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化幻影背后的抵抗——试论詹姆逊的社会历史总体性思想
1
作者 邢立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6,共5页
总体性思想是詹姆逊的社会历史观的主要特征之一。詹姆逊认为,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观念存在于文本的深层,而文化阐释的目的,就是发掘出这种"否定的"意识形态,展现文本的乌托邦冲动。在詹姆逊看来,尽管晚期资本主义无所不在的物... 总体性思想是詹姆逊的社会历史观的主要特征之一。詹姆逊认为,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观念存在于文本的深层,而文化阐释的目的,就是发掘出这种"否定的"意识形态,展现文本的乌托邦冲动。在詹姆逊看来,尽管晚期资本主义无所不在的物化现象使文化作品也蒙上了一层物化的幻影,但是,社会历史的总体性思想以及变革旧有的社会秩序的乌托邦愿望却仍然存在于作品的无意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总体性 否定的解释学 乌托邦冲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与社会:重新关照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总体性与问题域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共13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无疑是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思想范式转换。马克思以宏阔的历史视野、锐敏的时代意识、辩证的批判精神、深切的人文关怀,开启了在思想中把握世界并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崭新...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无疑是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思想范式转换。马克思以宏阔的历史视野、锐敏的时代意识、辩证的批判精神、深切的人文关怀,开启了在思想中把握世界并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崭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继承西方美学尤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扬弃了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将文化艺术生产创造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辩证有机地理解为“总的合力”的历史结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崭新视域,实现了美学史与艺术学史上的转型变革,并由此生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美学的文化政治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依然是当今时代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政治理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依然是我们建构当代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视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辩证批判依然具有解释当今时代的有效性,其核心命题“艺术与社会”依然是当今时代文化艺术生产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总体性问题”。本文认为,如何理解“艺术与社会”对于我们回顾和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百年历史具有关键决定意义,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总体性”视域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理论实质和知识谱系,以激活或焕发马克思主义阐释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论活力,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当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社会 艺术史哲学 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学 历史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自由的社会总体性中介视域论
3
作者 尚东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人的自由,在西方主流思想史中往往被归结为“纯粹化”的抽象的自由。但是,人的自由只存在于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社会总体中。只有经由社会总体性中介,才能展示人的自由的全面性规定。社会总体性在时空层面,展示为社会结构总体... 人的自由,在西方主流思想史中往往被归结为“纯粹化”的抽象的自由。但是,人的自由只存在于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社会总体中。只有经由社会总体性中介,才能展示人的自由的全面性规定。社会总体性在时空层面,展示为社会结构总体性与社会历史总体性的统一。社会总体性中介视域内的人的自由,不是任何形式的“纯粹化”的抽象自由。在全面性规定上,人的自由既与不自由相异又与不自由相融,既与不自由冲突又向不自由开放,是生成性的否定或否定性的生成。人应从“纯粹化”自由的虚幻向往中抽身,让自由从“彼岸”渡回“此岸”,从“神圣”归回“世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社会总体性 社会结构总体性 社会历史总体性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文类历史分析的洞见与问题——詹姆逊叙事政治学主符码研究之二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开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9,148,共9页
詹姆逊对叙事文类与历史(政治)的关联给予了全面的认定,他认为神话、传奇、小说等各种叙事文类的产生、发展和流变,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中积淀着特定的"政治无意识"。文类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他由此对弗莱的原... 詹姆逊对叙事文类与历史(政治)的关联给予了全面的认定,他认为神话、传奇、小说等各种叙事文类的产生、发展和流变,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中积淀着特定的"政治无意识"。文类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他由此对弗莱的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叙事学关于传奇这种文类规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历史化处理,揭示了这两种理论成果都是建立在对历史(政治)的遮蔽、压抑、排斥前提下的,恢复其历史维度将能揭示其成果内在的政治无意识。詹姆逊关于叙事文类与政治无意识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洞见和启示,同时也存在着可以继续讨论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叙事文类有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它与历史(政治)是一种种属包容关系还是一种并峙张力关系?形式主义和詹姆逊式马克思主义学者都坚持一元论立场,这种立场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盲视。对此,可以将问题分为两个层面,在总体性历史层面坚持一元论立场,而在"小型历史"层面坚持二元论立场,将历史与形式作为并峙对立而有张力关系的二元因素对待,致力于探讨两者之间双向生成、转换、影响的路径、方式、方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叙事文类 政治无意识 总体性历史 小型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蒙·阿隆无产阶级神话观的批判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华 付高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7,共6页
无产阶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中枢,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枢。在当代西方学者消解无产阶级概念合法性的当代境遇下,重塑无产阶级概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雷蒙·阿隆凭借实证主义方法论,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解... 无产阶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中枢,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枢。在当代西方学者消解无产阶级概念合法性的当代境遇下,重塑无产阶级概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雷蒙·阿隆凭借实证主义方法论,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解构无产阶级,提出了无产阶级的神话观主张。但由于方法论的差异,雷蒙·阿隆错误地理解了马克思凭借总体性历史辩证法得出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理论。这种差异导致了:雷蒙·阿隆错误地把实存的工人阶级混同于生成的无产阶级;而马克思辩证地区分了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认为工人阶级在经历价值立场与认识能力的两个飞跃后将会生成为无产阶级。坚持这种区分既是科学看待工人阶级又是科学重塑无产阶级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阿隆 无产阶级神话观 实证主义 总体性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