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射波法在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分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肖国强 刘天佑 +2 位作者 王法刚 周黎明 李运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1-194,共4页
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层厚度及其性状是边坡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分带主要采用的波速分带方法是利用岩体波速与边坡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进行的。边坡各卸荷风化层岩体波速差异不大,因此对测试波速精度有较高要求。与常... 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层厚度及其性状是边坡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分带主要采用的波速分带方法是利用岩体波速与边坡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进行的。边坡各卸荷风化层岩体波速差异不大,因此对测试波速精度有较高要求。与常规折射勘探相比,小排列折射波法具有如下特征:采集仪器应具有高采样率,接收换能器为宽频带高频,接收道数为2-3道,道间距小,沿勘探平硐轴线布置测线,不需要钻孔,利用勘探平硐爆破开挖时产生的低速松动层所提供的折射波探测条件能直接求出原状岩体波速的测试方法。工程应用表明:折射波法计算原状岩体波速公式简单可行,能有效克服地形影响,测试精度高,应用该波速能有效地划分出边坡卸荷风化层厚度,并对分层岩体性状进行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折射波法 高边坡 卸荷风化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藏东流域岩体结构面分形研究
2
作者 张丽华 陈筠 +1 位作者 余波 王晓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2,共6页
基于澜沧江藏东流域岩体结构面的现场编录资料和分形理论,验证了研究区岩体结构面具有自相似性,符合分形特征。通过对研究区35个平硐、5 000余米长度平硐揭露的岩体结构面进行计算分析,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岩体质量等级、岩体卸荷风化... 基于澜沧江藏东流域岩体结构面的现场编录资料和分形理论,验证了研究区岩体结构面具有自相似性,符合分形特征。通过对研究区35个平硐、5 000余米长度平硐揭露的岩体结构面进行计算分析,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岩体质量等级、岩体卸荷风化强弱分带。尝试通过细化计算平硐内结构面分形维数,实现运用分维值对工程中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和对岩体卸荷风化强弱进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分形维数 岩体质量 卸荷风化分带 藏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