物的"绝对真实",以心观物,物我相融。因此,它既革新突破了传统写实主义的客观再现,又摆脱了现代派艺术的困境,寻回了绘画艺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正体现了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主要成就。希望通过本文对上述问题的论述,能为绘画界进一步明确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方向有所帮助,使今后的研究,能在领悟其真谛后将自我性溶入其中,而不是只停留于表面的模仿,使具象表现绘画真正成为自我"心物相印"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具象表现绘画 历史渊源与发展 “现象学”理论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