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大钊对建构中国自主历史学知识体系的贡献--纪念《史学要论》出版100周年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兆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李大钊在100年前推出的《史学要论》是中国学者探索建构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开端。在该书中,他广泛吸收中外学者的探讨成果,以唯物史观为指引论述了历史学理论的诸多基本问题,提出了建构新的历史学体系的很多有益构想。时至今日,他... 李大钊在100年前推出的《史学要论》是中国学者探索建构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开端。在该书中,他广泛吸收中外学者的探讨成果,以唯物史观为指引论述了历史学理论的诸多基本问题,提出了建构新的历史学体系的很多有益构想。时至今日,他对这个体系的构想,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价值。在讨论建构中国自主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当下,重温李大钊的那些鲜活思想,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史学要论》 历史学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振羽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构建
2
作者 王广义 《史学集刊》 2025年第5期73-84,共12页
20世纪初,中国史学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史学体系向近代史学体系的历史嬗变。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运而生,中国近代史学体系也随之向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 20世纪初,中国史学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史学体系向近代史学体系的历史嬗变。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运而生,中国近代史学体系也随之向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转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代表之一,吕振羽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进行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主要内涵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引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发展方向;立足于中国化,保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创新的民族本位;着眼于时代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发展创新;落脚于中国历史学科、学术、话语的系统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体系。吕振羽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当下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构建以及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留下了丰厚遗产和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振羽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 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