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卷毛壳霉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恩超 杨涛 +2 位作者 李宗珍 刘光烨 李国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53-955,963,共4页
采用管碟法首次对螺卷毛壳霉(Chaetomium cochloides)的含硫次生代谢产物(1—5)进行了体外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测定,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活性测定显示化合物1—5对革兰氏阳性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较强的抑制活... 采用管碟法首次对螺卷毛壳霉(Chaetomium cochloides)的含硫次生代谢产物(1—5)进行了体外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测定,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活性测定显示化合物1—5对革兰氏阳性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位于C-3’和C-6’之间的二硫桥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中心,C-3与C-11a之间的二硫桥和N-6与O—3’之间的大环结构能够增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毛壳霉 抗细菌活性 抗真菌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部分生长发育指标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晓娟 张巧云 +1 位作者 李蓓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利用近交培育建立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分析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间生长发育和脏器系数的突变差异。方法选择21 d、42 d和63 d三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测量体质量、头长、体长、... 目的利用近交培育建立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分析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间生长发育和脏器系数的突变差异。方法选择21 d、42 d和63 d三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测量体质量、头长、体长、尾长及主要脏器质量,计算头体比、尾体比及脏器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4代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已完全纯合。21d和42d突变卷毛小鼠头体比和尾体比小于正常小鼠(P<0.05);63d突变卷毛小鼠的体质量、头体比和尾体比均小于正常小鼠(P<0.05)。21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脾脏、卵巢、子宫系数均大于正常小鼠(P<0.05,P<0.01);42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和胸腺系数低于正常小鼠,脑和睾丸系数高于正常小鼠(P<0.05,P<0.01);63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和子宫系数低于正常小鼠,脑系数高于正常小鼠(P<0.05,P<0.01)。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正常小鼠的外观特征和脏器系数均存在差异,这些突变差异对于研究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 C小鼠 突变卷毛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娟 李硕 +4 位作者 白冰珂 胡燕 李蓓 侯俊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7-50,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选择10 d、21 d、42 d和63 d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每组各10只,观察两组小鼠被毛外观差异情况,取两小块皮肤组织,...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选择10 d、21 d、42 d和63 d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每组各10只,观察两组小鼠被毛外观差异情况,取两小块皮肤组织,直接镜检毛囊结构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生长至10 d时被毛弯曲,能够与同日龄的正常小鼠加以鉴别。镜检观察21 d、42 d和63 d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毛囊中毛发根数明显少于正常小鼠,被毛稀疏且毛发卷曲明显。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毛囊数均显著少于正常小鼠。63 d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处于生长期的毛囊中可见毛发弯曲的现象。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毛囊和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小鼠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其皮肤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这为今后研究突变卷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和模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 C小鼠 突变 卷毛 皮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血液学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瑞生 李晓娟 +3 位作者 汤紫荣 姜棋予 李蓓 侯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血液学指标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选择6周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项血液常规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5项血清电解...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血液学指标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选择6周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项血液常规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5项血清电解质及生化指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白细胞、平均血细胞容积、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性别及组间结果与正常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ALB/c突变卷毛小鼠Na+、K+和Cl-的性别及组间结果与正常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丙氨酸转氨酶、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性别和组间结果与正常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这为今后研究和应用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突变卷毛 血液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系猪种卷毛机理初探
