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Л·С·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浩然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3期46-54,共9页
维果茨基(1896—1934)是苏联建国初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心理学后来发展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联心理学今天的面貌,因此... 维果茨基(1896—1934)是苏联建国初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心理学后来发展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联心理学今天的面貌,因此他“在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苏联心理学六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是受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启发与指导而取得的。例如对人的心理的历史观、活动观、内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果茨基 心理机能 儿童心理学 苏联心理学 历史发展观 心理过程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思想 发展过程 文化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南巡谈话”社会历史发展观再探
2
作者 李靖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4-17,共4页
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观,是一个社会发展所不能或缺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考察一个历史人物治国理政时是不能不考察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史实,在"历史的发展与历史的创造"、"现实的发... 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观,是一个社会发展所不能或缺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考察一个历史人物治国理政时是不能不考察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史实,在"历史的发展与历史的创造"、"现实的发展与历史经验的借鉴"、"历史的阶段性发展问题"等方面进一步补充邓小平社会历史发展观的认识,以期有进步现实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南巡谈话" 社会历史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心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观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汪青 沈德灿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1期24-29,共6页
关于心理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进行着激烈的争辩,有时,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分成各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派别。内省心理学只研究人们内部... 关于心理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进行着激烈的争辩,有时,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分成各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派别。内省心理学只研究人们内部的主观世界,认为只有意识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此相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 实践活动 历史发展观 发展历史 心理现象 运动形式 心理活动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人与动物 主观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学与秦汉思想的发展
4
作者 张涛 蒿凤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0-36,共7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易》及易学的启示和影响始终是贯穿秦汉思想的发展历程的。许多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推出和运用,许多重要概念、论点的提出和展开,许多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解说、诠释《周易》,研究运用易学来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易》及易学的启示和影响始终是贯穿秦汉思想的发展历程的。许多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推出和运用,许多重要概念、论点的提出和展开,许多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解说、诠释《周易》,研究运用易学来完成的。可以说,一部秦汉思想史就是易学思想的衍扩和伸展,就是以易学思想为主潮、主旋律的思想发展史。而秦汉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易学思想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秦汉时期 宇宙观 历史发展观 人生理想观 社会政治观 学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
5
作者 王万军 《四川教育》 2021年第30期30-30,共1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与历史教材内容相关的史料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辩证观与历史发展观,让学生置身于历史长河中,感受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与历史教材内容相关的史料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辩证观与历史发展观,让学生置身于历史长河中,感受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内容 历史发展观 认知视野 辩证观 拓展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史学思想三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家星 史琳燕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2,共6页
朱熹是集两宋理学思想之大成的伟大思想家,他在史学思想研究方面也多有创见。首先,朱熹从辨本末、别义利的要求出发,反对将史学置于理学之上,同时又从格物穷理、经世致用的角来倡导史学研究;其次,朱熹阐发了历史发展观是由道、文、势、... 朱熹是集两宋理学思想之大成的伟大思想家,他在史学思想研究方面也多有创见。首先,朱熹从辨本末、别义利的要求出发,反对将史学置于理学之上,同时又从格物穷理、经世致用的角来倡导史学研究;其次,朱熹阐发了历史发展观是由道、文、势、人、气数和命运等复杂系统的思想所构成的;其三,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除有义理和功业两大标准处,还从人物的心术、气象、资禀、本领、见识等方面入手,评判人物标准严格而不乏宽容,通达而有所坚持,堪称知人论世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史学态度 历史发展观 历史人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