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5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研究
1
作者 张凯 陈旭 +3 位作者 刘丕养 张金鼎 张黎明 姚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数值模拟器进行正向计算,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油水井生产动态的替代方案。然而,单一神经网络产量预测代理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学习能...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数值模拟器进行正向计算,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油水井生产动态的替代方案。然而,单一神经网络产量预测代理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基于空间特征构建的代理模型侧重于学习油藏渗流的空间特性,但忽视了时间维度;基于时空特征构建的模型虽然擅长捕捉时间序列特征,却在空间特征学习方面不足。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方法,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两种深度学习代理模型进行集成,结合二者优势,增强代理模型对油藏特征的多维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进一步结合多重数据同化集合平滑器,应用于实际油藏历史拟合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的历史拟合方法能够在保证高效计算的同时,准确拟合油藏实际生产动态,为快速、精确的历史拟合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历史拟合 产量预测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集成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解释”视角下德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构建
2
作者 洪岗 王佳懿 吴卫东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近年来,有关域外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数研究关注教科书的传播功能,而对教科书文本与辅助系统的微观分析较少,因此很难发现中国形象域外构建中的不足。鉴于此,本文从“历史解释”视角切入,通过考察德国历史教科书的编... 近年来,有关域外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数研究关注教科书的传播功能,而对教科书文本与辅助系统的微观分析较少,因此很难发现中国形象域外构建中的不足。鉴于此,本文从“历史解释”视角切入,通过考察德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探寻教科书在中国形象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德国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呈现出以史料为基础、以问题为线索、以解释为手段的特点,但教科书无论在史料筛选、问题设计还是在学习任务编排方面都存在问题,未能很好地帮助德国青少年认知并理解中国。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德两国在教科书编写方面的交流合作,以客观、公正地呈现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解释” 德国历史教科书 中国形象 教科书编写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电推进发展历史回顾与启示(上)
3
作者 张天平 陈娟娟 张雪儿 《真空与低温》 2025年第1期114-132,共19页
离子电推进是空间电推进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追溯离子电推进从概念到工程应用的历史过程,能够为洞见离子电推进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依据。从早期孕育、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当代发展和创新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世界各国离子电推进... 离子电推进是空间电推进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追溯离子电推进从概念到工程应用的历史过程,能够为洞见离子电推进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依据。从早期孕育、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当代发展和创新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世界各国离子电推进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包括技术发展、产品研发、工程应用等内容的全面回顾。在此基础上,将离子电推进从初始概念到工程应用经历的漫长过程分为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离子电推进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正确认识离子电推进等七个方面梳理了对离子电推进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推进 离子推力器 发展历史 启示 产品研制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与历史:休谟对“法”概念的再讨论
4
作者 杨璐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关于“英国法”问题的思想史探讨,往往忽视了休谟对“法”的深刻思考。在16至17世纪西欧法权争议和法律理论演变的背景下,休谟继承孟德斯鸠的思路,批判笛卡尔式理性主义,摒弃法的意志论,强调“古老性”的合理性。他通过探讨法与习惯的... 关于“英国法”问题的思想史探讨,往往忽视了休谟对“法”的深刻思考。在16至17世纪西欧法权争议和法律理论演变的背景下,休谟继承孟德斯鸠的思路,批判笛卡尔式理性主义,摒弃法的意志论,强调“古老性”的合理性。他通过探讨法与习惯的复杂关系,指出法律的形成源自人类长期的经验与实践,具有高度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其效力依赖公共利益而非抽象的自然正义。休谟对古代宪章的重新解读超越了辉格党人的历史叙事,揭示了哲学家如何通过习俗和偏见而非纯粹理性理解实在,并通过不断的怀疑保持与日常偏见的距离,从而发现真正的原则。休谟的这一转变,为理解“英国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史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习惯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网站虚拟语言景观考察与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站为例
5
作者 李稳敏 刘姝慧 《外语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场所延伸至虚拟网络空间,虚拟语言景观已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博物馆承载了大量文物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其官方网站也已成为一座城市新型的旅游名片,促进了历史文化的传播。文章以陕西历史博...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场所延伸至虚拟网络空间,虚拟语言景观已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博物馆承载了大量文物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其官方网站也已成为一座城市新型的旅游名片,促进了历史文化的传播。文章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站为研究案例,结合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研究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站文化传播活动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网络语境下提升博物馆网站虚拟语言景观文化传播应加强网站语言景观建设,提升文化信息翻译质量,拓展文化传播路径,以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站 虚拟语言景观 5W传播模式 文化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建筑--上海历史建筑人文美育平台研究
