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历史城市空间谱系构建方法及其应用——以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1
作者 许熙巍 廖钰琪 +2 位作者 孙奎利 闫凤英 曲珂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103,共9页
引入谱系与图谱的概念,构建历史城市空间谱系模型,形成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新思路,并转化为支撑城市设计的策略。结合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史境”研究,从发展脉络、文化本底、城乡空间3个方面探讨金华历史城市空间,结合“文化+城... 引入谱系与图谱的概念,构建历史城市空间谱系模型,形成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新思路,并转化为支撑城市设计的策略。结合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史境”研究,从发展脉络、文化本底、城乡空间3个方面探讨金华历史城市空间,结合“文化+城乡”特征提出设计策略。研究表明,城市设计可促进城乡历史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研究则为城市设计提供资源与策略支持,从而为其他历史城市的城市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空间谱系 特征图谱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陈方案”下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2
作者 杨庆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基于当前历史名城、街区保护发展现状,文章总结我国目前对于历史名城的保护策略,分析提出保护发展现状的不足。并结合“梁陈方案”的规划策略、保护古城与发展新城思路与我国历史名城保护现状对比思辨,认为梁陈方案未经采纳是出于政治... 基于当前历史名城、街区保护发展现状,文章总结我国目前对于历史名城的保护策略,分析提出保护发展现状的不足。并结合“梁陈方案”的规划策略、保护古城与发展新城思路与我国历史名城保护现状对比思辨,认为梁陈方案未经采纳是出于政治、经济、中国传统城市营造思想等方面的原因。但梁陈方案对于我国历史城市保护有重要的影响,应当继承与借鉴其中的思想理念,从国家政策、整体布局、风貌控制等方面解决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协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保护与发展 “梁陈方案” 中国历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网络理论及其对历史城市保护性更新的启示
3
作者 王元舜 李亦祺 +1 位作者 翟斌庆 冯雪菲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38-43,共6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城市更新实践多聚焦于物质空间的改造,往往忽略城市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延续性和整体性等内在关联,导致城市空间割裂。实践表明,城市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城市更新实践多聚焦于物质空间的改造,往往忽略城市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延续性和整体性等内在关联,导致城市空间割裂。实践表明,城市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组合体,而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是动态演变的结果。城市空间有其特定的组织方式、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本研究通过引入保护性城市更新和遗产网络的概念、构建方法及国内外历史名城的保护理念,基于遗产网络国内外研究方法和实践,提出“空间关联性”“时间延续性”和“形式多样性”的保护性城市更新策略,以期通过保护性城市更新方法,提高城市韧性,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网络 历史城市 保护性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占祥先生历史城市保护思想与实践研究
4
作者 宋雨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陈占祥先生是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和历史城市保护的先驱之一,文章对陈占祥先生的学术著述、自传、访谈和规划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以考察其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历程。在英国求学期间,陈占祥先生开始形成中国传统城市的价值认知... 陈占祥先生是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和历史城市保护的先驱之一,文章对陈占祥先生的学术著述、自传、访谈和规划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以考察其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历程。在英国求学期间,陈占祥先生开始形成中国传统城市的价值认知和保护观念,区域规划理念开始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与梁思成先生合作完成的“梁陈方案”标志着我国历史城市整体保护思想的正式形成;改革开放以后,他进一步探索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为多座历史城市的规划和保护做出了切实贡献。陈占祥先生的历史城市保护思想和实践跨越了区域、城市、建筑等各个尺度,强调历史城市的整体性,在我国历史城市整体保护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占祥 历史城市保护 整体保护 区域规划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思想溯源:1964-1982北京历史城市保护思想史略
5
作者 宋雨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1964年至1982年间我国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发展为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提出提供了背景和基础。本研究以北京为例,梳理了社会各界对于北京旧城的认识及其演进,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名城制度建立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1960年代中... 1964年至1982年间我国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发展为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提出提供了背景和基础。本研究以北京为例,梳理了社会各界对于北京旧城的认识及其演进,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名城制度建立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1960年代中期,改变旧城的破败和落后面貌是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但由于资金不足,改建工作无法大规模开展;“文革”期间,随着旧城的大量破坏、文化领域的观念转变以及跨学科的理论发展,旧城认知发生了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在历史城市和街区的规划实践中,加强旧城保护的呼声逐渐占据上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观念的转变共同促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保护 旧城改建 历史文化名城 思想史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之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嘉川 狄三峰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0-60,共11页
从理论探索、古都研究、其他历史城市研究和历史城市地图编纂等四个方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状况。在综述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三点不足。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古都研究 城市群研究 历史城市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历史城市修补”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鞠德东 王军 许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73-83,共11页
