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定向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小鹏 田鹏颖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特定的历史方位,其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长出,又归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继承中创造中华文明“新的历史形态”,是具有高度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的新创制,是中华文明传统在当代推陈出新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特定的历史方位,其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长出,又归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继承中创造中华文明“新的历史形态”,是具有高度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的新创制,是中华文明传统在当代推陈出新的文明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礼敬人类文明中创造,在中华民族上升为世界历史民族中生成,蕴含深刻的人类社会立场,彰显破解人类现代化之问的时代智慧,具有转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志气、骨气、底气。在继承与礼敬之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基本进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原则是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历史定向、解构路径与解构方法——以马克思人类历史分期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禹国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3,共5页
从不同视角,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同的划分。就主体发展而言,现代性的历史定向在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矛盾发展,而现代性的解构路径在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的转换与... 从不同视角,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同的划分。就主体发展而言,现代性的历史定向在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矛盾发展,而现代性的解构路径在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的转换与递升。关于现代性的解构方法,囿于诸多原因,马克思在理论上更多地将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矛盾解决方法移就到了现代性所在的第二阶段上。但是,无论是现代性的发展模式,还是现代性的解构方法,东方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定向 解构路径 解构方法 马克思人类历史分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的唯物史观意蕴探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杰 杨泽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169,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体现出鲜明的唯物史观意蕴,就其哲学前提而言,“守正创新”拒斥“外部反思”、要求深入社会现实,展现了对唯物史观具体化原则与创新性特征的赓续传承;就其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体现出鲜明的唯物史观意蕴,就其哲学前提而言,“守正创新”拒斥“外部反思”、要求深入社会现实,展现了对唯物史观具体化原则与创新性特征的赓续传承;就其展开路向而言,“守正创新”依循唯物史观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社会—历史定向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其价值指向而言,“守正创新”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至上立场,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积极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正创新 唯物史观 社会—历史定向 外部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