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围压作用下川西高原地区岩石渗透率变化特性试验研究——以巴郎山隧道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彪 赵瑞 +3 位作者 李云松 许模 刘晓辉 胡安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量化和研究不同围压作用下川西高原地区深埋隧道岩石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评价隧道涌水对工程与环境的影响,基于STY-2型气体渗透率仪和YKS-II型智能型覆压岩心孔渗联测系统仪器,采用常规岩石渗透性测试和不同围压下岩石渗透率测试... 为量化和研究不同围压作用下川西高原地区深埋隧道岩石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评价隧道涌水对工程与环境的影响,基于STY-2型气体渗透率仪和YKS-II型智能型覆压岩心孔渗联测系统仪器,采用常规岩石渗透性测试和不同围压下岩石渗透率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西高原地区巴郎山隧道钻孔岩样进行了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室内常规的岩石渗透性测试中,不增设围压时,钻孔深度和岩性(砂岩、板岩)的变化对于岩石渗透系数的影响很小,出现岩样渗透系数异常增大的突变点主要是受巴郎山隧道隧址区夹金山倒转向斜褶皱带和断裂带的影响,地质构造是巴郎山隧道在施工、运行和维护时应该考虑的重点;(2)在不同围压下岩石渗透率测试中,同一钻孔ZK02的不同岩样(砂岩、板岩)和不同钻孔ZK02、ZK03的同一岩样(砂岩)在围压加载过程中,岩石渗透率均逐渐减小且存在一个拐点,而在围压卸载过程中,岩石渗透率缓慢增大,但回升的路径远远低于原始路径,即在围压加、卸载之后,岩石中的孔隙、裂隙发生了挤压和破坏,其渗透率恢复不到最初的水平;(3)在围压加、卸载过程中,采用不同函数关系式来拟合应力-渗流耦合的规律,发现拟合曲线的拟合精度最高的是幂律函数关系式,其拟合优度R~2>0.9,说明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的吻合度较高,可直观地反映岩石渗透率随围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岩石渗透率 应力-渗流耦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大理岩复杂加卸载应力路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立鹏 汪小刚 +2 位作者 贾志欣 段庆伟 张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87-2294,共8页
地下洞室开挖围岩经历典型径向卸载、环向加载应力路径,由此引起的岩体强度、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也不尽相同。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高地应力赋存环境,对施工排水洞大理岩开展常规单轴全应变、三轴压缩、卸围压、卸围压-加载轴压等4种不同... 地下洞室开挖围岩经历典型径向卸载、环向加载应力路径,由此引起的岩体强度、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也不尽相同。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高地应力赋存环境,对施工排水洞大理岩开展常规单轴全应变、三轴压缩、卸围压、卸围压-加载轴压等4种不同应力路径力学试验,得到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变形破坏特征和极限储能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锦屏二级水电站大理岩破坏时轴向应变一般较小,为硬脆性材料,卸荷应力路径下该脆性特征更为明显;(2)卸围压同时加载轴压试验峰值强度对应轴向应变、环向应变及体积应变值一般高于单纯的卸围压值,而对应峰值强度则一般低于卸围压值;(3)卸荷速率较大时,变形模量越大,大理岩峰值强度越低。加载速率越大,变形模量越小,峰值强度越高。初始围压越高,变形模量值越低,峰值强度越高;(4)无侧限作用时试件主要为张拉破坏,低侧限作用时为剪切破坏为主,局部存在张拉破坏,较高侧限时,剪切面为典型X或Y型;(5)岩石试件具有极限储能值,该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试件破坏对应围压越高,极限储能值越高,卸载速率越大,极限储能值越小。研究结果对于岩爆孕育发生机制解释以及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二级水电站大理岩 卸围压-加载轴压全过程试验 极限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卸荷条件下饱和软黏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倪静 李杉杉 +1 位作者 韩玉琪 韦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2-1269,共8页
为了研究上海软黏土的蠕变力学特性,开展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上海软黏土的三轴蠕变力学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水平、加卸荷水平对饱和软黏土蠕变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试验条件下上海软黏土蠕变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围压水平及加卸... 为了研究上海软黏土的蠕变力学特性,开展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上海软黏土的三轴蠕变力学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水平、加卸荷水平对饱和软黏土蠕变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试验条件下上海软黏土蠕变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围压水平及加卸荷水平对软黏土蠕变变形有一定影响;土体蠕变变形特性与排水条件密切相关,排水条件下,固结效应削弱了土体蠕变现象;同等条件加载过程中不排水条件下土体变形量大,卸载后不排水条件下土体回弹较明显;不排水蠕变试验加载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与土体蠕变变形规律相似;排水蠕变试验加载过程中,固结变形和蠕变变形同时存在,排水量曲线在卸载后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饱和软黏土 排水条件 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