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评述 被引量:4
1
作者 裴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82,共8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综合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历史上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最终和基本层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无论是长期还...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综合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历史上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最终和基本层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数据分析,气候短期波动或长期变化都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所反映。从理论和方法学两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学术借鉴意义和政策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变化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因果分析 定量研究 尺度 统计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财政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柱灯 方修琦 苏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6-1163,共8页
以当代历史和经济史著作为资料,建立与历朝财政盈亏状态相关词汇的语义分级标准,重建了中国自秦朝至清末(220 BC^1910 AD)10 a分辨率的财政等级序列,并分析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秦朝至清末的财政平衡大体经历了4个相对充裕阶段... 以当代历史和经济史著作为资料,建立与历朝财政盈亏状态相关词汇的语义分级标准,重建了中国自秦朝至清末(220 BC^1910 AD)10 a分辨率的财政等级序列,并分析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秦朝至清末的财政平衡大体经历了4个相对充裕阶段(220 BC^31 BC,441~760 AD,961~1210 AD,1381~1910 AD)和3个相对匮乏阶段(30 BC^440 AD,761~960 AD,1211~1380 AD)。财政危机在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下爆发的可能性最大。财政平衡与温度和降水变化均成正相关,财政平衡的趋势性变化受长期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影响较为明显。但受多因素的复杂反馈环节影响,两者在某些时段呈现反相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变化影响 语义分析 财政序列重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10年—100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分析 被引量:52
3
作者 严中伟 李兆元 王晓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63-672,共10页
利用史料重建了华北海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两千多年来的旱涝变化概况。采用移动符号检验法和移动T检验法分析了其中的几十和几百年尺度的跃变现象。通过比较海河、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同期变化,区分出局地性和非局地性两类跃变事件... 利用史料重建了华北海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两千多年来的旱涝变化概况。采用移动符号检验法和移动T检验法分析了其中的几十和几百年尺度的跃变现象。通过比较海河、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同期变化,区分出局地性和非局地性两类跃变事件;并通过个例分析指出了华北地区气候跃变和季风环流形势的可能联系。本文还对10^1-10^2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发生频率和变化程度作了一般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跃变 历史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潟湖沉积δ^(18)O记录1670a来的温度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焕庭 温孝胜 +1 位作者 王丽荣 彭子成 《热带地理》 200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概述了全球和中国近2ka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的概况,赞成努力建立2ka以来区域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系列的主张。通过测试了采自南沙群岛永暑礁湖中的南永3井岩芯的高精度TIMS铀系年龄,分析了样品中底栖有孔虫茸刺距轮虫(Calcarinahispi... 概述了全球和中国近2ka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的概况,赞成努力建立2ka以来区域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系列的主张。通过测试了采自南沙群岛永暑礁湖中的南永3井岩芯的高精度TIMS铀系年龄,分析了样品中底栖有孔虫茸刺距轮虫(Calcarinahispida)δ18O,计算了历史时期表层海水温度和气温,结果自330AD以来可划分为4个凉和4个热的气候期,还细分出37个气候凉热波动亚期。气候波动的周期性很明显。首次提出了1条南沙群岛地区1670a以来的量化的高分辨历史气候温度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S铀系年龄 Δ^18O SST 历史气候变化 南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畏斋日记》中天气气候信息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晓禧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在众多重建古气候的方法中 ,历史文献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 ,而其中古代日记和私人笔记里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气候信息需要更深一步地发掘和研究。本文从 18世纪初江西婺源地区的一本古代日记———《畏斋日记》中提取了分辨率到日的晴... 在众多重建古气候的方法中 ,历史文献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 ,而其中古代日记和私人笔记里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气候信息需要更深一步地发掘和研究。本文从 18世纪初江西婺源地区的一本古代日记———《畏斋日记》中提取了分辨率到日的晴雨记录、物候记录和其他有关的气候记录 ,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 170 0年至 170 3年江西婺源地区的天气气候概况 ,发现该时段气候的两个明显特点 ,降水较现代偏少 ,干旱程度可能超过现代最干旱的年份 ;而冬季气温相对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日记 历史气候变化 江西 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5—2000年强火山喷发与ENSO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兴 方修琦 尹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7-594,共8页
根据美国Smithsonian研究院的全球火山计划发布火山喷发年表,筛选出1525—2000年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指数IVE≥4),并分为强火山喷发(IVE=4)和极强火山喷发(IVE≥5);利用Gergis重建了1525—2000年ENSO年表,得到不同类型的ENSO事件,分别... 根据美国Smithsonian研究院的全球火山计划发布火山喷发年表,筛选出1525—2000年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指数IVE≥4),并分为强火山喷发(IVE=4)和极强火山喷发(IVE≥5);利用Gergis重建了1525—2000年ENSO年表,得到不同类型的ENSO事件,分别对强火山喷发和ENSO事件进行10a累计统计.对1525—2000年强火山喷发次数和ENSO事件次数进行匹配.结果表明:1525—2000年,强火山喷发出现195次,其中IVE=4的强火山喷发153次,极强火山喷发42次;ENSO事件出现399次,包括188次厄尔尼诺事件和211次拉尼娜事件.强火山喷发后的ENSO事件次数明显多于出现前2a内无强火山喷发的ENSO事件次数,且强火山喷发后的ENSO事件中厄尔尼诺、拉尼娜次数相当,而出现前2a内无强火山喷发的ENSO事件中拉尼娜事件明显多于厄尔尼诺事件.强火山喷发后的厄尔尼诺事件出现137次,拉尼娜出现136次,两者出现次数持平.不同强度的火山喷发后,厄尔尼诺事件与拉尼娜事件出现概率基本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火山喷发 ENSO事件 历史气候变化 匹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南县水松自然群落分布纪要 被引量:2
7
作者 苏享修 《福建林业》 2019年第1期16-17,共2页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为落叶或半落叶乔木。起源于中生代,第四纪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是第三纪特有的单种属孑遗树种,对研究松杉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活...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为落叶或半落叶乔木。起源于中生代,第四纪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是第三纪特有的单种属孑遗树种,对研究松杉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活动,水松种群片断化极为严重,现零星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越南中部和老挝东部,天然种群和个体数量极少,林下没有幼苗,自然更新十分困难,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更新 群落分布 水松 屏南县 历史气候变化 一级保护植物 落叶乔木 天然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架
8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0,共1页
《中亚气候变化调查研究》何清等编著该书介绍了中亚区域概况和中亚区域气候特征,中亚大气环流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基于树木年轮资料的中亚区域百年气候变化,中亚地区未来50年气候变化预估等。书中内容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中亚干旱区的历史... 《中亚气候变化调查研究》何清等编著该书介绍了中亚区域概况和中亚区域气候特征,中亚大气环流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基于树木年轮资料的中亚区域百年气候变化,中亚地区未来50年气候变化预估等。书中内容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中亚干旱区的历史气候变化事实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气候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区域差异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是对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中亚地区 书架 大气环流变化 历史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 时空演变规律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