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研究及模型二次开发
1
作者
田学军
刘峰
+2 位作者
牛小明
王旭
唐家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4,共8页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提出能够表征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基于ABAQUS用户自定义材料接口完成模型二次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西原模型显著提高蠕变行为拟合精度。研究结果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卸荷蠕变预测与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试验
三轴
卸荷蠕变
非线性粘滞元件
非线性黏弹塑
蠕变
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续双裂隙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及损伤蠕变模型
被引量:
19
2
作者
杨超
黄达
+1 位作者
黄润秋
曾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03-2211,共9页
为研究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蠕变特性,以通过对砂岩切割并充填水泥砂浆制备的裂隙试样为对象,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缓缓和陡缓裂隙组合岩体,其次为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
为研究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蠕变特性,以通过对砂岩切割并充填水泥砂浆制备的裂隙试样为对象,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缓缓和陡缓裂隙组合岩体,其次为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试样;从变形特点来看,相同应力状态下,瞬时应变与蠕应变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均为缓缓、陡缓、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岩石。采用元件模型对各试件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变形进行的拟合显示,可采用同一形式的本构模型对裂隙岩体和完整试样进行描述。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的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该模型可通过完整岩石蠕变模型参数推导裂隙岩体蠕变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三轴
卸荷蠕变
试验
损伤
蠕变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开穿透型单裂隙岩体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超
黄达
+1 位作者
蔡睿
黄润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高应力条件下较多岩体工程在开挖卸荷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时效变形特征。为研究裂隙岩体在卸荷状态下的蠕变特征,以锦屏I级水电站大理岩为原样制备模型试样,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
高应力条件下较多岩体工程在开挖卸荷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时效变形特征。为研究裂隙岩体在卸荷状态下的蠕变特征,以锦屏I级水电站大理岩为原样制备模型试样,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倾角为30°裂隙试样,其次为倾角为60°裂隙试样,倾角为90°裂隙试样最大。从破坏形式来看,完整试件与倾角为90°裂隙试件均呈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倾角为30°和60°裂隙试件均从裂纹尖端扩展至破坏。变形特征方面,均可采用Burgers模型对各裂隙试样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试样在不同裂隙类型和应力水平下的变形特点则通过参数数值加以区分。该结论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中有关损伤材料和无损材料间相关关系的基本观点一致。基于此,提出了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相关关系,对裂隙岩体时效变形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三轴
卸荷蠕变
试验
损伤
蠕变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初始应力下软岩卸荷蠕变试验及长期强度
被引量:
4
4
作者
史为政
许晓亮
+2 位作者
黄天柱
向力
雷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1577-11584,共8页
软岩蠕变对地下岩体工程变形控制及长期稳定的影响极为重要,为研究不同初始应力下软岩分级卸荷蠕变行为,以四川省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右岸平硐的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轴压下分级卸荷-蠕变试验,分析了软岩在恒轴压和分级卸围压下的蠕...
软岩蠕变对地下岩体工程变形控制及长期稳定的影响极为重要,为研究不同初始应力下软岩分级卸荷蠕变行为,以四川省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右岸平硐的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轴压下分级卸荷-蠕变试验,分析了软岩在恒轴压和分级卸围压下的蠕变特性及长期强度特征。结果表明:破坏围压下,软岩蠕变曲线和蠕变速率均表现出衰减、稳态和加速三个典型阶段;初始轴压能显著影响软岩的蠕变破坏特征,初始轴压越大,软岩在卸围压时越容易破坏,且均以压剪破坏为主,较高初始轴压会造成试样端部出现拉剪裂隙;软岩长期强度和蠕变破坏强度的比值均在90%以上,卸荷时初始轴压越大,软岩越早进入屈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卸荷蠕变
蠕变
特性
长期强度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堑特征对高铁红层泥岩基底蠕变上拱特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颜宏毅
赵晓彦
+2 位作者
李臣奇
陈明浩
张广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9-718,共10页
轨面的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常运营的关键保障。近年来,红层泥岩地区深挖路堑基底持续上拱病害已导致轨面显著不平顺,严重影响高速铁路正常运营。本文以成(都)渝(重庆)客运专线内江北站为研究对象,统计沿线上拱监测数据,分析路...