6
作者 顾艺 傅凯莉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优秀历史建筑是城市宝贵的公共文化资源。以往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保护与开发,很少涉及美育方面。本研究聚焦上海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上海历史建筑人文美育平台”,将数字化保护与美育功能结合,探索其... 优秀历史建筑是城市宝贵的公共文化资源。以往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保护与开发,很少涉及美育方面。本研究聚焦上海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上海历史建筑人文美育平台”,将数字化保护与美育功能结合,探索其在文化旅游与美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构建了上海历史建筑三维模型数据库,并利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沉浸式虚拟游览及名人住宅复原功能。通过需求分析与平台功能设计,提出该平台的技术路径与架构方案。研究表明,数字化手段能有效提升历史建筑的保护效果,并增强其美育功能。研究为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美育教育提供新模式,并为其他城市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建筑 上海历史建筑 人文美育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未来价格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7
作者 高静美 陈虹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6,共13页
历史价格锚和未来价格锚是网络卖家广泛采用的锚定定价设计。但是,哪种设计更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却是现有研究尚未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锚定效应建构两种定价设计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并通过4项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 历史价格锚和未来价格锚是网络卖家广泛采用的锚定定价设计。但是,哪种设计更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却是现有研究尚未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锚定效应建构两种定价设计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并通过4项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历史价格锚,采用未来价格锚的定价策略能够带来更高的购买意愿,预期后悔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有计划购物或直接降价的情境下,价格锚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预期后悔的中介作用均显著,而在无计划购物或领优惠券的情境下,价格锚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预期后悔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以上结论丰富了锚定定价策略的研究,对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探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最终为网络卖家与电商网站改进营销手段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价格锚 未来价格锚 预期后悔 网购类型 促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唐家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研究
8
作者 王玥 余翰武 《城市建筑》 2025年第7期87-91,共5页
虽然唐家观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但目前对唐家观的研究仍然较少,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彰显。本研究对唐家观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提出适合唐家观的保护策略。研究认为,通过增强历... 虽然唐家观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但目前对唐家观的研究仍然较少,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彰显。本研究对唐家观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提出适合唐家观的保护策略。研究认为,通过增强历史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优化旅游服务设施,以及加强宣传推广与合作,能够推进唐家观的旅游发展,深化区域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唐家观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报纸数据资源战争事件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人民日报”(1946—1949)战争事件为例
9
作者 邓君 钟楚依 胡程杰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65,共20页
[目的/意义]在文化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推动历史报纸数据资源全面深度开发可助力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搭建和完善。[方法/过程]本文以“人民日报(1946—1949)”战争事件为例,构建历史报纸数据资源战争事件本体,自动抽取战争事件及其组成要素,... [目的/意义]在文化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推动历史报纸数据资源全面深度开发可助力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搭建和完善。[方法/过程]本文以“人民日报(1946—1949)”战争事件为例,构建历史报纸数据资源战争事件本体,自动抽取战争事件及其组成要素,结合所构本体模型和抽取数据绘制历史报纸数据资源战争事件知识图谱并完成语义查询。[结果/结论]实现历史报纸数据资源战争事件知识单元结构层次、特征内涵及联通关系形式化、规范化、细粒度地表征和组织,为逐步构建起领域知识库和提供精细化知识服务奠定基础,为历史报纸研究开发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助力中华文化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报纸 数据资源 战争事件 知识图谱 人民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建筑理论浅析浚县古城历史建筑的保护
10
