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被引量:
10
1
作者
晁洪太
刁守中
王志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27,共17页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点,结合史料给出的有关约束条件,综合确定震中位置的技术方案。同时,依据地震地质调查成果,从发震构造角度论证了震中位置的合理性。1)鉴于西汉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通过追踪西汉初期(尤其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前后)齐、楚政区变化情况,尽力复原当时的行政区划和齐楚两国边界分布。2)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的"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所指示的地区范围,对比历史上其他震例造成的破坏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程度,为震中位置和震级确定提供重要约束条件。经文献考证认为,这次地震可定为公元前179年6月6日平邑南(35.2°N,117.6°E)7级地震。3)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齐楚地震"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在排除该地震事件属于郯庐断裂带地震事件后,通过对比分析郯庐断裂带西侧发育的各条NW向断裂的构造地貌以及剖面表现,认为苍尼断裂可能是"齐楚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震中附近,苍尼断裂控制着白彦断陷盆地的发育,也是断层地貌最为清楚的地方,断错的地层最新,断层运动量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地震
历史政区
震中位置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国至西汉郡县制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建立、发展与分布
被引量:
7
2
作者
艾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5,共7页
战国时期,赵、秦两国创立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建制被推广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赵国郡县制出现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时间至迟应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秦国在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吞并义渠戎政权后,郡县制也推行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南...
战国时期,赵、秦两国创立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建制被推广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赵国郡县制出现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时间至迟应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秦国在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吞并义渠戎政权后,郡县制也推行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南部。秦统一天下后,增置九原郡,并向北扩展北地郡、上郡的辖域,形成四郡并存的行政区划格局。西汉于元朔二年(前127)后相继重置九原郡——更名为五原郡,增置朔方、西河两郡。此后,形成北地、上郡、西河、云中、五原和朔方6郡分治的政区格局。元狩三年(前120),在"河南地"创建五个匈奴族属国作为特殊行政建制。此外,朔方州刺史部的监察区域包括北地、上郡、西河、朔方、五原5个郡级地方高层行政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政区
地理
郡县制
鄂尔多斯高原
属国都尉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侵”与“海退”:河陇上古汉语方言地理变迁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智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99,共8页
河陇上古时期汉语方言地理的变迁是与边塞防御区的盈缩密切相关的。所以边塞地区戍卒战守、移民屯垦以及新辟疆土的郡县设置就成为汉语言扩展的主要标志。秦汉时期是汉语向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绿洲及温暖河谷扩张的重要时期,河陇...
河陇上古时期汉语方言地理的变迁是与边塞防御区的盈缩密切相关的。所以边塞地区戍卒战守、移民屯垦以及新辟疆土的郡县设置就成为汉语言扩展的主要标志。秦汉时期是汉语向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绿洲及温暖河谷扩张的重要时期,河陇上古汉语方言区域的分异与整合,正是这一变迁过程的具体反映,这次拓展为汉语言成为河陇优势语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地理
移民
历史
行
政区
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被引量:
10
1
作者
晁洪太
刁守中
王志才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27,共17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现代重大历史地震事件考证研究"(200808017)
文摘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点,结合史料给出的有关约束条件,综合确定震中位置的技术方案。同时,依据地震地质调查成果,从发震构造角度论证了震中位置的合理性。1)鉴于西汉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通过追踪西汉初期(尤其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前后)齐、楚政区变化情况,尽力复原当时的行政区划和齐楚两国边界分布。2)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的"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所指示的地区范围,对比历史上其他震例造成的破坏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程度,为震中位置和震级确定提供重要约束条件。经文献考证认为,这次地震可定为公元前179年6月6日平邑南(35.2°N,117.6°E)7级地震。3)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齐楚地震"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在排除该地震事件属于郯庐断裂带地震事件后,通过对比分析郯庐断裂带西侧发育的各条NW向断裂的构造地貌以及剖面表现,认为苍尼断裂可能是"齐楚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震中附近,苍尼断裂控制着白彦断陷盆地的发育,也是断层地貌最为清楚的地方,断错的地层最新,断层运动量也最大。
关键词
历史
地震
历史政区
震中位置
发震构造
Keywords
historical earthquake
histori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epicenter location
seismogenic structure
分类号
P316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国至西汉郡县制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建立、发展与分布
被引量:
7
2
作者
艾冲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097)
文摘
战国时期,赵、秦两国创立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建制被推广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赵国郡县制出现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时间至迟应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秦国在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吞并义渠戎政权后,郡县制也推行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南部。秦统一天下后,增置九原郡,并向北扩展北地郡、上郡的辖域,形成四郡并存的行政区划格局。西汉于元朔二年(前127)后相继重置九原郡——更名为五原郡,增置朔方、西河两郡。此后,形成北地、上郡、西河、云中、五原和朔方6郡分治的政区格局。元狩三年(前120),在"河南地"创建五个匈奴族属国作为特殊行政建制。此外,朔方州刺史部的监察区域包括北地、上郡、西河、朔方、五原5个郡级地方高层行政单位。
关键词
历史政区
地理
郡县制
鄂尔多斯高原
属国都尉府
Keywords
histori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geography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the Erdos Tableland
military commander mansion of territorial possession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侵”与“海退”:河陇上古汉语方言地理变迁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智君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99,共8页
文摘
河陇上古时期汉语方言地理的变迁是与边塞防御区的盈缩密切相关的。所以边塞地区戍卒战守、移民屯垦以及新辟疆土的郡县设置就成为汉语言扩展的主要标志。秦汉时期是汉语向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绿洲及温暖河谷扩张的重要时期,河陇上古汉语方言区域的分异与整合,正是这一变迁过程的具体反映,这次拓展为汉语言成为河陇优势语言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汉语方言地理
移民
历史
行
政区
划
Keywords
Chinese dialect geography, immigrants, administrative region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iod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晁洪太
刁守中
王志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战国至西汉郡县制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建立、发展与分布
艾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侵”与“海退”:河陇上古汉语方言地理变迁
李智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