5
作者 章胜乔 徐继初 《浙江畜牧兽医》 1997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品种 德系猪种 卷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系猪种卷毛和后肢软弱症浅析
6
作者 章胜乔 徐继初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7年第6期42-44,共3页
卷毛是德系大约克猪中新近发现的一种遗传性缺陷疾病,对其遗传方式提出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的假设,当两对基因同为显性时才表现出卷毛。后肢软弱症是德系猪群中危害较大的一种遗传疾病,它受多基因控制,其遗传力为0.1~0.3... 卷毛是德系大约克猪中新近发现的一种遗传性缺陷疾病,对其遗传方式提出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的假设,当两对基因同为显性时才表现出卷毛。后肢软弱症是德系猪群中危害较大的一种遗传疾病,它受多基因控制,其遗传力为0.1~0.35,它的出现受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猪舍条件、饲料中矿物质营养、运动等,其病猪的血钙、血磷含量出现倒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卷毛 后肢软弱症 德系猪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卷毛蚧的空间分布型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赵仁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3-67,共5页
对油茶林内日本卷毛蚧母蚧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日本卷毛蚧在油茶林内,在叶片和枝条上,在上、中、下层叶片上的种群均呈聚集分布。今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并计算出最适抽样数,找出最佳取样方式。
关键词 油茶 日本卷毛 空间分布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全瑞旺 梁翠萍 +1 位作者 王润莲 杨明顺 《广东饲料》 2021年第9期26-29,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卷毛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卷毛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各处理组植酸酶水平0、600、1200 U/kg,试验持续3周。结果表明:1)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各组脏器相对质量(心脏、肾脏、胰腺和肝脏)均不受添加植酸酶的影响(P>0.05),但低磷饲粮中添加600 U/kg植酸酶使全肠相对质量显著升高(P<0.05);3)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有提高粗灰分代谢率的趋势(P=0.0964),但添加1200 U/kg植酸酶使磷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建议卷毛鸡低磷(非植酸磷0.33%)饲粮中添加1200 U/kg植酸酶更有利于磷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毛 植酸酶 屠宰性能 内脏器官 养分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肝癌移植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娟 李兴杰 +5 位作者 冯帆 孙慧伟 柴燕涛 高蓉 李润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正常BALB/c小鼠应用两种肝癌移植方式建立肝癌模型存在的差异。方法将制备好的H22细胞注射于两组小鼠右侧下肢根部皮下,每只注射0.2 mL,7 d后摘取皮下肿瘤。选取皮下肿瘤边缘质地较好的部分,切割成组织微块...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正常BALB/c小鼠应用两种肝癌移植方式建立肝癌模型存在的差异。方法将制备好的H22细胞注射于两组小鼠右侧下肢根部皮下,每只注射0.2 mL,7 d后摘取皮下肿瘤。选取皮下肿瘤边缘质地较好的部分,切割成组织微块(直径0.5~1 mm),移植于肝原位,15 d后摘取肝肿瘤。用游标卡尺测量皮下和肝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并对两组小鼠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两组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卷毛小鼠的皮下移植和原位移植肿瘤不仅体积均显著大于正常小鼠(P<0.05),而且肿瘤大小较均匀,肿瘤更加立体,多呈三维状态。卷毛小鼠肝原位肿瘤与周边的正常肝组织浸润关系更密切。病理结果显示:卷毛小鼠皮下肿瘤与肌肉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侵蚀性较强;卷毛小鼠肝原位肿瘤的视野内肿瘤组织几乎侵蚀了整个肝组织。结论BALB/c突变卷毛小鼠在形成肝癌皮下移植肿瘤和肝原位移植肿瘤的能力显著优于正常BALB/c小鼠,预期为肝癌动物模型各项研究提供优质的动物模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突变卷毛 肝癌肿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皮肤创伤愈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娟 李兴杰 +5 位作者 侯俊 孙慧伟 冯帆 王志杰 李润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在皮肤损伤自然愈合过程中与对照BALB/c小鼠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6周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对照BALB/c小鼠各10只,于小鼠背部做2个直径为0.5cm的圆形皮肤全层创口,备皮肤损伤模型,于损伤后第3,7,10,14天观...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在皮肤损伤自然愈合过程中与对照BALB/c小鼠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6周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对照BALB/c小鼠各10只,于小鼠背部做2个直径为0.5cm的圆形皮肤全层创口,备皮肤损伤模型,于损伤后第3,7,10,14天观察皮肤外形愈合情况,测量皮肤损伤面积的变化及计算伤口愈合率;同时于损伤后第3,7,10,14天取损伤部位皮肤连带周围正常皮肤,进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以观察皮肤在愈合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外观结果显示:突变卷毛小鼠在创后3d和7d的愈合伤口明显愈合较快。