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的卸荷模量 被引量:162
1
作者 刘国彬 侯学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3,共6页
软土的室内应力路径试验研究表明,软土的卸荷模量不仅取决于土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和所经历的应力路径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大量的应力路径试验,特别是模拟基坑开挖和软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路径,研究了上海地区的几种典型软土的卸荷... 软土的室内应力路径试验研究表明,软土的卸荷模量不仅取决于土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和所经历的应力路径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大量的应力路径试验,特别是模拟基坑开挖和软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路径,研究了上海地区的几种典型软土的卸荷变形模量与应力路径的关系表达式。对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应力路径试验 卸荷模量 力学性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模量数取值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小平 张青林 +1 位作者 包承纲 施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三峡二期围堰计算为例,说明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E-μ模型中的卸荷模量数kur对计算精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试验资料得出加荷模量数k取决于土的成分和密度,并且得到加荷模量数与卸荷加荷模量数之比的经验关系,因而卸荷模量数可直接... 以三峡二期围堰计算为例,说明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E-μ模型中的卸荷模量数kur对计算精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试验资料得出加荷模量数k取决于土的成分和密度,并且得到加荷模量数与卸荷加荷模量数之比的经验关系,因而卸荷模量数可直接根据加荷模量数的大小来确定,由此所确定的卸荷模量数比较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模量 DUNCAN-CHANG E-μ模型 加荷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卸荷变形模量的坑底回弹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 董建华 +2 位作者 董和平 汤小林 田文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4-1141,共8页
针对基坑开挖卸荷导致坑底土体回弹变形问题,考虑开挖卸荷过程中土体弹性模量随着卸荷应力路径变化的特征,推导在卸荷应力路径作用下土体变形模量的计算公式,考虑基坑的开挖为地表以下基坑开挖面处应力的变化,基于Mindlin应力解计算矩... 针对基坑开挖卸荷导致坑底土体回弹变形问题,考虑开挖卸荷过程中土体弹性模量随着卸荷应力路径变化的特征,推导在卸荷应力路径作用下土体变形模量的计算公式,考虑基坑的开挖为地表以下基坑开挖面处应力的变化,基于Mindlin应力解计算矩形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坑底土体附加应力,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体的回弹变形,结合已有文献中的工程实例,采用该方法计算开挖引起的坑底隆起变形,并与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隆起变形,能够作为基坑开挖坑底隆起变形的一种有效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模量 MINDLIN 坑底隆起变形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卸荷对下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121
4
作者 张玉成 杨光华 +3 位作者 姚捷 刘鹏 李德吉 乔有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9-115,共7页
海珠广场发展项目基坑工程位于地铁隧道的正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最小距离仅为5 m。基坑开挖对该地铁区间隧道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之一。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开挖面以下土体具有显... 海珠广场发展项目基坑工程位于地铁隧道的正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最小距离仅为5 m。基坑开挖对该地铁区间隧道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之一。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开挖面以下土体具有显著的垂直方向卸荷作用,不可避免地引起坑底土体发生变位,带动土体中的隧道产生位移,同时隧道管片的应力状态也有所改变。其成果可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开挖 卸荷模量 地铁隧道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卸荷引起地铁隧道位移预测方法 被引量:192
5
作者 吉茂杰 刘国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位于已建地铁隧道之上或两侧 .近距离基坑开挖土体卸荷势必引起隧道的位移变化 ,因此如何预测和控制隧道变形、确保隧道使用安全日趋重要 .为此研究了处于软土基坑之下的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化规律 ,分析了基坑工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位于已建地铁隧道之上或两侧 .近距离基坑开挖土体卸荷势必引起隧道的位移变化 ,因此如何预测和控制隧道变形、确保隧道使用安全日趋重要 .为此研究了处于软土基坑之下的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化规律 ,分析了基坑工程中时间、空间效应对隆起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时间、开挖宽度影响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 时空效应 卸荷模量 残余应力 地铁隧道 开挖卸荷 基坑施工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土体侧向卸荷条件下的变形性状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浩 梅国雄 李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1-1553,1570,共4页
在ZSY-1型真三轴仪上控制2ε≈0进行基坑土体的k0固结-侧向卸荷的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得出土体侧向卸荷时侧向应力与其应变之间关系。根据其应力应变曲线性状,运用Duncan-Chang模型的建模思路来描述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侧向卸荷的侧向应力... 在ZSY-1型真三轴仪上控制2ε≈0进行基坑土体的k0固结-侧向卸荷的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得出土体侧向卸荷时侧向应力与其应变之间关系。根据其应力应变曲线性状,运用Duncan-Chang模型的建模思路来描述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侧向卸荷的侧向应力应变之间关系,并由此得出卸荷土体的初始切线弹性模量及其变化规律,推导出反映坑侧土体侧向卸荷实际应力路径下土样的非线性切线模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平面应变试验 真三轴仪 侧向卸荷 卸荷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卸荷速率与路径影响下吹填土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爱武 杨少坤 张振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91-2900,2912,共11页
