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聚合物挤出过程熔体密度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彬彬 陈祝云 +1 位作者 张飞 晋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
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挤出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压复杂工况,寻求能准确、在线监测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在聚... 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挤出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压复杂工况,寻求能准确、在线监测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在聚合物挤出加工过程中,由于数据类型、工艺参数、操作环境等多变性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能难以捕捉聚合物加工中不同输入参数和输出质量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监测任务难以获得理想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熔体密度监测方法,用于在线监测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共混体系的熔体密度。首先,通过实时采集安装在挤出机模头处的近红外、拉曼及超声3种传感器数据,对3种传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融合后作为输入;然后,通过合理设计的网络结构,构建CNN–LSTM监测模型,利用CNN的特征提取能力与LSTM的预测能力,最终实现对聚合物共混过程中的熔体密度的实时监测。基于独立开发的多源传感数据实时采集装置获取的数据,利用所提方法对PC/ABS共混挤出过程的熔体密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监测聚合物熔体密度,其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975 5、0.006 3 g/cm3,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岭回归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多层感知机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方法的10次输入平均预测时间为1.523 5 s,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综上所述,所提出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CNN–LSTM的熔体密度监测方法显著提高了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实时监测精度,为挤出过程中聚合物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挤出加工 熔体密度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短期风功率预测 被引量:39
2
作者 栗然 马涛 +3 位作者 张潇 回旭 刘英培 尹晓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4-311,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风电场风功率历史数据以及风速风向等数值天气预报(NWP)数据为输入对风功率进行预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原始多维气象数据变量进行预处理,然后...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风电场风功率历史数据以及风速风向等数值天气预报(NWP)数据为输入对风功率进行预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原始多维气象数据变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处理过的气象数据和历史风功率数据通过卷积网络实现对数据的特征提取和进一步的数据降维,再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实现对数据的拟合,并在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引入DropConnect技术减小模型中的过拟合现象,最终实现风功率的精确预测。以中国西北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对风功率进行预测,较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预测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 卷积神经网络 DropConne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聂维 江竹 +2 位作者 刘伯相 林豪 冉义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2,157,共7页
针对以数据为驱动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未能有效同步利用泄漏信号的空间和时序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管道泄漏识别方法。该网络模型以去噪处理后的管道压力信号为输入源,先后使... 针对以数据为驱动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未能有效同步利用泄漏信号的空间和时序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管道泄漏识别方法。该网络模型以去噪处理后的管道压力信号为输入源,先后使用1D-CNN、LSTM提取其空间特征和时间维度特征,利用已提取的空时两种不同维度的特征建立压力信号与管道状况的对应关系,进而实现对管道泄漏的检测。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D-CNN-LSTM方法提取的特征参数更具有效性与可靠性,管道泄漏的检测精准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泄漏 检测 压力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预测
4
作者 杨超 毛军逵 +3 位作者 杨悦 王飞龙 邵发宁 毕帅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了解决多级涡轮模型在高维度变量的复杂空间耦合效应下向高效、高精度过渡态叶尖间隙预测提出的挑战,本文搭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和多任务学习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O-MTLLSTM)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智能预测模型,以实现过渡态叶... 为了解决多级涡轮模型在高维度变量的复杂空间耦合效应下向高效、高精度过渡态叶尖间隙预测提出的挑战,本文搭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和多任务学习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O-MTLLSTM)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智能预测模型,以实现过渡态叶尖间隙高效、高精度预测。在BOMTL-LSTM模型中,通过高效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对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的高精度过渡态叶尖间隙时序信息进行学习,并在LST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MTL)用于多个叶尖间隙预测任务之间的信息共享,以缓解高维度变量复杂空间耦合作用的影响。同时,结合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对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进行全局自动优化,提升预测精度与训练效率。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计算模型,BO-MTL-LSTM模型在同等预测精度下,能够在秒量级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发动机历程的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的预测。此外,相比常规的BO-LSTM模型,BO-MTL-LS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84.39%和89.21%,模型训练时间缩短了30%,该模型可以实现多级叶尖间隙的高效、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涡轮 叶尖间隙预测 多任务学习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
5
作者 亓振广 王桂从 +2 位作者 褚宏博 张帅 李映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针对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存在的维间耦合导致传感器测力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获取解耦算法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 针对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存在的维间耦合导致传感器测力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获取解耦算法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分析传感器维间耦合产生的原因及LSTM神经网络解耦原理,构建LSTM神经网络解耦模型;最后,采用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解耦算法,对传感器输出的多维非线性特性开展优化,解耦后得到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对应的输出数据,并与径向基函数(RBF)及最小二乘(LS)解耦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四点支撑式压电六维力传感器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1.55%;采用基于LSTM的神经网络算法解耦后,传感器输出结果的最大非线性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分别为0.55%和0.28%,均小于RBF和LS算法。LSTM神经网络解耦算法能有效减少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维间耦合,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压电式 解耦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维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联合神经网络预测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茂庭 徐金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1,共6页
