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中地下连续墙的性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利军 杨海霞 +2 位作者 范明桥 黄康理 虞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478,共4页
针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中地下连续墙内力和变形情况复杂且无完善的计算理论的现状,利用原型观测技术获取某港区10万t级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在港池浚深期及码头运营1a期内的监测数据,探究新型板桩码头结构中地下连续墙在各种工况下的工... 针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中地下连续墙内力和变形情况复杂且无完善的计算理论的现状,利用原型观测技术获取某港区10万t级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在港池浚深期及码头运营1a期内的监测数据,探究新型板桩码头结构中地下连续墙在各种工况下的工作性状。基于原型观测数据,推算分析地下连续墙和遮帘桩的水平位移,拉杆拉力,地下连续墙海、陆侧土压力及地下连续墙海、陆侧竖向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变和弯矩。结果表明:分离卸荷式承台和遮帘桩能够起到卸荷作用,减小地基土层对地下连续墙的侧向压力;地下连续墙内力和水平位移较小,码头实际运行状态良好;码头进入满载期的地下连续墙弯矩绝对值最大,最大正负弯矩分别为891kN.m和-693kN.m(弯矩以墙体海侧受拉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桩码头 分离卸荷式承台 地下连续墙 原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式板桩高桩梁板码头结构土压力简化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付长静 李国英 +1 位作者 米占宽 赵天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6-2432,共7页
河网地区的淤泥层一般较厚,强度较低,在这些地区新建或扩建码头时需对边坡进行大面积的开挖、换填,工程造价高,采用卸荷式板桩墙高桩梁板码头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但目前关于这种码头结构型式的土压力计算研究非常少。借鉴遮帘板桩码头... 河网地区的淤泥层一般较厚,强度较低,在这些地区新建或扩建码头时需对边坡进行大面积的开挖、换填,工程造价高,采用卸荷式板桩墙高桩梁板码头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但目前关于这种码头结构型式的土压力计算研究非常少。借鉴遮帘板桩码头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分析探讨了该新型结构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计算中对结构进行分区处理,利用非极限状态土压力理论计算板桩河侧及灌注桩陆侧的土压力,同时考虑土拱效应和卸荷板的卸荷作用,以及平行墙理论,推导计算板桩陆侧及灌注桩河侧的土压力,最后将简化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分析表明,该简化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式板桩 土压力理论 有限元分析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港卸荷式地连墙结构码头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光明 任国峰 +1 位作者 顾行文 蔡正银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6,共9页
盐城港滨海港区拟建的第一座10万t级通用泊位码头采用了分离卸荷式地连墙板桩结构,码头所处地基中存在一层厚约5.3 m高压缩性黏土。鉴于上述高压缩性黏土层与码头前沿泥面线相近,对码头结构稳定性可能存在较大影响,为此开展了土工离心... 盐城港滨海港区拟建的第一座10万t级通用泊位码头采用了分离卸荷式地连墙板桩结构,码头所处地基中存在一层厚约5.3 m高压缩性黏土。鉴于上述高压缩性黏土层与码头前沿泥面线相近,对码头结构稳定性可能存在较大影响,为此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码头设计方案稳定安全性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模拟了极端低水位这一最不利水位条件,同时按最不利的加载顺序模拟码头面竖向荷载的施加,试验测量了码头地连墙、锚碇墙和两排直立灌注桩的弯矩、地连墙在锚着点处的侧向位移和锚杆拉力。结果表明,墙桩弯矩和锚杆拉力最终趋于稳定,地连墙锚着点位移和地连墙倾斜度均处于合理区间,码头结构整体稳定,从而验证了该板桩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式板桩码头 高压缩性黏土 弯矩 侧向位移 锚杆力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光明 刘阳 +1 位作者 任国峰 顾行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中国板桩码头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从2000年前的3.5万吨级到现今的20万吨级,有了长足的进步。新提出的一种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考虑了刚性较大的T型地连墙方案和柔性较大的组合钢管桩前墙方案,与之相对应的卸荷承台群桩基础结构中... 中国板桩码头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从2000年前的3.5万吨级到现今的20万吨级,有了长足的进步。新提出的一种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考虑了刚性较大的T型地连墙方案和柔性较大的组合钢管桩前墙方案,与之相对应的卸荷承台群桩基础结构中分别设置2排和3排直立灌注桩。开展了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这两种方案的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前墙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其中刚性较大的T型地连墙方案中,前墙锚着点位移较小,但墙身弯矩反应较大,拉杆力较小,承台群桩基础结构中灌注桩弯矩反应正常,而柔性较大的组合钢管桩方案中,前墙锚着点位移较大,但墙身弯矩反应较小,拉杆力较大,承台群桩结构中灌注桩弯矩反应较强。前墙和灌注桩弯矩反应强烈程度所呈现的此消彼长特性,揭示了卸荷式板桩码头中单锚式板桩结构部分和卸荷承台群桩基础结构部分之间的荷载分担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式板桩码头 T型地连墙 组合钢管桩 卸荷承台群桩基础 拉杆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受力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琴芬 汪啸 +2 位作者 吕慧 巫飞 欧阳峰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60-467,共8页
