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方大学使命的变迁及其历史效果 |
周廷勇
熊礼波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
2
|
哈贝马斯在汉语世界的历史效果——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例 |
曹卫东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
3
|
“科学形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效果 |
殷华成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4
|
从效果历史看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主体关系 |
吴卓娅
王爽
王全红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3
|
|
|
5
|
试析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的辩证结构 |
何卫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6
|
|
|
6
|
文本解读中的效果历史意识 |
陈鸥帆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
7
|
谈效果历史中的转型中国法治——以一种中国化的视角 |
段凡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8
|
从主体间性视角谈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理论 |
刘欣然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9
|
“效果历史”——理解之维的哥白尼革命 |
杨泽树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10
|
理论旅行与效果历史: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意义 |
孙书敏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1
|
1931-1990:沈从文情爱书写的效果历史研究 |
谭梅
吴俊乐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2
|
从“本真的历史”到“效果的历史”——论《真理与方法》对海德格尔早期历史观的改造 |
方向红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3
|
效果历史:“看”的视角转换——伽达默尔效果历史观解析 |
王峰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6 |
1
|
|
|
14
|
德沃金建构性法律解释学中的“效果历史” |
金玲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5
|
“效果历史”理论诠释历史街区交互关系--以武汉历史街区为例 |
梁辰浩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6
|
效果历史意识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研究——从二元主义与历史主义思维谈起 |
姜韦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7
|
“道本原”和“经本源”——效果历史原则与刘勰的原道观 |
李丽琴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8
|
效果历史观视域的《资本论》文本研究 |
王维平
韩璐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0 |
|
|
19
|
高职“概论课”教学中的历史共通感培养 |
欧阳娟
龚文静
黄海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20
|
德罗伊森的历史解释学思想评析 |
温春继
张郭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