[目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影响周围环境。传统地面沉降预测方法难以综合考虑沉降影响因素,对此,为提高地面沉降的预测精度,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联合神经网络,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 [目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影响周围环境。传统地面沉降预测方法难以综合考虑沉降影响因素,对此,为提高地面沉降的预测精度,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联合神经网络,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方法]以某地铁施工区间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CNN对影响参数(压缩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土层厚度、隧道埋深和施工参数)与地面沉降监测值进行连接,使用LSTM神经网络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CNN-LSTM联合神经网络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探讨了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地面沉降预测值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使用CNN对地面沉降相关的影响参数特征提取效果较好;所建CNN-LSTM模型的准确率比单独使用LSTM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3%、比传统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提高了9%;所建CNN-LSTM模型,对单测点短时间地面沉降预测准确率达到93%,预测值与监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地面沉降 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气温预测模型
7
作者 叶剑 唐欢 +1 位作者 殷华 高振翔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1期35-40,45,共7页
气温与环境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针对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捕捉数据的内在特征和时间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气温预测模型。基于宿迁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小时观测数据,首先通过一维卷积... 气温与环境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针对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捕捉数据的内在特征和时间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气温预测模型。基于宿迁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小时观测数据,首先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气象要素数据的空间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引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中来全面学习并掌握气象要素的上下文信息,进而对气温进行有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的预测方法相比,所提模型在空间特征提取和时序特征学习方面表现卓越,且其在气温预测的精度上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气温预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肠鸣音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郝亚丽 万显荣 +3 位作者 江从庆 任相海 张小明 翟详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498-504,共7页
肠鸣音可以反映胃肠道的运动和健康状况,然而,传统的人工听诊方式存在主观性偏差且耗时耗力。为了更好地辅助医生对肠鸣音的诊断,提高肠鸣音检测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残差神经网络(ResNet)、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 肠鸣音可以反映胃肠道的运动和健康状况,然而,传统的人工听诊方式存在主观性偏差且耗时耗力。为了更好地辅助医生对肠鸣音的诊断,提高肠鸣音检测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残差神经网络(ResNet)、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首先使用自主研发的多通道肠鸣音采集系统采集了大量带标签的临床数据,采用多尺度小波分解和重构方法对肠鸣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取对数梅尔谱图特征送入网络进行训练,最后通过10折交叉验证和消融实验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和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方面分别达到了83%、76%和79%,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肠鸣音片段并定位其起止时间,表现优于以往的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辅助信息,还为肠鸣音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鸣音 残差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DNN(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预测方法
9
作者 王伯芝 黄永亮 +6 位作者 陈文明 丁爽 刘浩 刘学增 彭子晖 吴炜枫 王嘉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5,共7页
[目的]土仓压力是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安全评估的关键参数,准确预测土仓压力有助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管控措施,进而保障地铁隧道的建设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多分支的LSTM(长短期... [目的]土仓压力是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安全评估的关键参数,准确预测土仓压力有助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管控措施,进而保障地铁隧道的建设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多分支的LSTM(长短期记忆)-DNN(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模型。LSTM分支通过回溯历史数据提取其时序演变特征,DNN分支提取掘进状态特征,将两者组合后通过全连接层进行融合,实现对土仓压力的预测。依托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实际盾构隧道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LSTM模型、DNN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基于LSTM-DNN融合算法建立的土仓压力预测模型可以高效收敛,且所提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预测效果良好。在后续的100步测试中,由LSTM-DNN融合模型得出的土仓压力预测值较好地反映了真实值的变化趋势,其平均偏差为7.65 kPa,相对误差为6.09%,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仓压力预测 长短期记忆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
10
作者 杨志淳 闵怀东 +3 位作者 杨帆 雷杨 胡伟 陈鹤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0-428,共9页