运用应力路径三轴试验仪,对天津滨海吹填土开展等向固结条件下的不排水卸荷试验,探讨不同卸荷路径及卸荷速率对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变化规律及破坏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卸荷路径下应力−应变曲都近似呈双曲线型。UU0.0(径向... 运用应力路径三轴试验仪,对天津滨海吹填土开展等向固结条件下的不排水卸荷试验,探讨不同卸荷路径及卸荷速率对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变化规律及破坏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卸荷路径下应力−应变曲都近似呈双曲线型。UU0.0(径向卸荷、轴向不卸荷)卸荷路径下试样变形表现为轴向压缩,且孔压变化曲线存在明显的屈服点;UU2.0(轴向和径向均卸荷),UU∞(轴向卸荷、径向不卸荷)及UL1.0(轴向卸荷、径向加荷)路径下试样变形表现为轴向伸长,孔压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大,最终速度减缓并趋于稳定增长状态。同种路径下,卸荷速率越大,卸荷初期孔压发展越缓慢,峰值孔压越大。对0.1、0.2、0.3 kPa/min卸荷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发现,卸荷压缩路径下初始切线模量受卸荷速率影响较大,拉伸路径下则不明显。UL1.0路径下卸荷破坏强度最大,UU2.0路径下该值最小,UU∞路径下则居中。同一卸荷路径下,土体破坏强度随卸荷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对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了考虑卸荷速率及卸荷路径影响的初始切线卸荷模量和卸荷破坏强度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土 卸荷路径 卸荷速率 应力−应变 初始卸荷模量 卸荷破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内降水基坑底不同位置土体变形性状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刚 魏少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在分析坑内降水的基坑开挖中坑底土体的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对基坑降水与开挖交替作用下坑内不同位置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研究,并与仅考虑基坑开挖作用下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分步降水、开挖交替作用下坑底不同位置土体... 在分析坑内降水的基坑开挖中坑底土体的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对基坑降水与开挖交替作用下坑内不同位置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研究,并与仅考虑基坑开挖作用下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分步降水、开挖交替作用下坑底不同位置土体的变形性状相对于仅考虑开挖时均显著改善,其初始卸荷变形模量均明显提高。对于坑底不同位置的土体,降水均能显著减小基坑回弹总量。但由于降水使每开挖步土单元释放的应力加大,分层每开挖步基坑的回弹变形比没有考虑降水时的回弹变形大。模拟靠近地连墙附近土单元应力路径的试验结果表明,降水开挖交替作用下地连墙附近土单元其开挖步的回弹变形明显大于基坑中心的土单元,并且可能导致考虑降水条件下基坑边部土体单元总的回弹变形大于没有降水时的总回弹变形。最后,坑内降水对基坑内土体变形性状、坑底回弹的影响与降水时间、降水深度、土层渗透系数等密切相关。对地下水位以下的超深开挖,应考虑大深度降水对坑内土体力学性状及回弹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坑内降水 回弹变形 三轴试验 卸荷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应力的基坑回弹变形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孔令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9-82,共4页
基坑的回弹对基坑的稳定和变形具有重要的影响,基坑的回弹受基坑大小、挖深、宽度、地基土性质、暴露时间等因素影响,在应力路径原理的基础上,基于"残余应力方法建立的基坑隆起变形计算模型",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就基坑的挖... 基坑的回弹对基坑的稳定和变形具有重要的影响,基坑的回弹受基坑大小、挖深、宽度、地基土性质、暴露时间等因素影响,在应力路径原理的基础上,基于"残余应力方法建立的基坑隆起变形计算模型",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就基坑的挖深、宽度、地基土性质、应力路径等方面考虑,对其进行计算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较准确的预测基坑土体的最终变形,对今后的基坑结构设计、变形预测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回弹 残余应力 卸荷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及循环加卸载应力路径下深埋硬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赵军 郭广涛 +4 位作者 徐鼎平 黄翔 胡偲 夏跃林 张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1530,共10页
硬岩应力型脆性破坏对高应力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深埋花岗岩在高围压循环加卸载下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某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花岗岩进行了10、30、40、50 MPa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及循环加卸载试... 硬岩应力型脆性破坏对高应力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深埋花岗岩在高围压循环加卸载下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某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花岗岩进行了10、30、40、50 MPa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及循环加卸载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围压下两种应力路径花岗岩试样均呈现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2)两种应力路径下,试样峰值强度、裂纹损伤应力随围压线性增大;弹性模量、起裂应力随围压先增大后减小;泊松比随围压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或减小;(3)同等围压下循环加卸载的试样峰值强度、起裂应力、裂纹损伤应力和泊松比总体上大于常规三轴下的量值,卸荷弹性模量小于常规三轴下的弹性模量;(4)两种应力路径下试样的宏观破坏均以剪切破坏为主。研究揭示的花岗岩试样变形破坏规律对深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岩体力学模型选择、力学参数随损伤变量演化规律以及围岩支护对策的制定均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 三轴循环加卸载 卸荷弹性模量 起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