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策略与实践——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例
1
作者 宋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1,共2页
档案数字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民生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国家对档案数据安全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均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为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 档案数字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民生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国家对档案数据安全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均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为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保障。2024年1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行业标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DA/T 99—2024),提出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的相关要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作为国家级档案馆,经过10余年大规模档案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形成800余万件档案数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数字资源 国家档案 档案数字化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民族记忆 民生服务 数据安全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修复中照明光源的创新应用——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例
2
作者 邢洲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7,共2页
档案修复工作过程中自然光源和照明光源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然而,长期的光照会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纤维机械强度降低,纸张变黄发脆,同时影响字迹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字迹变浅、褪色。特别是光对档案的作用具有积累效应和后效应,短... 档案修复工作过程中自然光源和照明光源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然而,长期的光照会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纤维机械强度降低,纸张变黄发脆,同时影响字迹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字迹变浅、褪色。特别是光对档案的作用具有积累效应和后效应,短时间内虽不明显,长期则会对档案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打造科学舒适安全的修复照明环境是开展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修复 照明光源 照明环境 纸张纤维 积累效应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修复工作 自然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地标的新温度--写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首次周六开放之时
3
作者 公喆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5,共2页
1月6日上午9点不到,位于祈年大街9号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门前已排起长队,小寒当天的低温丝毫没有影响公众预约到馆的热情。随着闸门缓缓打开,一史馆迎来了首次周六开放的第一批观众。此次开放不仅向公众开放展览,... 1月6日上午9点不到,位于祈年大街9号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门前已排起长队,小寒当天的低温丝毫没有影响公众预约到馆的热情。随着闸门缓缓打开,一史馆迎来了首次周六开放的第一批观众。此次开放不仅向公众开放展览,还提供档案查阅服务,这在全国为数不多周末开放的档案馆中都是鲜有的。作为2021年建在中轴线上的“新地标”,一史馆的这项新举措绝对是今冬的暖心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新地标 向公众开放 档案查阅 中轴线 一史馆 新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更多明清档案成为世界记忆——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王鸿运
4
作者 王玥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1,共2页
自1999年至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已有3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作为国内入选名录档案数量最多、开展名录申报时间最长的机构,一史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 自1999年至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已有3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作为国内入选名录档案数量最多、开展名录申报时间最长的机构,一史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发展水平。本期本刊记者就一史馆开展世界记忆项目工作的有关情况专访馆长王鸿运,了解申“忆”背后的故事。中国档案:自1999年至今,一史馆已有3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记忆名录》 明清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申报时间 馆长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 记忆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访档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征集海外民国档案一瞥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必宏 杨智友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7,共4页
民国史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历史,也是对中国人来说留下深刻烙印的一段历史。但纵观民国年间,时局颠沛,战乱频仍,加上自然灾害和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等多种不利因素,民国档案之留存实属不易,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海外 征集 社会档案意识 历史文化遗产 民国年间 不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的特色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周凌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77,共2页
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East Midlands Oral History Archive)是在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会资助下建立的大型口述历史档案馆.近年来,该馆开展了口述历史档案在线展览、在线目录数据库建设、口述历史主题日活动等特色实践.受国际... 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East Midlands Oral History Archive)是在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会资助下建立的大型口述历史档案馆.近年来,该馆开展了口述历史档案在线展览、在线目录数据库建设、口述历史主题日活动等特色实践.受国际口述历史档案研究与实践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兴起,部分档案机构开展了一些口述历史档案项目.鉴于此,笔者对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的特色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馆 口述历史 实践 英国 米德 在线目录 档案研究 数据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档案编纂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刚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1,共2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有满文档案200余万件,约占全世界满文档案总数(300余万件)的2/3。满文档案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独树一帜,是解读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钥匙,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珍贵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有满文档案200余万件,约占全世界满文档案总数(300余万件)的2/3。满文档案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独树一帜,是解读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钥匙,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珍贵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一史馆及其前身故宫文献馆围绕满文档案开展编纂工作已有87年,历经多个时期,依靠不同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取得可喜成果,并在新时代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加深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 满文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纂工作 采用多种形式 文化遗产 一史馆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历史档案馆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曙光 《中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6,共2页