分布式电源种类和容量不断提升的微网运行方式复杂、故障特征微弱,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诊断方法无法满足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首先,分析多能源互补微网系统架构,对采集的三相... 分布式电源种类和容量不断提升的微网运行方式复杂、故障特征微弱,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诊断方法无法满足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首先,分析多能源互补微网系统架构,对采集的三相电流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后续模型对数据的学习效率;然后,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出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方法,提取三相电流数据长序列和局部序列特征实现故障分类、故障定位,融合注意力机制,重点关注对故障诊断有影响的特征,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最后经过RTDS实时仿真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故障诊断精度高、计算时间短,同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相比,故障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8.53%、9.62%、11.45%,故障定位准确率分别提升7.47%、10.61%、10.85%,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继电保护 故障诊断 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三相电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语音情感识别 被引量:27
11
作者 卢官明 袁亮 +2 位作者 杨文娟 闫静杰 李海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9,共7页
为了提高语音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语音信号的梅尔(Mel)频谱序列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利用LSTM网络提取语音信号的时域上下文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利用CNN从低... 为了提高语音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语音信号的梅尔(Mel)频谱序列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利用LSTM网络提取语音信号的时域上下文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利用CNN从低层特征中学习提取更高层次的情感特征,并完成对语音信号的情感分类。在eNTRAFACE’05、RML和AFEW6. 0三种不同的情感数据库上进行了情感识别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在上述三种数据库上获得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49. 15%,85. 38%和37. 90%。此外,和传统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以及基于LSTM或CNN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解混方法
12
作者 孔繁锵 余圣杰 +2 位作者 王坤 方煦 吕志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针对传统的解混方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解混网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提升了解混性能,但未深入挖掘和利用光谱特征,而光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解混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解混框架。该框架采用创... 针对传统的解混方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解混网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提升了解混性能,但未深入挖掘和利用光谱特征,而光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解混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解混框架。该框架采用创新性的网络结构设计,通过卷积层深入挖掘空间特征,同时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单元充分挖掘波段间的光谱变异性及其光谱相关性,有效处理光谱维度的序列信息,从而实现对高光谱数据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分析。为了更加细致地区分和利用高光谱数据中不同谱段的特异性,采用深度光谱分区方法优化网络输入,通过自适应学习机制对不同光谱区域精细化处理,增强了模型对高光谱数据中复杂光谱关系的捕捉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的解混性能。在模拟和多个真实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解混精度和模型鲁棒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地物光谱特征时,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准确估计端元和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循环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光谱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采煤机摇臂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振环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95-98,108,共5页
为解决采煤机摇臂关键零部件的失效问题,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以预测采煤机摇臂轴承的剩余寿命。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理论,通过建立轴承寿命退化指标,对轴承剩余寿命进行预测... 为解决采煤机摇臂关键零部件的失效问题,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以预测采煤机摇臂轴承的剩余寿命。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理论,通过建立轴承寿命退化指标,对轴承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同构利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划分;通过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LSTM,解决LSTM算法选择最优超参数的问题,提高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STM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轴承寿命变化情况基本一致,预测结果均在置信区间内,可以为轴承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采煤机摇臂轴承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
14
作者 庄殿铮 薛飞 关学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0-166,共7页
目的建立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模型用以实时预测葡萄糖酸锌生产过程中反应液葡萄糖含量。方法通过葡萄糖酸锌制备实验,结合PC... 目的建立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模型用以实时预测葡萄糖酸锌生产过程中反应液葡萄糖含量。方法通过葡萄糖酸锌制备实验,结合PCC理论确定对反应液葡萄糖含量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采集反应液葡萄糖含量数据并进行处理,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变量,进而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和LSTM神经网络的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模型。结果通过100次模型迭代训练,对照BP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模型可以看出LSTM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模型在测试集的误差约为0.45%,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结论基于LSTM反应液葡萄糖含量预测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相比现有检测方法更加智能高效,能够有效辅助生产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法 葡萄糖酸锌 反应液葡萄糖含量 皮尔逊相关系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单德山 石磊 谭康熹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准确评估桥梁结构状态,提升损伤识别效率,提出基于联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深度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并用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合CNN空间特征和LSTM时间特征提取能力,构建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架构;提取5类时频... 为准确评估桥梁结构状态,提升损伤识别效率,提出基于联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深度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并用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合CNN空间特征和LSTM时间特征提取能力,构建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架构;提取5类时频域损伤特征,经对比分析后,采用结合平均频率和平均能量的组合特征进行损伤识别;基于振动台试验数据及其有限元模型数据识别了斜拉桥模型的损伤,并将识别结果分别与CNN、LSTM的识别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联合CNN与LSTM深度网络建立的损伤识别方法可有效识别出桥梁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且偏差小,识别结果优于CNN、LSTM;未布置传感器的位置损伤识别精度较低;轻微损伤识别准确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 损伤识别 损伤程度 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弹丸轨迹预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志伟 管雪元 +2 位作者 傅健 马训穷 尹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75-2983,共9页