历史城市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但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大量历史城市的老城区环境品质不断恶化,传统风貌丧失殆尽,仿古街区大行其道,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市修补”概念的提出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城市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但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大量历史城市的老城区环境品质不断恶化,传统风貌丧失殆尽,仿古街区大行其道,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市修补”概念的提出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历史城市的特征和问题为切入点,以城市修补的理念为指引,分别从功能活力、城市风貌、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保护机制修补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剖析,探索我国历史城市修补的特色路径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城市修补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耀欢 王东涛 《建筑技术》 2014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城市建设与建筑保护的经济目标相错位,以及相关保护法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与转变政府发展观念并举,有针对性的法规保护,辨证认识保... 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城市建设与建筑保护的经济目标相错位,以及相关保护法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与转变政府发展观念并举,有针对性的法规保护,辨证认识保护与更新,使新旧城市相互交融有序发展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历史建筑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保护优先权的确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阮仪三 陈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1-34,共4页
我国的历史城市众多 ,但保护资金相对缺乏 ,为了引导保护资金和资源的有效分配 ,有必要建立一个历史城市保护优先权的评估和排序体系。本文结合巴西的实践 ,阐述了运用多级分析方法建立历史城市保护优先权评估模型的过程以及这一方法对... 我国的历史城市众多 ,但保护资金相对缺乏 ,为了引导保护资金和资源的有效分配 ,有必要建立一个历史城市保护优先权的评估和排序体系。本文结合巴西的实践 ,阐述了运用多级分析方法建立历史城市保护优先权评估模型的过程以及这一方法对我国历史城市保护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保护优先权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历史城市复兴中住房政策的特征及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甬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92,96,共8页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历史城区面临严重衰退:常住人口持续下降,空置住宅比例增加,社会隔离现象严重。1975年法国实施的住房政策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混合,提升经济活力,在历史城市复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得中国历...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历史城区面临严重衰退:常住人口持续下降,空置住宅比例增加,社会隔离现象严重。1975年法国实施的住房政策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混合,提升经济活力,在历史城市复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得中国历史城市借鉴。本文解析了该政策的背景、特征以及效用,提出了值得借鉴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历史城市复兴 住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网络的保护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杰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5期23-29,42,共8页
五千年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形成了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城邑、聚落网络,它将山川环境、不同类型的城邑、聚落、农耕模式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使传统城邑与聚落网络肢解。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五千年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形成了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城邑、聚落网络,它将山川环境、不同类型的城邑、聚落、农耕模式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使传统城邑与聚落网络肢解。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大发展的今天,中国历史城市及地区的聚落网络特征及其遗存的遗产价值显得愈加珍贵。试从理论上论述中国传统城邑、聚落网络型的文化根源,结合保护实践探讨历史城市遗产网络保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城市 遗产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历史城市等级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文勇 王乃昂 何彤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4,70,共6页
结合文物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多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牧过渡带-鄂尔多斯地区内209座历史城市的等级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历史时期研究区城市等级体系明显;城址周长规模的等级差异明显;各个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存在差异... 结合文物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多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牧过渡带-鄂尔多斯地区内209座历史城市的等级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历史时期研究区城市等级体系明显;城址周长规模的等级差异明显;各个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存在差异;城市等级体系也体现在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官职设置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等级体系 鄂尔多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保护中的整体性城市设计思维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边兰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4期7-12,共6页
历史城市保护是一项具有社会实践性特征的复杂工作,既需要不断推进城市保护理念的提升,还需要不断加强保护规划的实施以及控制机制的完善。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关注市民生活品质、有效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综合技术方法,还逐渐体现为一... 历史城市保护是一项具有社会实践性特征的复杂工作,既需要不断推进城市保护理念的提升,还需要不断加强保护规划的实施以及控制机制的完善。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关注市民生活品质、有效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综合技术方法,还逐渐体现为一种控制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策略。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与内涵共生,使作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改善空间环境品质、塑造宜人景观风貌为核心的整体性城市设计思维与方法逐渐成为历史城市保护中的重要技术工具和实现途径,对历史城市保护工作方法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设计思想的梳理以及对历史城市保护工作影响的概述,明晰了积极探索面向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整体性城市设计思维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保护 城市设计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遗产与历史城市保护——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薇 王承慧 吴晓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5期22-25,共4页
