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太平洋暖池时空变动及其对鲣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泓羽 汪金涛 +4 位作者 陈新军 蒋明峰 许子安 雷林 吕泽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80,共8页
中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鲣(Katsuwonus pelamis)渔场。为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西太平洋围网鲣自由鱼群的渔业资源,根据1995—2019年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的围网鲣数据计算资源丰度指数,得出渔场重心,并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 中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鲣(Katsuwonus pelamis)渔场。为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西太平洋围网鲣自由鱼群的渔业资源,根据1995—2019年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的围网鲣数据计算资源丰度指数,得出渔场重心,并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洋尼诺指数(Oceanic Niño Index,ONI)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可用于表征自由鱼群渔场重心的资源丰度,且与暖池重心经度以及右边缘经度有显著相关性;渔场重心与暖池指标(暖池重心经度与右边缘经度)的相对位置以及变动趋势在不同气候模式下存在差异,而在同一气候模式中相同。结果表明,渔场重心可通过暖池重心的变化进行预测,而通过构建暖池场与自由鱼群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关系发现,暖池右边缘能够与自由鱼群的空间分布产生联系,为商业性捕捞围网鲣自由鱼群提供渔场边界的指示,为其资源开发与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鱼群 暖池 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 中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表盐度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徐豪然 于华明 +2 位作者 葛晶晶 刘娟 关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的变化机制复杂,主要受海气交换及海洋环流过程影响。南海SSS存在显著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受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 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的变化机制复杂,主要受海气交换及海洋环流过程影响。南海SSS存在显著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受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的复合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融合海洋再分析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生成151 a(1871—2021年)的长期南海SSS数据集,采用EOF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海SSS的长期时空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近150年来,南海SSS整体变化不明显,但1940—1958年SSS显著上升(每10年上升0.31);珠江口和吕宋海峡受径流和黑潮作用,SSS变化幅度最大(每10年为-0.04和每10年为0.03);南海SSS整体变化主要由降水和黑潮控制,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49,南海陆架和近海海域SSS受河流径流影响显著,相关系数为-0.45;ENSO在年际尺度上控制南海的降水,PDO在年代际尺度上影响黑潮入侵南海的变化,当PDO正位相时,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降水减少,同时黑潮入侵南海强度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使南海SSS显著上升。本研究对理解南海海气交换和海洋环流变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表盐度 长期变化 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和太平洋十年的复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不稳定波的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靳晓琳 李忠贤 +1 位作者 郑志海 王大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5,共6页
使用最优插值的1/4°逐日海温再分析资料(NOAA OISST V2.0)逐日海温资料研究了热带不稳定波(TIWs)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TIWs一般在每年的5~7月开始出现,在11~12月末或次年1月末... 使用最优插值的1/4°逐日海温再分析资料(NOAA OISST V2.0)逐日海温资料研究了热带不稳定波(TIWs)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TIWs一般在每年的5~7月开始出现,在11~12月末或次年1月末消亡。TIWs和ENSO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在ENSO暖位相年(厄尔尼诺年),TIWs强度减弱;在ENSO的冷位相年(拉尼娜年),TIWs强度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在TIWs活跃的6~12月,其与ENSO存在很好的负相关,且相关性在12月最好。对TIWs和尼诺3.4区指数(NINO 3.4)海表面温度距平(SSTA)进行超前滞后相关分析,发现在TIWs超前ENSO 2~3个月时两者的相关性最显著,这意味着TIWs可能对ENSO循环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不稳定波 年际变化 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降水和温度对ENSO响应的特征 被引量:28
4
作者 陆端军 张先恭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该文采用一种较为客观、定量的分析方法,对1951~1990年逐月降水和温度分别转换成Gamma分布和正态分布的百分位数,对10次ENSO事件中各站的降水和温度进行合成。然后计算合成后的第一谐波的振幅和波峰位相,以确定... 该文采用一种较为客观、定量的分析方法,对1951~1990年逐月降水和温度分别转换成Gamma分布和正态分布的百分位数,对10次ENSO事件中各站的降水和温度进行合成。然后计算合成后的第一谐波的振幅和波峰位相,以确定降水和温度对ENSO的响应区域和各响应区域的响应时段。得到了18个降水响应区和7个温度响应区,确定出35个降水响应时段和9个温度响应时段。其中,降水响应最明显的区域在华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区。温度响应最明显的区域是东北中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温度 降水 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