轨面的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常运营的关键保障。近年来,红层泥岩地区深挖路堑基底持续上拱病害已导致轨面显著不平顺,严重影响高速铁路正常运营。本文以成(都)渝(重庆)客运专线内江北站为研究对象,统计沿线上拱监测数据,分析路堑中心开挖深度与路基基底上拱量值的对应关系,得出开挖卸荷是导致高铁基底上拱的重要原因。分析成渝客运专线上拱段路堑特征,将深挖路堑分为双侧对称型、双侧不对称型和单侧型。通过室内侧限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砂、泥岩蠕变曲线,采用Burgers模型对曲线进行参数识别,用Flac3D模拟内江北站深挖路堑基底上拱特性,对比分析上拱位移与侧压力系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3种堑型基底上拱特性,得到最不利堑型。最后以最不利堑型为例,研究不同开挖宽深比、不同堑坡坡度下的基底泥岩上拱特性,得到最不利宽深比和坡角。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红层泥岩的路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红层泥岩
堑坡特征
卸荷蠕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康定—新都桥段菠茨沟组板岩蠕变特性及损伤模型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箫
侯圣山
+6 位作者
孟宪森
陈亮
刘明学
冯振
李昂
吉锋
郭长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岩石的蠕变特性与岩体的长期稳定性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各深埋隧道的开挖,为保证工程安全性及地下建筑的长期稳定,迫切需要开展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传统的蠕变本构模型难以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准确的描述...
岩石的蠕变特性与岩体的长期稳定性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各深埋隧道的开挖,为保证工程安全性及地下建筑的长期稳定,迫切需要开展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传统的蠕变本构模型难以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准确的描述,且现有蠕变模型难以对菠茨沟组板岩的蠕变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拟合。因此,选取川西康定—新都桥段菠茨沟组板岩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地质环境背景和岩石矿物成分基础上开展了卸荷蠕变试验,分析了菠茨沟组板岩在卸荷条件下的变形特征,揭示了板岩蠕变特性及卸荷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考虑卸荷蠕变过程中的损伤累积效应,引入损伤变量,对传统西原模型中牛顿体元件进行改进,建立能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损伤模型。研究表明:卸荷条件下,板岩变形以瞬时弹性应变为主,随偏应力水平增加蠕变现象显著增强;板岩的长期强度有20.2%~27.1%折减;采用1-stOpt对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拟合理论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度较高,相关系数达到0.945;损伤变量引入后,改进的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可以较合理地描述研究区板岩卸荷蠕变特性。该研究可为相关工况下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三轴
卸荷蠕变
试验
长期强度
卸荷蠕变
损伤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孜矿红砂岩的非弹性变形柔度比探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彭治豪
刘小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7,共7页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是目前常用的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通常用该法进行地应力解算时需要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柔度比为0. 5。对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原理进行概述,并对淮南孜矿所取的红砂岩进行非弹性应变恢复试验,最后从两种原...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是目前常用的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通常用该法进行地应力解算时需要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柔度比为0. 5。对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原理进行概述,并对淮南孜矿所取的红砂岩进行非弹性应变恢复试验,最后从两种原理入手求解其柔度值(体积变形柔度)、剪切变形柔度及最终柔度比(体积变形柔度/剪切变形柔度)。基于蠕变试验数据,通过流变理论分析,发现卸荷过程中岩石的扩容过程将引起柔度比参数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受卸载应力水平及岩石种类影响,因此柔度比取0. 5并不客观。ASR法若要用于实际工程还需要明确一些细观参数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
柔度
单轴
卸荷蠕变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研究及模型二次开发
1
作者
田学军
刘峰
牛小明
王旭
唐家辉
机构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洛阳有色矿业集团嵩县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4,共8页
文摘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提出能够表征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基于ABAQUS用户自定义材料接口完成模型二次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西原模型显著提高蠕变行为拟合精度。研究结果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卸荷蠕变预测与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冻融循环试验
三轴
卸荷蠕变
非线性粘滞元件
非线性黏弹塑
蠕变
模型
二次开发
Keywords
freeze-thaw cycle test