愈合率结果显示:卷毛小鼠的皮肤在创后3d、7d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小鼠的愈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创后10d和14d两组小鼠的愈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病理结果显示:突变卷毛小鼠在创后3d创面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创后7d胶原增长迅速,肉芽组织显著增多,可见部分表皮再生生长。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卷毛小鼠在创后3d至14d可以清晰的看到胶原纤维和肉芽组织从底层逐渐顶替修复破损部位,直至表皮和毛囊生长出来。结论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皮肤创伤后前期的愈合能力强于对照小鼠,为今后该突变小鼠应用于皮肤创伤愈合模型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突变卷毛 皮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卷毛蚧的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樟贵 周刚辉 +1 位作者 姜根平 郑贵夏 《江西植保》 2006年第4期178-180,共3页
日本卷毛蚧是我国南方油茶产区重要经济害虫,周期性暴发,常造成油茶果蒲大量减产,经济损失严重。防治策略上,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日本卷毛蚧的危害。
关键词 日本卷毛 危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卷毛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的研究
12
作者 赵仁友 沈毓玲 +1 位作者 吴庆禄 曾邦武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0-52,共3页
日本卷毛蚧(Metaceronema Japonica Mask)是为害油茶的一种主要害虫。在我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授精母蚧在树干基部越冬,其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光照、天敌有密切关系。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rubldus abr)tristis Falderm... 日本卷毛蚧(Metaceronema Japonica Mask)是为害油茶的一种主要害虫。在我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授精母蚧在树干基部越冬,其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光照、天敌有密切关系。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rubldus abr)tristis Faldermann],中华显盾瓢虫[Hyperaspis sinensis(Croth)]和双生座壳孢菌(Aschersonia duplex Betk)是日本卷毛蚧的主要天敌,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卷毛 油茶林 生物学特性 树干基部 黑缘红瓢虫 中华显盾瓢虫 为害程度 若虫期 为害期 发生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势不通 差点儿让“卷毛”误了事
13
作者 冯伯群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4-35,共2页
手势不通差点儿让“卷毛”误了事冯伯群中外之间言语不通,文字相异,可说无人不晓。但是,作为体态语言的一种,手势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却不是人所尽知的。在布达佩斯开会,由于手势不通,还闹出了笑话。和我们参加同一个会的,... 手势不通差点儿让“卷毛”误了事冯伯群中外之间言语不通,文字相异,可说无人不晓。但是,作为体态语言的一种,手势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却不是人所尽知的。在布达佩斯开会,由于手势不通,还闹出了笑话。和我们参加同一个会的,有一位长着满头卷发的斯洛文尼亚的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毛 体态语言 标准化组织 表示数字 斯洛文尼亚 裁判员 路线标 突然想起 布达佩斯 咖啡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族新宠——卷毛比熊
14
作者 余海波 罗玲 《中国工作犬业》 2014年第6期64-66,共3页
卷毛比熊犬简称比熊犬,又称比雄犬,是当今国内十大人气宠物犬(西伯利亚哈士奇犬、边境牧羊犬、松狮犬、金毛寻回猎犬、萨摩耶犬、威尔士柯基犬、阿拉斯加雪橇犬、玩具贵宾、迷你雪纳瑞、卷毛比熊犬)之一。由于它具有积极、强健、活... 卷毛比熊犬简称比熊犬,又称比雄犬,是当今国内十大人气宠物犬(西伯利亚哈士奇犬、边境牧羊犬、松狮犬、金毛寻回猎犬、萨摩耶犬、威尔士柯基犬、阿拉斯加雪橇犬、玩具贵宾、迷你雪纳瑞、卷毛比熊犬)之一。由于它具有积极、强健、活泼的特质,身材娇小、体态优美、少有体臭、不易掉毛等优点而备受无数宠物爱好者关注。目前,我国北京、成都、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专业人士致力于比熊犬的引种、繁育和推r让独具魅力的比熊犬迅速被人们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毛比熊犬 西伯利亚 阿拉斯加 专业人士 大中城市 宠物犬 牧羊犬 松狮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抗逆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元丽 罗基同 +3 位作者 李德伟 吴耀军 赵程劼 邓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共2页
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进行室内海水浸泡试验,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和蛹在海水中浸泡对其存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浸泡9 h以上对其存活率的影响极显著,死亡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而桐花树毛颚小... 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进行室内海水浸泡试验,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和蛹在海水中浸泡对其存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浸泡9 h以上对其存活率的影响极显著,死亡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而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卵浸泡在海水中15 h内对其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桐花树颚小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德伟 吴耀军 +3 位作者 罗基同 赵程劼 梁立道 秦元丽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4,11,共4页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是广西北部湾桐花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研究,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生活史。