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轲刺秦王》注商二则
1
作者 曹小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1,共1页
《荆轲刺秦王》注商二则安徽滁州师专曹小云一、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教材注“深”为“刻毒”。这是今人注本中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如王伯祥《史记选》“刻酷”,刘盼遂《中国历代散文选》“刻毒”,人民大学《历代文选》“刻毒”,施... 《荆轲刺秦王》注商二则安徽滁州师专曹小云一、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教材注“深”为“刻毒”。这是今人注本中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如王伯祥《史记选》“刻酷”,刘盼遂《中国历代散文选》“刻毒”,人民大学《历代文选》“刻毒”,施瑛《活页文选·史记》“残酷”,天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没” 《史记·平准书》 《汉书·刑法志》 安徽滁州 先秦文献 先秦文学 历代文选 孤臣孽子 《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许浑千首湿”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时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66-70,24,共6页
许浑诗在晚唐诸家中是很突出的。历代文选家都比较重视他的诗,《文苑英华》选一百三十四首,《唐诗品汇》选一百零二首。杨仲弘选《唐音》自谓详于盛唐而略于晚唐,但对许浑诗“取之极多”(《升庵诗话》卷九)。影响较大的《唐诗别裁》也... 许浑诗在晚唐诸家中是很突出的。历代文选家都比较重视他的诗,《文苑英华》选一百三十四首,《唐诗品汇》选一百零二首。杨仲弘选《唐音》自谓详于盛唐而略于晚唐,但对许浑诗“取之极多”(《升庵诗话》卷九)。影响较大的《唐诗别裁》也选了他十五首,在晚唐作家中仅次于李商隐、杜牧、温庭筠。打开许浑诗集,一个鲜明的印象是诗中写水特别多,不仅多用“水”字,波涛、浪花、雨露等也积简盈牍,满眼皆是,因而史有“许浑千首湿”之称。对许浑诗的评价历代毁誉不一。与诗人同时代的杜牧赞其“江南仲尉多情调”(《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斐使君见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许浑 丹阳 禅宗 南海 李商隐 晚唐 历代文选 南宗 怀古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笺释“使君” 被引量:3
3
作者 方中 《敦煌学辑刊》 1997年第2期117-117,共1页
“笺释“使君”方中“使君”一名,在历代文选中经常出现,是对州一级长官即刺史或太守的一种称呼,并非实际官职。如《全唐文》所收李峤《为杭州崔使君贺加尊号表》,崔某实际任职是杭州刺史,而作者在写作这篇表文时却尊称他为使君。... “笺释“使君”方中“使君”一名,在历代文选中经常出现,是对州一级长官即刺史或太守的一种称呼,并非实际官职。如《全唐文》所收李峤《为杭州崔使君贺加尊号表》,崔某实际任职是杭州刺史,而作者在写作这篇表文时却尊称他为使君。又如《资治通鉴》卷58所载汉末梁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君 州刺史 笺释 敦煌文书 《资治通鉴》 慕容归盈 历代文选 归义军 敦煌研究 墨离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殽之战》训诂探疑
4
作者 刘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等都有“中...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等都有“中寿”的说法.“中寿”具体所指,说法不一,姑不论.至于“拱”字,几乎所有的本子(包括中学语文课本)都注为“合抱”,有的更注为“两臂合抱”.这些注,其实都不准确.古代比拟树木的粗细往往用“拱把”.“把”是只手一匝,也就是一手合围,“把”与“握”义同.“拱”是两手合围.如《后汉书·崔骃传》:“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中学语文课 中寿 聊斋志异 吕氏春秋 秦穆公 淮南子 后汉书 历代文选 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方”
5
作者 袁家麟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41-42,共2页
阅读古籍,常遇到“方……里”或“方……”这种句子。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论语》)等等。 对“方”的注释,主要有三种。 一是认为方即平方,方某某里,即某某平方里。如... 阅读古籍,常遇到“方……里”或“方……”这种句子。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论语》)等等。 对“方”的注释,主要有三种。 一是认为方即平方,方某某里,即某某平方里。如:《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62年北京第一版)注:“即九千平方里……”《大学语文(修订本)》(华师大出版社83年6月第二版)注:“当时人认为天下的土地,方千里者九处(九洲),即九千平方里。”《先秦文学作品选》(吉林人民出版社80年4月第一版)注:“当时的学者阴阳家邹衍等,说中国有九洲,并假定中国有九千个平方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方 自乘积 历代文选 国境 先秦文学 公输 王力 国有 邹衍 中国青年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朝晖夕阴”的“阴”
6
作者 孙映逵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1期95-96,共2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夕阴”二字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本上把这里的“阴”解为“昏暗”、“阴暗”,固然不很贴切(已有人指出),而《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版)中说“阴”即是“月”,“夕阴”即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夕阴”二字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本上把这里的“阴”解为“昏暗”、“阴暗”,固然不很贴切(已有人指出),而《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版)中说“阴”即是“月”,“夕阴”即是“夕月”,恐怕也不妥当。 的确,古书上有“月者众阴之长”之类的说法,但是古代抒情诗文中只有阴阳并举以代日月的(如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晖夕阴 范仲淹 “月” 历代文选 阴云 气象 中学语文课 阴阳 《岳阳楼记》 杜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不是峰名
7
作者 成劲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80-81,共2页
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游黄山记》有:“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句。对“转入石门”,中学生语文课本未加注释。北京出版社的《古代汉语》上册(郭锡良等编)第58页,将“石门”注释为“峰名”。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文选》下册(冯其庸等选... 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游黄山记》有:“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句。对“转入石门”,中学生语文课本未加注释。北京出版社的《古代汉语》上册(郭锡良等编)第58页,将“石门”注释为“峰名”。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文选》下册(冯其庸等选编)第259页,也把“石门”注释为“峰名”。因而,众多的古文选本,译注和教学参考资料均把“石门”确认为“石门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出版社 石门 黄山 历代文选 注释 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生 语文课本 中国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殽之战》语词探疑
8
作者 刘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0-92,共3页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
关键词 左传 中学语文课 秦穆公 历代文选 习惯用语 中寿 吕氏春秋 普通话 文言文 关联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子琐笺
9
作者 林祥征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36-38,19,共4页
(一)关于《论语·侍坐》中“风”的注释《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晳谈自己的理想时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这句中的“风”字几... (一)关于《论语·侍坐》中“风”的注释《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晳谈自己的理想时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这句中的“风”字几乎所有的注本都注释为“吹风乘凉”的意思。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因为当时的时令和吹风乘凉相矛盾。莫春者,即夏历的春天三月,天气尚寒怎能吹风乘凉呢?关于这一点汉人王充早就提出质疑,他在《论衡·明雩》中指出“‘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林 注释 解释 庄子 论语 历代文选 吹风 王充 舞蹈 先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句注释辨
10
作者 徐翠先 《现代中文学刊》 1997年第5期38-39,共2页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主脑",因为司马迁写这封信,就是为了向任安说明自己"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与谁语"的艰难处境和苦衷,从而消除任安"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qu...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主脑",因为司马迁写这封信,就是为了向任安说明自己"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与谁语"的艰难处境和苦衷,从而消除任安"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的误解的。但是几十年来一些流行的古文选本对这句话的句意作了错误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注释 王念孙 历代文选 句子 句式 世俗 中书令 读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