triaxial unloading creep
nonlinear viscous element
nonlinear viscoelastic-plastic creep model
secondary development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续双裂隙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及损伤蠕变模型
被引量:
19
2
作者
杨超
黄达
黄润秋
曾彬
机构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03-221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30745
41172243
41602301)
文摘
为研究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蠕变特性,以通过对砂岩切割并充填水泥砂浆制备的裂隙试样为对象,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缓缓和陡缓裂隙组合岩体,其次为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试样;从变形特点来看,相同应力状态下,瞬时应变与蠕应变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均为缓缓、陡缓、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岩石。采用元件模型对各试件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变形进行的拟合显示,可采用同一形式的本构模型对裂隙岩体和完整试样进行描述。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的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该模型可通过完整岩石蠕变模型参数推导裂隙岩体蠕变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关系。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三轴
卸荷蠕变
试验
损伤
蠕变
模型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fractured rock
unloading triaxial creep tests
damage creep model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开穿透型单裂隙岩体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超
黄达
蔡睿
黄润秋
机构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301
No.51679128
No.41502291)~~
文摘
高应力条件下较多岩体工程在开挖卸荷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时效变形特征。为研究裂隙岩体在卸荷状态下的蠕变特征,以锦屏I级水电站大理岩为原样制备模型试样,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倾角为30°裂隙试样,其次为倾角为60°裂隙试样,倾角为90°裂隙试样最大。从破坏形式来看,完整试件与倾角为90°裂隙试件均呈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倾角为30°和60°裂隙试件均从裂纹尖端扩展至破坏。变形特征方面,均可采用Burgers模型对各裂隙试样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试样在不同裂隙类型和应力水平下的变形特点则通过参数数值加以区分。该结论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中有关损伤材料和无损材料间相关关系的基本观点一致。基于此,提出了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相关关系,对裂隙岩体时效变形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三轴
卸荷蠕变
试验
损伤
蠕变
模型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fractured rock
unloading triaxial creep tests
damage creep model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初始应力下软岩卸荷蠕变试验及长期强度
被引量:
4
4
作者
史为政
许晓亮
黄天柱
向力
雷潇
机构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1577-1158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9151)
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K32101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0CFA049)。
文摘
软岩蠕变对地下岩体工程变形控制及长期稳定的影响极为重要,为研究不同初始应力下软岩分级卸荷蠕变行为,以四川省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右岸平硐的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轴压下分级卸荷-蠕变试验,分析了软岩在恒轴压和分级卸围压下的蠕变特性及长期强度特征。结果表明:破坏围压下,软岩蠕变曲线和蠕变速率均表现出衰减、稳态和加速三个典型阶段;初始轴压能显著影响软岩的蠕变破坏特征,初始轴压越大,软岩在卸围压时越容易破坏,且均以压剪破坏为主,较高初始轴压会造成试样端部出现拉剪裂隙;软岩长期强度和蠕变破坏强度的比值均在90%以上,卸荷时初始轴压越大,软岩越早进入屈服阶段。
关键词
软岩
卸荷蠕变
蠕变
特性
长期强度
室内试验
Keywords
soft rock
unloading creep
creep property
long term strength
laboratory test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堑特征对高铁红层泥岩基底蠕变上拱特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颜宏毅
赵晓彦
李臣奇
陈明浩
张广泽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
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9-71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1672295)。
文摘