线型道路是构成一个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城市特色、性格、意向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形成的线型道路作为一种城市遗产,如何通过评估进行确定,进而进行保护,是我们在2007—2008年进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新一轮修编工作时重点... 线型道路是构成一个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城市特色、性格、意向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形成的线型道路作为一种城市遗产,如何通过评估进行确定,进而进行保护,是我们在2007—2008年进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新一轮修编工作时重点探讨的问题,这里不揣浅陋进行介绍和探讨,以期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同时,也许使得相关读者对认识中国的历史城市能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和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保护 城市遗产 道路 南京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组成部分 城市肌理 城市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老城区更新改造探索——以开封鼓楼街区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静 赵环 杨会会 《中外建筑》 2010年第4期81-84,共4页
结合开封鼓楼街区的城市设计,提出微循环的理念,对开封鼓楼街区历史价值进行充分调查,并对适用于本地区的保护和更新策略进行一定的尝试,期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一种文化、价值观及生活形态上的连续,从而使老城区的空间呈现出多元混... 结合开封鼓楼街区的城市设计,提出微循环的理念,对开封鼓楼街区历史价值进行充分调查,并对适用于本地区的保护和更新策略进行一定的尝试,期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一种文化、价值观及生活形态上的连续,从而使老城区的空间呈现出多元混合、持续有序、动态发展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历史城市老城区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中文化景观的保护、阐释与营造研究——以寒窑遗址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光炤 陶亮 刘恺希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9期113-115,共3页
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一座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承载该城市记忆、文化与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但因其特殊性在快速建设的当下很容易成为现代城市中的"孤岛"式景观。谋求与时俱进是历史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文化景观中一大类... 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一座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承载该城市记忆、文化与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但因其特殊性在快速建设的当下很容易成为现代城市中的"孤岛"式景观。谋求与时俱进是历史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文化景观中一大类的遗址公园,其保护规划、阐释方法与其他文化景观不尽相同。通过对西安市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及景观设计案例的介绍与再阐释,探讨几种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历史城市 保护与阐释 寒窑遗址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中心区的演变过程及其空间整合研究——以杭州市武林广场及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孔孝云 董卫 《城市建筑》 2006年第12期42-45,共4页
历史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空间形态是历史演变与积累的结果。本文以杭州市武林广场及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探索如何从城市中心区的历史演变分析着手,以城市的视角发现并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历史城市中心区 演变 武林广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问题刍议——考察山西大同的建设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舒兰 游奕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105,共9页
针对历史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的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山西大同,对其2008年以来开展的一系列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考察。在客观对比实践开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逐层对大同历史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空间调整、城区范围内人口迁移的特征... 针对历史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的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山西大同,对其2008年以来开展的一系列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考察。在客观对比实践开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逐层对大同历史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空间调整、城区范围内人口迁移的特征展开分析,并将关键影响因素聚焦到各类公共设施(尤其是教育类设施)的外迁及其空间布局上。通过进一步剖析其内在逻辑,比较分析大同实践的创新与问题,文末提出两点总结性建议:(1)在涉及历史城市中心区的保护规划中,宜统筹并添加外迁各类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与疏散人口安置的两项内容;(2)为防止历史城市中心区出现人口过疏的问题,宜避免大幅度调整原有各类用地的配比,并对关键类别的用地设置预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中心区 人口疏解 山西大同 公共设施空间布局 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亚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8-22,共5页
历史城市地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现当代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在收集和整理国内主要历史、地理论著及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1979年以来我国广州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评述,分别从历史时期... 历史城市地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现当代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在收集和整理国内主要历史、地理论著及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1979年以来我国广州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评述,分别从历史时期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城市区域空间组织与内部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了该区域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地理 研究综述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中的运用——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岳红记 徐娇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2期87-89,共3页
历史城市公园不仅是一个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传播城市文化和提升城市内涵的载体。近年来,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书法,被作为主要元素广泛运用于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文章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总结... 历史城市公园不仅是一个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传播城市文化和提升城市内涵的载体。近年来,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书法,被作为主要元素广泛运用于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文章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总结为研究方法,对该公园内的书法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类,重点分析了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得以正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书法景观 历史城市公园 文化传承 唐城墙遗址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