作者 于奇 王纪始 金莹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多次强调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从再生建筑视角出发,介绍了再生建筑学与历史建筑的相关理论,对浚县古城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及利用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为国内其他历史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多次强调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从再生建筑视角出发,介绍了再生建筑学与历史建筑的相关理论,对浚县古城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及利用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为国内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再生 浚县古城 历史建筑 再生建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IM技术的福建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管理研究——以华林寺大殿为例
11
作者 季宏 林鑫 王琼 《华中建筑》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该文以华林寺大殿为例,结合国家文物局对文物建筑信息管理的内容和2013年《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的规范内容,基于HBIM技术对福建文物建筑进行历史信息管理研究。首先通过Revit的共享参数赋予建筑数字化信息,记录建筑基础... 该文以华林寺大殿为例,结合国家文物局对文物建筑信息管理的内容和2013年《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的规范内容,基于HBIM技术对福建文物建筑进行历史信息管理研究。首先通过Revit的共享参数赋予建筑数字化信息,记录建筑基础信息和建筑特征信息,其次利用阶段化设置在时间上表达建筑历史沿革和历次修缮信息内容,记载建筑的历史演变,最后通过BIM的协同共享来建设历史信息数字化平台框架。该文解决文字、模型、图片在时间阶段上结合的难题,以及展示整个古建筑历史演变过程的生命周期,还原历史信息,建设HBIM共享平台,为历史价值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IM 华林寺大殿 生命周期 历史信息管理 阶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历史建筑活化策略研究——以保定西大街为例
12
作者 陈翔 张傅伟 王瑞丽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是城市文化与记忆的重要承载体,以其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展现出独特的城市肌理。文章以文旅融合为出发点,选取保定西大街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保定西... 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是城市文化与记忆的重要承载体,以其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展现出独特的城市肌理。文章以文旅融合为出发点,选取保定西大街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保定西大街内的历史建筑活化处在初期,尚未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开发策略。文章就文旅融合视域下,运用“重建附近”理念,遵循“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的策略。通过对保定西大街历史建筑的深入研究,期望为同类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活化 文旅融合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子街历史街区社区营造评价体系研究
13
作者 于奇 李磊 金莹 《安徽建筑》 2025年第1期22-24,共3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扬州湾子街面临改造更新的需求,在城市更新的目标下,对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湾子街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生产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合湾子街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评价体系,包含社会网... 随着城市的发展,扬州湾子街面临改造更新的需求,在城市更新的目标下,对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湾子街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生产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合湾子街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评价体系,包含社会网络分析、社区营造要素分析和空间生产要素分析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相应的指标权重和分值计算方法,用以指导湾子街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湾子街历史街区 社区营造 空间生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城邦:中亚述的历史叙事与国家集体身份的构建
14
作者 袁指挥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公元前两千纪后半期,西亚北非地区迈进了大国政治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强国在西亚北非的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外交大戏。通过频繁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国家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且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这... 公元前两千纪后半期,西亚北非地区迈进了大国政治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强国在西亚北非的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外交大戏。通过频繁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国家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且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亚述作为新兴力量逐渐崭露头角。然而,对亚述而言,在构建新的国家认同过程中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它需要继承并妥善处理城邦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在大国间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亚述还需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特色,向当时的国际社会证明其与其他文明相比毫不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身份 西亚北非 文化遗产 自我认知 大国政治 历史叙事 认同过程 亚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梅戏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精神特质
15
作者 沈梅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3-39,45,共8页