轨面的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常运营的关键保障。近年来,红层泥岩地区深挖路堑基底持续上拱病害已导致轨面显著不平顺,严重影响高速铁路正常运营。本文以成(都)渝(重庆)客运专线内江北站为研究对象,统计沿线上拱监测数据,分析路堑中心开挖深度与路基基底上拱量值的对应关系,得出开挖卸荷是导致高铁基底上拱的重要原因。分析成渝客运专线上拱段路堑特征,将深挖路堑分为双侧对称型、双侧不对称型和单侧型。通过室内侧限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砂、泥岩蠕变曲线,采用Burgers模型对曲线进行参数识别,用Flac3D模拟内江北站深挖路堑基底上拱特性,对比分析上拱位移与侧压力系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3种堑型基底上拱特性,得到最不利堑型。最后以最不利堑型为例,研究不同开挖宽深比、不同堑坡坡度下的基底泥岩上拱特性,得到最不利宽深比和坡角。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红层泥岩的路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红层泥岩
堑坡特征
卸荷蠕变
数值模拟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Red mudstone
Cutting characteristics
Unloading creep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75.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康定—新都桥段菠茨沟组板岩蠕变特性及损伤模型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箫
侯圣山
孟宪森
陈亮
刘明学
冯振
李昂
吉锋
郭长宝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自然资源部四川雅安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风险预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5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748)。
文摘
岩石的蠕变特性与岩体的长期稳定性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各深埋隧道的开挖,为保证工程安全性及地下建筑的长期稳定,迫切需要开展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传统的蠕变本构模型难以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准确的描述,且现有蠕变模型难以对菠茨沟组板岩的蠕变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拟合。因此,选取川西康定—新都桥段菠茨沟组板岩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地质环境背景和岩石矿物成分基础上开展了卸荷蠕变试验,分析了菠茨沟组板岩在卸荷条件下的变形特征,揭示了板岩蠕变特性及卸荷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考虑卸荷蠕变过程中的损伤累积效应,引入损伤变量,对传统西原模型中牛顿体元件进行改进,建立能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损伤模型。研究表明:卸荷条件下,板岩变形以瞬时弹性应变为主,随偏应力水平增加蠕变现象显著增强;板岩的长期强度有20.2%~27.1%折减;采用1-stOpt对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拟合理论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度较高,相关系数达到0.945;损伤变量引入后,改进的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可以较合理地描述研究区板岩卸荷蠕变特性。该研究可为相关工况下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板岩
三轴
卸荷蠕变
试验
长期强度
卸荷蠕变
损伤模型
参数辨识
Keywords
slate
triaxial unloading creep test
long-term strength
unloading creep damage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孜矿红砂岩的非弹性变形柔度比探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彭治豪
刘小燕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项目(51478368)
国家“973”计划(2014CB046902)资助。
文摘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是目前常用的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通常用该法进行地应力解算时需要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柔度比为0. 5。对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原理进行概述,并对淮南孜矿所取的红砂岩进行非弹性应变恢复试验,最后从两种原理入手求解其柔度值(体积变形柔度)、剪切变形柔度及最终柔度比(体积变形柔度/剪切变形柔度)。基于蠕变试验数据,通过流变理论分析,发现卸荷过程中岩石的扩容过程将引起柔度比参数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受卸载应力水平及岩石种类影响,因此柔度比取0. 5并不客观。ASR法若要用于实际工程还需要明确一些细观参数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
柔度
单轴
卸荷蠕变
试验
Keywords
in-situ stress
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compliance
uniaxial unload rheology tes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研究及模型二次开发
田学军
刘峰
牛小明
王旭
唐家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断续双裂隙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及损伤蠕变模型
杨超
黄达
黄润秋
曾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张开穿透型单裂隙岩体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
杨超
黄达
蔡睿
黄润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初始应力下软岩卸荷蠕变试验及长期强度
史为政
许晓亮
黄天柱
向力
雷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路堑特征对高铁红层泥岩基底蠕变上拱特性影响研究
颜宏毅
赵晓彦
李臣奇
陈明浩
张广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川西康定—新都桥段菠茨沟组板岩蠕变特性及损伤模型
何箫
侯圣山
孟宪森
陈亮
刘明学
冯振
李昂
吉锋
郭长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淮南孜矿红砂岩的非弹性变形柔度比探究
彭治豪
刘小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