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也纳学派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国的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项蕴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8,129,共5页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即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际语篇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却很少被应用于对汉语语篇的分析之中。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将该理论全面、系统地...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即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际语篇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却很少被应用于对汉语语篇的分析之中。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将该理论全面、系统地加以介绍,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其进行借鉴和修正,使其适用于对当代中国新话语的分析,进而推动中国的语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语篇-历史分析方法 修正 当代中国新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析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玉鸿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在法学研究中,历史分析方法是源远流长的一种研究方法,以探寻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和法律观念的历史流变与演化脉络为己任,既梳理宏观的制度、思想的发展进化,也注重个别制度、观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以此增强法学研究的深度、广度。... 在法学研究中,历史分析方法是源远流长的一种研究方法,以探寻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和法律观念的历史流变与演化脉络为己任,既梳理宏观的制度、思想的发展进化,也注重个别制度、观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以此增强法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等学者即为娴熟运用此一方法的杰出代表。在历史分析方法的基本路径上,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相关历史资料,中立地采纳“信史”作为论说的依据;寻找思考历史问题的最佳视角,清晰地展示制度、思想、观念的演变历程;形成可信、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达成鉴古知今、回应现实的研究目标。在历史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上,则有法律制度史的研究、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和法律观念史的研究等不同客体,意在通过历史上的制度、思想、观念的脉络梳理及理论证成,并且立足于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勾连,揭示当代法律何以如是以及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与法律史学重在描述和归纳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历史分析方法 法律制度史分析 法律思想史分析 法律观念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逻辑嬗变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种对改革抉择的历史本体分析方法
3
作者 左亚文 胡丰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逻辑运演"原则"。改革前的30年,本本至上和概念先定的"原则",在纷繁迷离的历史表象后面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由于这种"原则"所隐含的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和极端化,旧的逻辑&qu...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逻辑运演"原则"。改革前的30年,本本至上和概念先定的"原则",在纷繁迷离的历史表象后面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由于这种"原则"所隐含的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和极端化,旧的逻辑"原则"的坚硬外壳终于被实践的逻辑力量所冲破,在主体的觉醒和观念的变革中,一个全新的逻辑"原则"在时代变革的凤凰涅中脱颖而出,这就是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追问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反思和创新的"原则"。这种新的逻辑"原则"既是20世纪70年代末时代所作出的改革抉择的历史本体根源,也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必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原则” 改革抉择 历史本体分析方法 观念变革 时代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全球化视角——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熊军 胡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9-492,共4页
提出了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的关系问题 ,并以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为窗口 ,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二次创业”的内涵、主要特点和内容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二次创业”的特点和内容 。
关键词 全球化 区域创新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二次创业 历史分析方法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出对象的发生--西方媒体外交研究的谱系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鸿燕 徐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谱系学 媒体外交 学分 历史分析方法 西方 历史本体论 知识主体 尼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方法论体系
6
作者 周正刚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方法 实践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 矛盾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 历史分析方法 科教兴国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精髓 被引量:1
7
作者 涂光久 苏中立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6-122,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一样,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探索马克思主义史学力法论的精髓,不当之处,望同志们批评指正。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精髓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一样,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探索马克思主义史学力法论的精髓,不当之处,望同志们批评指正。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精髓是什么?这是首先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題。我们认为,具体历史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八七二年德文版序言》中重申:《共产党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马克思主义 史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阶级斗争 精髓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再认识
8
作者 龚臣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1,共3页
唯物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和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对立和统一"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方式,也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量变与质变"是逻辑分析方法的基础,"否定之否定"是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这二者... 唯物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和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对立和统一"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方式,也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量变与质变"是逻辑分析方法的基础,"否定之否定"是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这二者的统一就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全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方法 “量变与质变” “否定之否定” 经济学方法 逻辑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方法论运用中的自我否定