针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从卸荷承台与胸墙间距、桩基截面尺寸和桩基排数3个方面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桩身截面横向尺寸对前墙和桩基的受力... 针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从卸荷承台与胸墙间距、桩基截面尺寸和桩基排数3个方面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桩身截面横向尺寸对前墙和桩基的受力变形特性影响较小,适当减小卸荷承台与胸墙间距、选用双排桩结构等可以改善码头受力变形特性,为工程实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卸荷式 板桩码头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特性对新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谭慧明 梅涛涛 焦志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47-253,共7页
采用有限元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新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动力响应开展研究,分析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地震作用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内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特性地震荷载作用下,前墙-拉杆-锚碇墙和前桩-后桩-卸荷平台均能分... 采用有限元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新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动力响应开展研究,分析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地震作用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内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特性地震荷载作用下,前墙-拉杆-锚碇墙和前桩-后桩-卸荷平台均能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结构体系,保持整体受荷承载。结构最大值内力出现的时刻与地震加速度时程峰值的时刻是不对应的。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各码头结构的最大内力值都有不同比例的增大,其中前墙弯矩增幅最大,锚碇墙弯矩和拉杆拉力的增幅次之,前桩和后桩的弯矩增幅最小;当地震峰值加速度相等时,Kobe波作用下的各结构最大内力放大系数总是大于El-Centro波作用时的值,结构的动力响应不仅仅与地震时程峰值大小有关,还需充分考虑频谱特性及波能密度等地震荷载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 动力响应 地震特性 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土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琴芬 巫飞 +1 位作者 汪啸 廖迎娣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50-356,共7页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在传统板桩码头后方增设桩基卸荷承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前墙受力变形特性。针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特点和土体的具体情况,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微元分析法等建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前墙土压力、前排桩桩后土压力以及...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在传统板桩码头后方增设桩基卸荷承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前墙受力变形特性。针对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特点和土体的具体情况,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微元分析法等建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前墙土压力、前排桩桩后土压力以及后排桩桩后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以某港区10万t级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土压力公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吻合度较高,提出的土压力计算公式可用,并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结构计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卸荷式 板桩码头 土压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卸荷式液控单向阀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杰 朱绍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介绍一种卸荷式液控单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探讨卸荷式液控单向阀的设计方法;并列举卸荷式液控单向阀的应用场合。
关键词 卸荷式液控单向阀 工作原理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轴破碎机卸荷式皮带轮的设计
9
作者 刘建寿 赵建树 李志荣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0-161,159,共3页
通过对破碎机主轴轴侧拉力计算,分析了原非卸荷式结构中主轴支承轴承易损的原因,介绍了设计中采用的卸荷式结构,这种结构解决了主轴支承轴承易损的问题。文章还进一步介绍了联接螺钉受力分析及直径确定。
关键词 立轴破碎机 卸荷式 皮带轮 耐火材料 破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承载特性与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福茂 谭慧明 王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5-40,共6页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是一种新型板桩码头结构形式,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在传统的单锚式板桩码头前墙后方安置一定埋深的桩基卸荷承台来达到对前墙的卸荷效应.以工程原型为参考,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控制桩墙单宽混凝土用量总和相同的条...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是一种新型板桩码头结构形式,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在传统的单锚式板桩码头前墙后方安置一定埋深的桩基卸荷承台来达到对前墙的卸荷效应.以工程原型为参考,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控制桩墙单宽混凝土用量总和相同的条件下,以桩间距与桩刚度为参数建立数值模型组,以前墙与海陆侧桩的最大截面弯矩及其截面边缘应力为主要判断标准来评价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型结构基础上,在维持桩墙单宽混凝土用量之和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桩间距和桩自身的刚度可使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承载特性得到有效的优化,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 弯矩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式分配器试验台
