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牌感知下怀旧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品牌真实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志民 张良波 莫琳琳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60,共14页
以往关于怀旧广告的研究主要探讨是否采用怀旧策略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然而怀旧广告类别和品牌感知类型的匹配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基于品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认知一致性理论,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品牌感知和怀旧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 以往关于怀旧广告的研究主要探讨是否采用怀旧策略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然而怀旧广告类别和品牌感知类型的匹配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基于品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认知一致性理论,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品牌感知和怀旧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品牌感知为温暖型时,个人怀旧类型广告比历史怀旧类型广告的品牌态度更好;当品牌感知为能力型时,历史怀旧类型广告比个人怀旧类型广告的品牌态度更好。其中,品牌真实性起到中介作用。在理论方面,文章丰富了怀旧广告的分类研究,拓宽了品牌刻板印象模型和认知一致性理论在怀旧营销领域中的应用。在实践方面,文章对企业优化怀旧广告决策、提升品牌真实性等重要商业问题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感知 个人怀旧 历史怀旧 品牌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以1949年前的上海为讨论中心
2
作者 李培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3,共8页
尝试通过口述史记录、回忆录和个人传记等不同资料,探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移居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上海人如何掌握上海城市生活的记忆和自我认同。此外,作为外来移居者,他们对非本地人和社会的观感如何,本地居民又如何看待他们?这种由各种... 尝试通过口述史记录、回忆录和个人传记等不同资料,探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移居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上海人如何掌握上海城市生活的记忆和自我认同。此外,作为外来移居者,他们对非本地人和社会的观感如何,本地居民又如何看待他们?这种由各种生活体验和相关人、事、物记忆所交叉组成的"上海时代"回忆,成为他们对"上海认同"的一个重要依据,最后是否可以转化为今日上海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怀旧 历史记忆 上海人 上海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问来回于新旧之间
3
作者 张楚廷 彭道林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新与旧,主要是时间概念。当与物相连时,才构成新物与旧物的实体;当与人相连时,才构成意义与价值,才构成历史。并非凡新皆好,亦非凡旧皆好。常态、思维、趋势等,并非新的就一定好。学问更是如此,学问历久弥新才是更有学术含量的,学问在... 新与旧,主要是时间概念。当与物相连时,才构成新物与旧物的实体;当与人相连时,才构成意义与价值,才构成历史。并非凡新皆好,亦非凡旧皆好。常态、思维、趋势等,并非新的就一定好。学问更是如此,学问历久弥新才是更有学术含量的,学问在批判与继承中发展。人们守旧、念旧、怀旧,是一种情怀。人之成其为人,就是因为有历史感,有历史担当。我们所需要的,是良性循环的富有活力的常态,是娴熟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是繁荣发展的趋势。论辩证法,都得回到古中国和古希腊去寻找智慧,都得学习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学习他们古老的学问。大学也是古老的好,中国是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大好;美国是哈佛、耶鲁好,法国是巴黎大学好;英国是牛津、剑桥好。在大学,古老意味着文化的积淀与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与时间 怀旧历史 古老与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