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 被引量:4
1
作者 帅细强 樊清华 谢佰承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82-85,共4页
利用湖南油菜播种后历史年(1994—2009年)与预报年(2009—2019年)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及生育期等数据,计算油菜播种后的积温、标准化降雨量、累积日照时数等要素,采用欧式距离和相关系数法计算预报年气象要素与历... 利用湖南油菜播种后历史年(1994—2009年)与预报年(2009—2019年)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及生育期等数据,计算油菜播种后的积温、标准化降雨量、累积日照时数等要素,采用欧式距离和相关系数法计算预报年气象要素与历史上任意一年同一时段同类气象要素的差异,得到综合诊断指数;根据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要素的综合诊断指数确定历史类似年型,采用平均、大概率等方法分析类似年型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筛选确定准确率高的方法进行油菜产量动态预报。2010—2019年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的平均预报准确率在95.7%以上,其中11月30日和12月31日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为98.1%。该研究建立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湖南油菜产量预报服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 气象影响指数 油菜 产量动态预报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武强 唐余学 +4 位作者 闫梦玲 张悦 孙恩虹 范莉 方丽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6-494,共9页
旨在以涪陵茎瘤芥为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2种方法建立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模型,比较2种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单产预报准确率,在茎瘤芥产量的动态预报中,基于气候适宜... 旨在以涪陵茎瘤芥为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2种方法建立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模型,比较2种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单产预报准确率,在茎瘤芥产量的动态预报中,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最低单产预报准确率为88.7%,最高单产预报准确率为99.9%;基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最低单产预报准确率为88.9%,最高单产预报准确率为99.7%,准确率极值差异较小。对比不同年份各起报日期的平均单产预报准确率可知,基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得出的单产预报准确率优于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对比同一年份不同起报日期的平均单产预报准确率可知,起报时间在1月1日及之前的预报准确率最高。在有限验证年份内,对比单产预报结果与历年实际单产发现,基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在产量趋势预报及大多数年份的单产预报准确率方面,均表现为优于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产量预报 气候适宜度指数 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动态集成预报方法 被引量:39
3
作者 邱美娟 宋迎波 +3 位作者 王建林 邬定荣 刘玲 刘建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在新型统计检验聚类分析(CAST)方法对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关键气象因子影响指数、气候适宜度指数、WOFOST(world food study)作物生长模型分别建立各区域冬小麦产量动态预... 在新型统计检验聚类分析(CAST)方法对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关键气象因子影响指数、气候适宜度指数、WOFOST(world food study)作物生长模型分别建立各区域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利用这4种方法分别对2004—2011年山东省冬小麦产量进行动态预报,在分析历史预报结果平均准确率的基础上,剔除预报准确率低于90.0%的预报方法,确定每种方法的权重系数,采用加权方法建立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动态集成预报方法。结果表明:4种单一产量预报方法在各区域各时段的预报准确率很不稳定,波动范围较大。而集成预报方法对山东省各区域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准确率相对于4种单一预报方法均有所提高,预报准确率普遍在95.0%以上,且其预报结果稳定性较好,变化比较平稳,集成预报方法更适合在业务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历史 关键气象因子 气候适宜度指数 集成预报技术 WOF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产量动态集成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易雪 王建林 +1 位作者 宋迎波 帅细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应用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作物气候适宜指数、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分别建立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利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1996―2005年湖南早稻产量进行动态模拟预报,在分析预报误差的基础上,确定每种方法的预报权重,建立动态集成... 应用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作物气候适宜指数、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分别建立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利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1996―2005年湖南早稻产量进行动态模拟预报,在分析预报误差的基础上,确定每种方法的预报权重,建立动态集成预报方法。拟合检验结果表明,集成预报方法的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产量预报准确率都较任意单一预报方法稳定,且有一定程度提高。利用上述方法分别对2006―2008年湖南早稻产量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除2006年的丰歉趋势预报因早稻收获阶段遭遇台风出现错误外,集成预报法的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产量预报准确率都较高,且好于任意单一预报方法,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影响指数 气候适宜指数 ORYZA2000模型 早稻 产量 动态预报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