11
作者 吴锡章 马全富 《拖拉机》 1990年第3期45-50,共6页
详细介绍了卸荷式分配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可进行的性能与寿命试验。
关键词 卸荷式 分配器试验台 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车卸荷式皮带轮离合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荣海岩 《山东农机》 1998年第3期3-5,共3页
针对现有变速箱Ⅰ轴与皮带轮离合器结构形式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卸荷式皮带轮离合器,使Ⅰ轴只传递扭矩,而不再承受皮带拉力和动载荷产生的弯矩,改善了变速箱易脱挡的不足,避免了Ⅰ轴过早地因疲劳而断裂,提高了农用车的可靠性。
关键词 皮带轮离合器 卸荷式 农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式滚珠丝杠预拉伸结构设计
13
作者 陈维范 薛丹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滚珠丝杠采用预拉伸结构可以解决热误差的问题,但常见的预拉伸方式导致滚珠丝杠支承轴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以某型数控车床X轴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卸荷式滚珠丝杠预拉伸结构,使预拉伸产生的轴向力作用在推力... 滚珠丝杠采用预拉伸结构可以解决热误差的问题,但常见的预拉伸方式导致滚珠丝杠支承轴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以某型数控车床X轴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卸荷式滚珠丝杠预拉伸结构,使预拉伸产生的轴向力作用在推力轴承上。试验证明,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提升机床的定位精度,而且实现了滚珠丝杠支承轴承卸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 预拉伸 卸荷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背填料为砂性土的短卸荷板式挡土墙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昌清 陶志平 彭胤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85,共5页
本文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对短句荷板式挡土墙进行了试验分析,在墙背填料为砂性土的情况下,通过对墙体位移的控制,得到了主动极限状态下的墙背土压力及卸荷板上的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土压力 挡土墙 砂性土 卸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位置反馈的数字式比例方向阀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飞飞 徐辉 +2 位作者 王世杰 金波 张璐璐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8期939-943,949,共6页
针对比例控制放大器的发展现状以及比例方向阀的控制需求,对数字式比例方向阀放大器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比例方向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微控制器和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的数字式比例放大器。借助Visual C++和... 针对比例控制放大器的发展现状以及比例方向阀的控制需求,对数字式比例方向阀放大器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比例方向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微控制器和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的数字式比例放大器。借助Visual C++和ADS1.2集成开发环境,对比例放大器软件系统进行了开发,设计了上位机人机界面,实现了对比例方向阀的程序控制和闭环控制。对比例放大器各环PID参数进行了整定,利用电液比例实验与调试平台对比例方向阀系统阶跃响应和正弦波信号响应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阶跃响应调整时间较短,响应频宽较大,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比例放大器 比例方向阀系统数学模型 ARM 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放大器驱动电路特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兵 苏琦 +1 位作者 张军辉 陆振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0-806,共7页
由于"反接卸荷"式驱动电路电流的非线性特性,当采用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器进行电磁铁电流闭环控制时存在零位滞后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反接卸荷"式驱动电路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分... 由于"反接卸荷"式驱动电路电流的非线性特性,当采用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器进行电磁铁电流闭环控制时存在零位滞后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反接卸荷"式驱动电路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分析非线性对电流控制器的设计影响.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新型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采用死区跨越和抗饱和控制思路,使控制器快速跨越驱动电路的非线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消除零位滞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放大器 反接卸荷式驱动电路 非线性分析 电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