1976年4月联合国大会国际法委员会宣称:可以设想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但决不可能没有档案、货币和财政。可见档案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同一般。中国将于1999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许多人迫切地想了解澳门档案管理方面的情况。在... 1976年4月联合国大会国际法委员会宣称:可以设想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但决不可能没有档案、货币和财政。可见档案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同一般。中国将于1999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许多人迫切地想了解澳门档案管理方面的情况。在此,笔者将澳门历史档案馆的创建、设施等情况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历史档案馆 创建 构成 设施 历史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健存雄 岁华可读——新加坡总统纳丹参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侧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光越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5,共2页
201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建交二十周年。8月中旬,新加坡总统塞拉潘·R·纳丹(Seltapan Rama Nathan)先生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将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观。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新加坡 总统 侧记 丹参 2010年 档案馆参观 国事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州图籍归天府——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初期接收旧政权档案纪实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俊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39,共3页
在南京市中山东路林荫大道上,有一处古宫殿式建筑群,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下称二史馆)。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档案资料皆典藏于此。目前,二史馆共收藏有940多个全宗,计180多万... 在南京市中山东路林荫大道上,有一处古宫殿式建筑群,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下称二史馆)。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档案资料皆典藏于此。目前,二史馆共收藏有940多个全宗,计180多万卷档案,排架长度达5万余米,可绕南京古城墙一周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解放初期 政权 天府 九州 中华民国时期 档案资料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寿潜生平与事迹新论——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汤寿潜档案为中心
11
作者 戴东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5-234,共10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汤寿潜档案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不仅可补汤氏籍贯、科举经历、青阳知县任、到皖查荒清赋、暂襄浙抚幕、光绪皇帝下诏引见、拒署两淮盐运使、总理浙江省铁路、辞谢云南按察使等各大时期生平与事迹之遗缺,众多封疆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汤寿潜档案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不仅可补汤氏籍贯、科举经历、青阳知县任、到皖查荒清赋、暂襄浙抚幕、光绪皇帝下诏引见、拒署两淮盐运使、总理浙江省铁路、辞谢云南按察使等各大时期生平与事迹之遗缺,众多封疆大吏的保举,更充分体现清廷高层对汤氏的肯定,可为理解辛亥鼎革时期出现独特的"汤寿潜现象"提供珍贵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寿潜 生平 事迹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 保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外利用服务工作纪实
12
作者 刘长秀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3,共2页
2020年春节过后,一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临时闭馆。在此期间,二史馆不但安排工... 2020年春节过后,一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临时闭馆。在此期间,二史馆不但安排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还新增一条查档热线,通过网络、电话和信函3种方式,为查档者提供“不见面、线上办”的远程服务,受到国内外查档者的广泛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服务 感染范围 家国情怀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疫情防控 传播速度 精神共鸣 查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都市历史档案馆运营理念分析
13
作者 赵红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44,50-51,共3页
京都市位于日本京都府南部,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京都作为日本的文化中心,注重对历史经验和智慧的挖掘,注重继承和发扬历史,这对于振兴并塑造一个崭新的历史名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由... 京都市位于日本京都府南部,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京都作为日本的文化中心,注重对历史经验和智慧的挖掘,注重继承和发扬历史,这对于振兴并塑造一个崭新的历史名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由此,京都市历史档案馆孕育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馆 京都市 理念分析 运营 文化中心 历史经验 历史名城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军机处上谕档实现全文数字化
14
作者 王光越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59,共2页
2009年9月12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军机处上谕档全文数字化项目在京通过验收。这是继该馆全文数字化《大清历朝实录》和《大清五部会典》之后的又一全文数字化成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历史档案全文数字化成果。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数字化 军机处 清代 成果 大清 馆藏 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风云 记忆宝藏——走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5
作者 王天泉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48,共3页
位于古城南京明故宫遗址旁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典藏民国中央政府档案资料的国家级档案馆。近日,本刊记者荣幸地走进这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档案馆,采访了多位档案专家,初步领略了二史馆的丰富与深邃。
关键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风 宝藏 记忆 档案资料 中央政府 国家级 典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名单
16
作者 刘守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共1页
本刊讯继中央档案馆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成立之后,近日,中国第一坜史档案馆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相继成立。委员会由档案、历史等相关行业权威专家组成,旨在促进档案的征集和保护工作。
关键词 明清档案 价值评定 民国档案 委员会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央档案馆 行业权威 保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访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7
作者 许岩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共1页
9月15日下午,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George Yeo)访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段东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副馆长吴红、赵雄,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傅秀丽等陪同参观。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外交部长 新加坡 国家档案 驻华大使馆 副馆长 副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官员参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8
作者 许岩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0,共1页
8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瑞·埃德蒙森(Ray Edmondson)、儒嘉雅(Rujaya Abhakorn)、国际咨询委员会名录分委员会成员朱福强(中国香港)一行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观考察。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记忆 世界 国际咨询委员会 官员 参观考察 中国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四军战报档案解读
19
作者 马振犊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30,共3页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是抗战时期活跃在敌后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归属国民政府军队编制下的抗日队伍,在抗战中表现突出,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其政治属性,这支部队始终处在国共矛盾斗争的漩涡中心,
关键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新四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 解读 抗日武装 抗战时期 国民革命军 军队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首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
作者 蒋梅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0,共1页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国民参政会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38—1948)》项目名列其中。
关键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 国民参政会 项目立项 科学规划 文献整理 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