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分析框架构建
1
作者 钱芝弘 岳邦瑞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历史研究在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具有重大价值,但当前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研究还处于碎片化状态,并且两者的结合尚未突破史学研究和规划应用的鸿沟。文章以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分析框架为目标,在梳理历史研究介入景观生态规划实践... 历史研究在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具有重大价值,但当前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研究还处于碎片化状态,并且两者的结合尚未突破史学研究和规划应用的鸿沟。文章以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分析框架为目标,在梳理历史研究介入景观生态规划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史学研究现状及其与规划实践结合的主要障碍,认为对景观演变的地域时空规律的认识是跨越学科鸿沟的关键,籍此提出景观演变的地域时空模型,以构建服务于景观生态规划的历史分析框架,其包括历史分析的时空范围界定、景观演变的历史复原、地域时空规律提取以及地域时空规律应用4大板块。最后,通过经典案例的应用分析,初步验证了历史分析框架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演变 地域时空规律 历史分析框架 景观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风景园林史本科教学框架更新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纪军 《风景园林》 2018年第A01期13-16,共4页
基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风景园林史、中国风景园林史教学"合二为一"的现状,尝试提出新的教学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将西方风景园林史依次呈现为古代风景园林与"建筑""自然"、近现代风景园林与"... 基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风景园林史、中国风景园林史教学"合二为一"的现状,尝试提出新的教学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将西方风景园林史依次呈现为古代风景园林与"建筑""自然"、近现代风景园林与"大众""艺术""空间""生态""多元"几个阶段;将中国风景园林史总括为古代之"山水"本底与近现代之"现代化"变迁2大部分。其涵盖中外、古今,便于中西比较、辨识脉络、明确主旨,也反映了当今风景园林之"综合性"及其跨学科交流的历史基础,与时俱进地贴合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发展需要。新框架的提出,力求丰富园史教学的内容和思路,并呼吁中国近现代园林研究的进一步推动,使中国近现代园林营造经验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风景园林史 本科教学 历史框架 古代 近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历史借鉴的新尝试——读《现代潮流在中国》
3
作者 王培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4-154,共1页
近来,王延效陆续推出了《现代潮流在中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等“劳动者与现代化”系列论著,在进行理论探索及其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特色的尝试和探索。 《现代潮流在中国》最大的特色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为一体,把现代... 近来,王延效陆续推出了《现代潮流在中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等“劳动者与现代化”系列论著,在进行理论探索及其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特色的尝试和探索。 《现代潮流在中国》最大的特色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为一体,把现代潮流和社会改良的实际发展及其未来选择结合起来,构思宏大新颖,由此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宏大的具有深刻历史性的理论框架和历史框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和新的历史发展观念,使人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近现代史与我们现在许多社会历史课题相类似,由近现代史把握现在和未来,由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给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以启示,是该书立题的依据,也是该书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历史借鉴 改革开 新尝试 近现代史 理论探索 历史框架 发展轨迹 解放思想 未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德志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7期77-80,共4页
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环节之一... 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环节之一,历史学科备考教学应实现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概念理解本质化,知识体系构建多元化,理论方法运用科学化,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迎接新高考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历史概念 历史框架 历史理论 学科素养 新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产权制度的全面观照——评《宋代产权制度研究》
5
作者 程剑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169,共1页
由学者刘云所著的《宋代产权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对宋代产权制度进行了全面分析。该书以产权制度为研究重点,以产权理论为基础搭建论述框架,探究了产权制度的基本结构、义产产权、产权文书等。该书指出了产权... 由学者刘云所著的《宋代产权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对宋代产权制度进行了全面分析。该书以产权制度为研究重点,以产权理论为基础搭建论述框架,探究了产权制度的基本结构、义产产权、产权文书等。该书指出了产权制度的社会功能,明确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探析了产权制度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产权制度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工具。该书依靠产权理论解读社会经济问题,为观照宋代历史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历史视角下的概念解读。自古以来产权便客观存在,中国古老文献中虽然尚未出现产权这一词,但是先秦以后的朝代大多围绕产权形成了规定条例。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框架中,作者追溯了产权制度的发展流变。该书介绍了从先秦开始的产权处置条例,分析了唐朝的《田令》规定,探究了涉及田宅一类产权在所有权、占有权等多个层面的分割重组,重新审视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肯定了产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 社会经济关系 历史视角 社会经济问题 占有权 产权理论 发展流变 历史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