针对弹丸非线性轨迹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型。通过建立6自由度弹丸运动模型,并使用4阶龙格库塔法外弹道仿真,得到大量轨迹数据样本;提出CNN-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 针对弹丸非线性轨迹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型。通过建立6自由度弹丸运动模型,并使用4阶龙格库塔法外弹道仿真,得到大量轨迹数据样本;提出CNN-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型,并利用滑动窗口法和差分法构造输入输出的轨迹数据对,将预测问题转化为有监督的学习问题;将所提模型与LSTM神经网络模型、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在同一数据集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NN-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3 s后的平均累积预测误差在x轴方向约为14.83 m,y轴方向约为20.77 m,z轴方向约为0.75 m,且轨迹预测精度优于单一模型,为弹丸轨迹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模型 深度学习 监督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尹梓诺 马海龙 胡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19-3728,共10页
针对流量数据集中类别不平衡限制了分类模型对少数类攻击流量的检测性能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和1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1DCNN-BiLSTM)模型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利用BorderlineSM... 针对流量数据集中类别不平衡限制了分类模型对少数类攻击流量的检测性能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和1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1DCNN-BiLSTM)模型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利用BorderlineSMOTE方法对流量数据不平衡训练样本预处理,使得各类流量数据均衡,有助于后续模型对各类数据的充分训练。然后设计联合注意力机制和1DCNN-BiLSTM的模型对流量数据进行训练,提取流量数据的局部和长距离序列特征并进行分类,通过注意力机制将对分类有用的特征按其重要性赋予权值,提高对少数攻击类的检出率。实验结果表明,同几种现有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对NSL-KDD和CICIDS2017数据集的检测准确率最高(可达93.17%和98.65%),对NSL-KDD数据集中的提权攻击(U2R)攻击流量的检出率至少提升13.70%,证明了该文方法提升少数类攻击流量检出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异常检测 类别不平衡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抽水蓄能机组健康性能趋势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亚辉 王浩 +1 位作者 吴根平 刘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5-187,184,共4页
为准确掌握抽水蓄能机组的健康性能水平,提出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机组健康性能趋势预测方法。首先,为有效地刻画机组的运行特性,构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机组健康状态模型;然后,设计可量化机组健康性能的指标因子;... 为准确掌握抽水蓄能机组的健康性能水平,提出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机组健康性能趋势预测方法。首先,为有效地刻画机组的运行特性,构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机组健康状态模型;然后,设计可量化机组健康性能的指标因子;进一步融合CNN良好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和LSTM在时间序列预测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CNN-LSTM的预测模型。对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监测数据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较好地预测机组健康性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机组 趋势预测 健康性能指标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地下水水位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汪云 杨海博 +4 位作者 徐建 郑梦琪 韩智昕 赵耘 赵耀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7,共5页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解决了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处理时序数据时未考虑时间序列的问题,同时采用多影响变量输入的方式弥补了简单时序模型处理数据时过于依赖时间的缺点。以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姜家园村0...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解决了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处理时序数据时未考虑时间序列的问题,同时采用多影响变量输入的方式弥补了简单时序模型处理数据时过于依赖时间的缺点。以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姜家园村046J地下水位监测井为例,采用2001-2016年的监测资料与相关气候数据,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了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以控制变量的方法确定最优参数,对该井的地下水水位进行了预测,并与单变量LSTM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变量输入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能够通过少量历史数据准确的预测未来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在一些资料匮乏的地区,预测误差要显著低于参与对比的预测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仅为2.052。因此,基于多变量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能够作为简单有效的地下水水位预测工具,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预测 气候条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泰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随钻地层倾角解释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歧峰 李娜 +2 位作者 段友祥 李洪强 唐海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3-850,共8页
鉴于随钻方位伽马测井面临实时数据传输的信息有限且解释难度大的问题,将人工智能与随钻测井解释相结合以提高实时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阐述了具体方法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通过研究方位伽马测井曲线的地层响应特征,基... 鉴于随钻方位伽马测井面临实时数据传输的信息有限且解释难度大的问题,将人工智能与随钻测井解释相结合以提高实时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阐述了具体方法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通过研究方位伽马测井曲线的地层响应特征,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方法初步判断地层变化位置并确定动态阈值,进而得到描述地层边界的轮廓点集合。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设计地层识别分类器模型,判定轮廓点集合描述地层信息的真伪,提高地层识别的准确度。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实现地层相对倾角的计算。方位伽马数据解释与随钻实时数据处理两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有效、准确地判断地层变化的同时,提高了倾角解释的准确率,且能够满足随钻实时地质导向的需要。图8表3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方位伽马 地层识别 人工智能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