从文化的地域属性看,黄梅戏文化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文化,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端并展翼,具有吴楚文化的气质特征。从文化的历史时期、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看,黄梅戏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文化,它具有戏曲文化的总体特征。黄梅戏的... 从文化的地域属性看,黄梅戏文化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文化,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端并展翼,具有吴楚文化的气质特征。从文化的历史时期、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看,黄梅戏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文化,它具有戏曲文化的总体特征。黄梅戏的发展深受长江中下游流域文化的滋养,在形式、内容、情感表达上又有着区别于其他戏曲剧种的精神个性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种风格和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文化 历史发展 精神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特征研究及优化策略——以武汉市汉口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为例
16
作者 谢宏杰 甘无任 +2 位作者 余建国 熊攀 刘琦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68-73,共6页
汉口原法租界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武汉市更新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空间句法对该街区进行量化分析,从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共生度和深度值等5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实际现状深入探究其空... 汉口原法租界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武汉市更新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空间句法对该街区进行量化分析,从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共生度和深度值等5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实际现状深入探究其空间形态特征与历史文化要素分布之间的关联。通过研究,可以为武汉原汉口法租界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提供优化策略。街区的核心街道空间结构形态呈“两横两纵”状,黄兴路与车站路的人流聚集度与汉口原法租界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主要原因在于建筑形式杂乱,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且缺乏公共配套设施和绿化。街区商业空间布局与街道整合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商铺大多聚集在可达性较高的街道上,而且街道的可达性越高,其承载的功能布局也更为丰富。街区内的历史要素聚集地大多位于整合度较高的街道附近,但也有部分地区的可达性较差,难以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实践中的社会记忆与历史叙事——面具舞蹈麻昼个案分析
17
作者 王阳文 《艺术探索》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面具舞蹈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定和组织流程,包含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功能,是典型的仪式舞蹈。对于无文字社会来说,仪式承担了族群历史记忆的主要方面,仪式中的身体实践是保持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仪式舞蹈通...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面具舞蹈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定和组织流程,包含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功能,是典型的仪式舞蹈。对于无文字社会来说,仪式承担了族群历史记忆的主要方面,仪式中的身体实践是保持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仪式舞蹈通过手舞足蹈的身体实践赋予特定编码的姿势、动作以象征性意义,一方面通过重复性操演,保留并延续社会记忆,另一方面为族群的历史记忆提供了叙事文本,成为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面具舞蹈麻昼在身体实践的反复操演中建构了族群社会的知识系统、资源配置和权力话语,承担起族群历史叙事的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具舞蹈 身体实践 社会记忆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导视设施设计研究
18
作者 金长明 姜龙 李怡橦 《丝网印刷》 2025年第2期83-85,共3页
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导视系统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多数导视设计同质化严重,并且导视设施与历史文化的融合程度严重不足。文章采用实地考察法,调研了沈阳北市场塑造历史文化空间有代表性的导视设施,从造型和色彩两个维度研究导视设施... 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导视系统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多数导视设计同质化严重,并且导视设施与历史文化的融合程度严重不足。文章采用实地考察法,调研了沈阳北市场塑造历史文化空间有代表性的导视设施,从造型和色彩两个维度研究导视设施设计原则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视设施 历史文化空间 造型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洛·斯卡帕的历史建筑空间改造有机策略解读
19
作者 黄海静 孙玥 《世界建筑》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无机工业中追求自然,在现代热潮中对话历史,卡洛·斯卡帕的有机设计观念似乎是他所处时代的“反向推动力”,却是比多数反对声音都更尊重空间的演变与生长。当代成规模的历史建筑空间改造项目,不仅需要考虑历史的复原、定格和保护... 在无机工业中追求自然,在现代热潮中对话历史,卡洛·斯卡帕的有机设计观念似乎是他所处时代的“反向推动力”,却是比多数反对声音都更尊重空间的演变与生长。当代成规模的历史建筑空间改造项目,不仅需要考虑历史的复原、定格和保护,更要关注历史在现代环境中的自然融入与活力延续。本文解读卡洛·斯卡帕的有机设计观及其在历史建筑改造中的实践,总结提出外部环境的接纳与模拟、空间序列的分解与重构、细部构件的并置与分离三大有机改造策略,阐述其对历史建筑空间改造的现代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设计观 卡洛·斯卡帕 历史建筑空间 改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意象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开放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20
作者 褚海峰 赵鑫媛 郑宋华 《上海包装》 202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旧城改造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还反映了城市的独特风貌。然而,当前许多历史街区的改造方式千篇一律,导致其文化内涵被削弱甚至丧失。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 旧城改造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还反映了城市的独特风貌。然而,当前许多历史街区的改造方式千篇一律,导致其文化内涵被削弱甚至丧失。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分析北海老街开放空间现状,提出北海老街开放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开放空间 更新设计 城市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