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历代辞赋总汇》前言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积高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
本文首先论述了辞赋这种文学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及主要贡献 ,历代文人对辞赋创作的重视。然后介绍了汉以后各代辑录整理辞赋的概况。最后对编集《历代辞赋总汇》作了说明。
关键词
历代辞赋
总汇
辑录整理
七体
对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代辞赋总汇》编纂指瑕
被引量:
1
2
作者
侯立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马积高先生主编的《历代辞赋总汇》是中国辞赋集大成者,它的出版在辞赋乃至整个文史研究领域厥功甚伟。然而,由于卷帙浩繁,且成于众人之手,该书编纂出现了一些疏漏和失误,其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同一作者误作两人分立、同一作品误作两篇...
马积高先生主编的《历代辞赋总汇》是中国辞赋集大成者,它的出版在辞赋乃至整个文史研究领域厥功甚伟。然而,由于卷帙浩繁,且成于众人之手,该书编纂出现了一些疏漏和失误,其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同一作者误作两人分立、同一作品误作两篇分立、部分作品版本互校不力、正录与外录的文体标准不一、方志文献利用存有地域局限。对于入选作品的文体甄别,作为全书主编的马积高先生原本是有清晰的分辨意识的,并提出了明确的收录标准,但是,后来在实际编纂过程中这些意识和标准并未得到统一执行,以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纷乱。编纂阙误在清代卷中较为集中,其中从《赋海大观》所移入的四百余万字篇幅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可能是整个编纂工作的"重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历代辞赋
总汇》
马积高
文献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叶幼明先生的《辞赋通论》
3
作者
王毅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辞赋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辞赋作品在战国末期亦已形成,到了汉代,赋家蜂起,作品纷呈,辞赋这种文学形式,经历各代而不衰。伴随着辞赋的兴起,辞赋研究也应运而生,并随着辞赋创作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辞...
辞赋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辞赋作品在战国末期亦已形成,到了汉代,赋家蜂起,作品纷呈,辞赋这种文学形式,经历各代而不衰。伴随着辞赋的兴起,辞赋研究也应运而生,并随着辞赋创作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辞赋理论从来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相对文论、诗论这骄子宠儿来说,赋论有着过于冷落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赋
理论
通论
赋论
八股文
散体赋
赋学
文学形式
赋家
战国末期
历代辞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辞与赋的关系
4
作者
叶幼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11-14,24,共5页
从汉代起直至现在,一般是辞赋连称,加清人姚鼐《古文辞类纂》有《辞赋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有《辞赋之属》,一九八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祯祥,李方晨选注的《历代辞赋选》。 辞与赋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是两种文学样式还是一...
从汉代起直至现在,一般是辞赋连称,加清人姚鼐《古文辞类纂》有《辞赋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有《辞赋之属》,一九八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祯祥,李方晨选注的《历代辞赋选》。 辞与赋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是两种文学样式还是一体二名?还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这个问题向来也是聚讼纷坛,迄今尚无一致意见。争论点集中在两个问题。 一 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的《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历代辞赋
屈原作品
《离骚》
散体大赋
骚体赋
词赋
屈宋作品
赋体
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代辞赋总汇》前言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积高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
文摘
本文首先论述了辞赋这种文学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及主要贡献 ,历代文人对辞赋创作的重视。然后介绍了汉以后各代辑录整理辞赋的概况。最后对编集《历代辞赋总汇》作了说明。
关键词
历代辞赋
总汇
辑录整理
七体
对问体
Keywords
cifu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confluence compile and arrange Qiti the form of inquiry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代辞赋总汇》编纂指瑕
被引量:
1
2
作者
侯立兵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基金
广东省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项目(2013WYXM0127)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专项(2015ARF21)
文摘
马积高先生主编的《历代辞赋总汇》是中国辞赋集大成者,它的出版在辞赋乃至整个文史研究领域厥功甚伟。然而,由于卷帙浩繁,且成于众人之手,该书编纂出现了一些疏漏和失误,其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同一作者误作两人分立、同一作品误作两篇分立、部分作品版本互校不力、正录与外录的文体标准不一、方志文献利用存有地域局限。对于入选作品的文体甄别,作为全书主编的马积高先生原本是有清晰的分辨意识的,并提出了明确的收录标准,但是,后来在实际编纂过程中这些意识和标准并未得到统一执行,以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纷乱。编纂阙误在清代卷中较为集中,其中从《赋海大观》所移入的四百余万字篇幅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可能是整个编纂工作的"重灾区"。
关键词
《
历代辞赋
总汇》
马积高
文献编纂
Keywords
Collection of Ci & Fu in Chinese History
Ma Jigao
compile
the omissions and errors
分类号
I207.2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叶幼明先生的《辞赋通论》
3
作者
王毅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文摘
辞赋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辞赋作品在战国末期亦已形成,到了汉代,赋家蜂起,作品纷呈,辞赋这种文学形式,经历各代而不衰。伴随着辞赋的兴起,辞赋研究也应运而生,并随着辞赋创作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辞赋理论从来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相对文论、诗论这骄子宠儿来说,赋论有着过于冷落的命运。
关键词
辞赋
理论
通论
赋论
八股文
散体赋
赋学
文学形式
赋家
战国末期
历代辞赋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辞与赋的关系
4
作者
叶幼明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11-14,24,共5页
文摘
从汉代起直至现在,一般是辞赋连称,加清人姚鼐《古文辞类纂》有《辞赋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有《辞赋之属》,一九八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祯祥,李方晨选注的《历代辞赋选》。 辞与赋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是两种文学样式还是一体二名?还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这个问题向来也是聚讼纷坛,迄今尚无一致意见。争论点集中在两个问题。 一 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的《九辨》
关键词
楚辞
历代辞赋
屈原作品
《离骚》
散体大赋
骚体赋
词赋
屈宋作品
赋体
律诗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历代辞赋总汇》前言
马积高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历代辞赋总汇》编纂指瑕
侯立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评叶幼明先生的《辞赋通论》
王毅
《中国文学研究》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辞与赋的关系
叶幼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