该虫在广西北部湾地区1a发生12代,世代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是广西北部湾桐花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研究,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生活史。该虫在广西北部湾地区1a发生12代,世代重叠。以2~3龄幼虫在桐花树叶片上卷叶越冬,3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1~2d后即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卵量76粒。卵历期2—4d,幼虫历期11~15d,蛹历期7~8d,成虫寿命约6d;该虫有2个明显的危害高峰期,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提出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初步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颚小 生物学特性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被引量:35
17
作者 丁珌 黄金水 +2 位作者 吴寿德 方柏州 柳其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7-200,共4页
Lasiognatha cellifera was one of the main defoliators for th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which was main tree of mangrove, and identified as new record of species in China L. cellifera had 7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Zhangzh... Lasiognatha cellifera was one of the main defoliators for th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which was main tree of mangrove, and identified as new record of species in China L. cellifera had 7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Zhangzhou area, Fujian Province and overwintered as pupa in the rolled leaf. Adult moth emerged in last-May, mating and laying egg on back of leaf soon. Egg period lasted 5d, larvae period lasted 13~17d, pupa periods lasted about 6d but overwinter-pupa lasted about 150d, adult moth life-span was 4~5d. The periods were relate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he period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 corniculatum in the front of seashore were harmed seriously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growed weakly and L. cellifera was not adept in flying. Protecting natural enemies such as bird, parasitism etc., alluring adult moth, spraying Dimilin Ⅲ in 2 000 concentration when it occurred seriously will control L. cellifera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颚小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害虫 鳞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明山 吴耀军 +2 位作者 刘文爱 蒋学建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共3页
通过解剖雌成虫,观察并描述了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内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交配囊、受精囊组成。解剖溶液选择去离子水较好。
关键词 桐花树颚小 雌成虫 内生殖系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防治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秦元丽 邓艳 +2 位作者 常明山 李德伟 张文英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97,共3页
采用战螟、灭幼脲、三令、16 000 IU/mg Bt、锌硫磷5种药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进行野外防治试验,利用黑光灯进行了野外诱集成虫试验,并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令和锌硫磷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野外防... 采用战螟、灭幼脲、三令、16 000 IU/mg Bt、锌硫磷5种药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进行野外防治试验,利用黑光灯进行了野外诱集成虫试验,并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令和锌硫磷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野外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战螟和灭幼脲,Bt的防治效果最差;同时,黑光灯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寄生性天敌也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颚小 化学防治 灯光诱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常明山 文娟 +3 位作者 吴耀军 邓艳 李德伟 温秀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了解红树林主要害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形态和分布,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61-68个亚节组成,鞭节长3 500... 为了解红树林主要害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形态和分布,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61-68个亚节组成,鞭节长3 500-4 200μm,是表面感器类型最多的节。触角主要分布的感受器有毛形感器、鳞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感器、耳形感器和锥形感器6种,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颚小 触角 感受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