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视史学视域下新时代“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突围与功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瑞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7-30,共4页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新媒体的助推,进入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再次焕发生机,发展可观。但是,自开宗立派就一直备受瞩目的"渝派"纪录片却日渐式微。在此语境下,"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立足历史事实,深耕历...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新媒体的助推,进入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再次焕发生机,发展可观。但是,自开宗立派就一直备受瞩目的"渝派"纪录片却日渐式微。在此语境下,"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立足历史事实,深耕历史内容,站在影视史学的高度,创作出的作品一经播出,好评如潮,不仅实现了"渝派"纪录片在新时代的突围,更显现出了其历史文献纪录片独特的文本化效用。在史学层面上,实现了记录历史、还原历史、传播历史的功效,充分彰显了纪录片文献价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 影视史学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献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1
2
作者 姚伟 《电影评介》 2013年第8期72-73,共2页
历史文献纪录片以真实的情景再现,形象的史料复原,给"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把塑造"中国形象"作为外交重要话语的当今世界,在这个价值观、伦理观有所偏颇的今天,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提升... 历史文献纪录片以真实的情景再现,形象的史料复原,给"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把塑造"中国形象"作为外交重要话语的当今世界,在这个价值观、伦理观有所偏颇的今天,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公众对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感化了所有热爱文明的人们,成为国人心中真诚的"文明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纪录片 国家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3
作者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29,共5页
历史文献纪录片关注的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延安延安》正是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典型代表。符号学和空间理论主要强调意义的生产,而意义的生产是由叙事的话语所决定的。《延安延安》在对延安空间的影像表现中展呈出了多维的空... 历史文献纪录片关注的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延安延安》正是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典型代表。符号学和空间理论主要强调意义的生产,而意义的生产是由叙事的话语所决定的。《延安延安》在对延安空间的影像表现中展呈出了多维的空间性的生产关系,运用亲切可感的影像创作手法建构出"历史记忆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以及"自然生态空间",对那段时空里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空间性"的生产。这些关系转化成纪录片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为叙事提供发展动力,综合表现了该片的主题思想。由诸多亲历者的口述所耦合而成的历史的集体记忆与现实的广泛认知在片中相辅相成,从而成功地建构出了圣地延安这一特殊的城市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纪录片 影像空间 空间叙事 空间生产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