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史比较法与汉语方言语音比较 |
陈忠敏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2
|
历史比较法和汉语—印欧语比较 |
周及徐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3
|
上古音单声母构拟体系的方法论考察——兼论构拟上古声母的四种方法:谐声分析法(离析字母法)、等韵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和汉藏语比较法 |
冯蒸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
|
4
|
二十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现状 |
李延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5
|
历史语言的若干研究方法评议——读徐通锵《历史语言学》札记 |
刘广和
|
《汉语学习》
|
2000 |
2
|
|
6
|
高本汉、董同(龠禾)、王力、李方桂拟测汉语中古和上古元音系统方法管窥:元音类型说——历史语言学札记之一 |
冯蒸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7
|
汉语音韵史与汉藏语的历史比较 |
耿振生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
|
8
|
语言重建不只依赖书面语(表音文字)——驳历史和谬误的神话 |
罗巍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9
|
论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我的“结合论” |
鲁国尧
|
《汉语学报》
|
2007 |
16
|
|
10
|
汉语方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乔全生
常乐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问题(下) |
刘又辛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12
|
吴方言与非吴方言同源词初探 |
唐七元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1
|
|
13
|
语源研究中的一个概念失误 |
张振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朝鲜语元音和谐律松化与朝鲜语语系归属 |
赵华
赵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5
|
关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问题 |
戴庆厦
傅爱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6
|
同源词拾零 |
李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17
|
英、俄语根词中响音结构的对应与变化 |
杨雋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8
|
19世纪前期德国的古史研究及其影响 |
晏绍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9
|
关于陈抡《诗经》研究中语音对应规律的应用 |
曼如
清明
|
《学术研究》
|
1986 |
0 |
|
20
|
“现代语言学”界说 |
李延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