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审美活动 被引量:7
1
作者 万斌 王学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6-151,145,共7页
历史审美活动是指把“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过程。历史审美活动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 历史审美活动是指把“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过程。历史审美活动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历史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人们展现历史美,让人们在品味、享受历史美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锻炼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审美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发生 本质 历史审美教育 历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审美 被引量:1
2
作者 殷晓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28,共3页
主旋律电影是以党和国家所坚持、倡导的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摄制目的的电影类型,一直以来都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在主旋律电影中,历史往往是叙事的生发点或重要载体,历史催生了主旋律电影中的诸多客体形象,这... 主旋律电影是以党和国家所坚持、倡导的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摄制目的的电影类型,一直以来都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在主旋律电影中,历史往往是叙事的生发点或重要载体,历史催生了主旋律电影中的诸多客体形象,这些形象和故事与观众的审美直觉直接发生作用。以历史审美的眼光来考察主旋律电影,能对其进行更为全面与深入的了解。文章从观照对象、情感激发、价值判断三方面,分析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主旋律 历史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沉锚与当代书写——论网络大电影的历史审美语境
3
作者 杨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恩格斯所言“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兼具美学之维与历史之维,是极具有效性的、针对网络大电影历史审美语境的批评方法。以网络大电影的历史审美特征为勘探轴心,语境的开展既有历史要素,也有当代要素。因而,“历史沉锚”与“当代书写”... 恩格斯所言“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兼具美学之维与历史之维,是极具有效性的、针对网络大电影历史审美语境的批评方法。以网络大电影的历史审美特征为勘探轴心,语境的开展既有历史要素,也有当代要素。因而,“历史沉锚”与“当代书写”正可以作为解读网络大电影语境状态的破题范式。网络大电影的发轫、成熟、衍生,皆涉及严谨的历史规定性,其内部呈现之语言景观、美学倾向,则更多昭示“透视主义”“虚无主义”“狂欢化”所导引的、当代人类生存问题的迫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大电影 历史审美语境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审美:香港功夫电影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谭广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港功夫电影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阐释香港地区电影发展"民族性"至关重要;2暴力审美是功夫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以武术技击所产生的暴力意象为基础,表现出两种审美倾向:一种是对暴力形式的追求,使得功夫电影愈发形式化、舞蹈化,为当今银幕上的武舞,暴力意象被弱化;一种是对暴力内容的追求,功夫电影披上道德、神性的外衣,暴力行为更加直白有力,暴力意象被凸显。在当前两岸三地合拍趋势下,以岭南地域文化(历史审美)为背景,以武术技击(暴力审美)为内容的功夫呈现范式,不仅有利于功夫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美学 功夫电影 历史审美 暴力审美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审美与超越─—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历史的审美与超越─—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马强陕西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 历史的审美与超越─—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马强陕西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史学原则下,通过自己的史学实践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美学观 历史审美 《史记·项羽本纪》 悲剧人物 历史人物 艺术审美 悲剧意识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的审美特性
6
作者 王少卿 朱金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0-46,共7页
本文的立足点不仅仅在于史学理论,而是试图在史学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常人和历史学家之间达成一种共识。长期以来,史学理论探讨的如何研究历史和历史如何演进,把历史学专业束缚在历史学家这个象牙塔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从历史... 本文的立足点不仅仅在于史学理论,而是试图在史学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常人和历史学家之间达成一种共识。长期以来,史学理论探讨的如何研究历史和历史如何演进,把历史学专业束缚在历史学家这个象牙塔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从历史研究走向历史欣赏无疑是历史学的趋向之一。同时,美学也一直无视历史这幅宽宏博大的画卷,在探讨美的范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历史认识 审美特性 历史学家 历史世界 审美功用 历史文学 美学 形象审美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古老的艺术焕发青春——读《中国戏曲的审美签赏与历史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淮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中国戏曲的审美鉴赏与历史展望》,许艳文著,韩国新星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关键词 《中国戏曲的审美鉴赏与历史展望》 许艳文 韩国新星出版社 戏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研究方法论:在经验-先验论与审美历史主义之间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旭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102,共12页
经验-先验论和审美历史主义是贯穿美学史的两种方法,前者导向还原论和本质主义与个体经验的统一,后者导向历史主义多元论,最终导致审美中的历史主义与反历史主义的统一。对“审美”的研究,需要在经验-先验论和审美历史主义之间进行综合... 经验-先验论和审美历史主义是贯穿美学史的两种方法,前者导向还原论和本质主义与个体经验的统一,后者导向历史主义多元论,最终导致审美中的历史主义与反历史主义的统一。对“审美”的研究,需要在经验-先验论和审美历史主义之间进行综合。审美研究通过经验-先验论的方法来面对新经验,反思出新经验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审美历史主义,审美研究尊重历史传统,并且充分利用历史所提供的多种审美模式,对当下正在发生着的新的审美经验做出阐释,选择性地推动新经验的发展。对“审美”的研究中,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把对普遍性的提炼与对新经验的吸纳结合起来,从而让人类的审美愉悦成为由历史的长河汇聚成的海洋,成为由每一个个体的独特体验所凝聚成的交响乐,这种汇聚与凝结,才是美学史研究和审美理论研究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审美历史主义 经验-先验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美学论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少卿 朱金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43,共7页
本文作者提出了历史美学的概念,认为需要建立一门学科来解决历史欣赏及其有关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厘定历史的审美属性,研究历史题材的艺术形式,解决历史著述中的美学要求,以及探讨历史审美心理等。文中对历史美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范畴... 本文作者提出了历史美学的概念,认为需要建立一门学科来解决历史欣赏及其有关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厘定历史的审美属性,研究历史题材的艺术形式,解决历史著述中的美学要求,以及探讨历史审美心理等。文中对历史美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范畴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历史 艺术形式 历史审美 美学问题 审美属性 审美心理 历史世界 历史学家 历史题材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当今文坛的一点思考
10
作者 李继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9-60,共2页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但每一时代又都应贡献出恒久之文学。属于时代和超越时代,是文学价值的基本品位以及历史与审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文学批评 后新时期 批评家 文学创作与批评 历史审美 文学价值 批评模式 批评术语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