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 被引量:17
1
作者 吕新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共39页
通过对少数民族影像概念建构的批评性回顾,可以看出,从"华语语系"到"华语电影"等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范式所存在的问题,是在遮蔽和否定新中国基于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丰富与复杂的影像实践。因此,需要... 通过对少数民族影像概念建构的批评性回顾,可以看出,从"华语语系"到"华语电影"等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范式所存在的问题,是在遮蔽和否定新中国基于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丰富与复杂的影像实践。因此,需要回到统一战线与阶级斗争作为国家与民族话语变奏的历史脉络中去,无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爱国统一战线,还是对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支持与国际主义援助,体现的都是在一个世界格局中进行阶级分析的政治视野。这一视野如何在今天的民族政策和国际关系中获得新的体认;中国电影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电影研究,能否外在于这些历史的脉络与现实的挑战?这是今天少数民族电影历史研究的关键。同时,从社会发展与传播的视角可以检讨少数民族纪录电影史的社会政治意义,重新回顾"科学纪录片"与党对"真实性"的要求之间复杂而丰富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才能重新讨论影像民主和电影史的主体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影像书写 历史与政治 重写中国电影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中优语:钟鸣诗歌伦理的准则与界限
2
作者 张媛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206,共5页
革命、历史与政治话语凝缩着语言暴力与人性之恶,在斯拉沃热·齐泽克看来,语言使人类的暴力能力远超于动物。;暴力是语言与生俱来的属性,意识形态的塑造则一度赋予语言暴力以合法性。对此,诗人钟鸣显露出远超于同代人的清醒:"... 革命、历史与政治话语凝缩着语言暴力与人性之恶,在斯拉沃热·齐泽克看来,语言使人类的暴力能力远超于动物。;暴力是语言与生俱来的属性,意识形态的塑造则一度赋予语言暴力以合法性。对此,诗人钟鸣显露出远超于同代人的清醒:"我们这代人,最后都要背负‘语言的原罪’。";敬文东将这种"语言的原罪"称作"革命年代的语言胎教和语言胎记",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诗写作中已然呈现出对语言暴力的有意识抵制,但那些不易察觉的语言胎记"仍然会暗中抵制直到破坏词语的一次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暴力 人性之恶 钟鸣 历史与政治 优语 我们这代人 诗歌伦理 新诗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