9
作者 余政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63-67,共5页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历史分析方法的运用是其内在的规定与要求。历史由无数个因果链相互交错而成,故因果分析为历史分析之孪生。因果本身之辩证性又决定了历史分析,因果分析都必然置于对立统一的思维框架之内。本文...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历史分析方法的运用是其内在的规定与要求。历史由无数个因果链相互交错而成,故因果分析为历史分析之孪生。因果本身之辩证性又决定了历史分析,因果分析都必然置于对立统一的思维框架之内。本文的意图是以社会基本矛盾为线索,就如上三个方面,研究哲学意义上的定性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运用中的自我否定现象。 (一) 一门学科的方法由其对象所规定。不论什么时代,也不论社会性质有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分析方法 经济学方法 生产关系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资产阶级经济学 自我否定 经济基础 对立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行业中企业战略行为合法性研究:以中国汽车行业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玉刚 杜俊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8年第4期43-48,共6页
基于战略的制度基础观,本文认为在中国限制性行业中,企业战略行为的变化主要受制于其所在的制度环境,企业在制度框架下所具备的合法性高低决定了其战略行为的变化情况。依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采用离散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对我国20多家... 基于战略的制度基础观,本文认为在中国限制性行业中,企业战略行为的变化主要受制于其所在的制度环境,企业在制度框架下所具备的合法性高低决定了其战略行为的变化情况。依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采用离散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对我国20多家汽车企业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的轿车合资行为进行了考察,发现企业的声望和能力是汽车企业取得合法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限制性行业中影响企业合法性的因素与其它行业有所不同,而合法性高的汽车企业成为行业中战略行为改变的先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行业 汽车行业 合法性 能力 历史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奠基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从特有的逻辑观和逻辑史观出发,汪奠基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是颇具特色的:涉及了与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相关的各种因素;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推理理论的特点,并对之进行了历史性分析。汪奠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20世纪初中国逻辑史比较研究方法进... 从特有的逻辑观和逻辑史观出发,汪奠基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是颇具特色的:涉及了与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相关的各种因素;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推理理论的特点,并对之进行了历史性分析。汪奠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20世纪初中国逻辑史比较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的结果,但他的单纯历史分析方法、特殊的逻辑观和特殊的逻辑史观也引起了后来学者的反思,直接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奠基 逻辑史 中国 古代逻辑 历史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纪彬对先秦推类思想的研究
12
作者 张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4,共4页
赵纪彬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了推类思想和逻辑规律思想在先秦的发生和发展,对先秦逻辑的理论特点和成因作了较为准确的说明,初步揭示了秦以后中国古代逻辑逐步衰亡的原因。
关键词 历史分析方法 先秦逻辑 推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勒规则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94-2006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2,共14页
随着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逐渐减弱,以利率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原始的泰勒规则及其扩展型,采取历史分析方法、政策反应函数方法以及时间序列的协整技术,对泰勒型规则在中国的... 随着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逐渐减弱,以利率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原始的泰勒规则及其扩展型,采取历史分析方法、政策反应函数方法以及时间序列的协整技术,对泰勒型规则在中国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泰勒规则在中国是一种不稳定的利率规则,而且利率对产出缺口的相关性极低,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偏向通货膨胀而不是经济增长。因此,本文认为,中央银行应该采取盯住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规则 历史分析方法 GMM检验 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述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62,共11页
"经济政治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已经基本形成为中国特色的新兴交叉性政治学学科。因为,"经济政治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范畴或术语工具... "经济政治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已经基本形成为中国特色的新兴交叉性政治学学科。因为,"经济政治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范畴或术语工具、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和学科特色价值等学科范式构成要素。具体地说,经济政治学以广义的经济政治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内容;经济政治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研究方法;经济政治学已经形成三层次多领域的学科理论研究领域;经济政治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解释力。归纳起来,"经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经济政治学的思维方法奠基、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确立、经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以及经济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完善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且,"经济政治学"学科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其理论研究也有待更加深化和现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学 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分析方法 广义政治论 经济政治 政治学新兴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史人物评价浅议
15
作者 王增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史重要人物,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应该注意历史学界在评价历史人物中业已出现的特点,这对体育史学界开展近代体育史重要人物评价不无借鉴作用。多年来在评价古今历史人物方面,出现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评价历史...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史重要人物,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应该注意历史学界在评价历史人物中业已出现的特点,这对体育史学界开展近代体育史重要人物评价不无借鉴作用。多年来在评价古今历史人物方面,出现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评价历史人物涉及面广;二是评价历史人物难度较大;三是评价历史人物要求很高;四是评价历史人物争议不少。这四个评价历史人物出现的特点,在历代史学界评价历史人物时都曾出现过。现在,体育史学界在开展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史重要人物时,同样会遇到这些问题。因为,体育人物的评价特点与其他历史人物的评价特点是相似的,都要求评论者要从事实出发,历史地、客观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标准 评价历史人物 借鉴作用 近代体育史 历史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因素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