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黄蛋白原2对地塞米松诱导肥胖的治疗作用
1
作者 张慧玲 姚志超 +3 位作者 孙雅琴 李艺雷 罗小毛 王海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卵黄蛋白原2(VTG2)被证明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棕色化进程,但其是否能通过促进体内脂肪组织棕色化以治疗肥胖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为探索VTG2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的影响,设置腺相关病毒空载组(AAV9-NC1)和VTG2处理组(AAV9... 卵黄蛋白原2(VTG2)被证明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棕色化进程,但其是否能通过促进体内脂肪组织棕色化以治疗肥胖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为探索VTG2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的影响,设置腺相关病毒空载组(AAV9-NC1)和VTG2处理组(AAV9-VTG2),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WAT脂肪细胞面积大小,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WAT棕色化标志因子解偶联蛋白-1(UC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alpha(PGC1α)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VTG2对地塞米松(DEX)诱导的肥胖小鼠中WAT棕色化的影响,设置腺相关病毒空载组(AAV9-NC2组)、DEX处理组(AAV9-NC+DEX组)和VTG2治疗组(AAV9-VTG2+DEX组),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相同指标。结果显示,与AAV9-NC1组相比,AAV9-VTG2组小鼠腹股沟WAT脂肪细胞面积极显著减小(P<0.01),UCP1和PGC1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01或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与AAV9-NC2组相比,AAV9-NC+DEX组小鼠腹股沟WAT脂肪细胞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UCP1和PGC1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01或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极其显著下调(P<0.001);与AAV9-NC+DEX组相比,AAV9-VTG2+DEX组中小鼠腹股沟WAT脂肪细胞面积极其显著减小(P<0.001),UCP1和PGC1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01或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综上表明,VTG2可促进WAT棕色化,对DEX诱导的肥胖具有抵抗作用,为治疗肥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蛋白2(vtg2) 腹股沟 白色脂肪组织(WAT) 地塞米松 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外源E2的影响
2
作者 姚苗 韦智梅 +6 位作者 BIZOZA 周针宇 李虹 王波 熊银林 刁晓明 翟旭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055、5537...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055、5537、5306 bp,分别编码了1684、1760、1725个氨基酸。三种亚型Vtg蛋白均由脂蛋白N-末端(Vitellogenin_N)、1943DUF、1944DUF、PV、D型血管血友病因子(VWD)5个保守结构域构成,为完整型Vtg。同源性分析发现皆与龟鳖目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同时在3种亚型中VtgAB2与VtgAB3更相似。荧光定量PCR显示,3种亚型Vtg只在雌性肝脏中强烈表达。在60日龄、2龄、4龄雌性个体肝脏中,Vtg表达量随年龄呈上升趋势,VtgAB1、VtgAB2为主要表达亚型。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种亚型Vtg在卵原细胞内未发现杂交信号;在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和滤泡细胞中发现杂交信号;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未发现杂交信号,在滤泡细胞和周围的网状组织中发现杂交信号。信号在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分布较为均匀且表达最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信号聚集在核周区且信号逐渐减弱。以雄性中华鳖为对象,注射雌激素E2,3种亚型Vtg表达量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华鳖卵黄积累过程中Vtg发挥重要作用,首次证实其Vtg存在内源性合成,并发现其可以作为雌激素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卵黄蛋白基因 克隆与表达 外源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DDT对斑马鱼生长、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丁科 韩志华 +1 位作者 吴迪 单正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2-538,共7页
以斑马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作为雌激素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2,4'-DDT对成年斑马鱼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体内Vt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环境中ρ(2,4'-DDT)为2和10μg·L-1时,斑马鱼产卵量和受精率与... 以斑马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作为雌激素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2,4'-DDT对成年斑马鱼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体内Vt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环境中ρ(2,4'-DDT)为2和10μg·L-1时,斑马鱼产卵量和受精率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当水环境中ρ(2,4'-DDT)为0.2、2和10μg·L-1时,斑马鱼肝脏指数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10μg·L-12,4'-DDT处理组雄性斑马鱼体内Vtg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P<0.05),而0.2、2和10μg·L-12,4'-DDT处理组雌性斑马鱼体内Vtg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P<0.05),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SDS-PAGE检测及免疫印迹分析均显示雄鱼血液内出现Vtg特异条带,表明2,4'-DDT对斑马鱼具有雌激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滴滴涕 斑马鱼 卵黄蛋白(vtg) 激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对中国林蛙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卵黄蛋白原合成的影响
4
作者 王娟娟 李忻怡 张育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诱导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合成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的影响。【方法】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雄性成体分别暴露在含10-7,10-6,10-5,10-4 mol/L D...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诱导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合成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的影响。【方法】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雄性成体分别暴露在含10-7,10-6,10-5,10-4 mol/L DEHP的水体中,以自来水为对照,并分别于暴露20,30和40d时取肝脏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VTG的表达情况。【结果】用不同浓度DEHP处理后,林蛙肝细胞中ER和VTG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相对表达量呈现随DEHP浓度的增高而增大的趋势,但二者的相对表达量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产生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结论】ER和VTG表达水平的一致性,揭示DEHP可通过诱导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中ER表达的增高而促使VTG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肝细胞 雌激素受体 卵黄蛋白 中国林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长期暴露对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内分泌干扰效应的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婷 康美 +1 位作者 黄乾生 董四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长期暴露对海水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机制,将孵化后1周的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分别暴露于DEHP(0.1 mg·L-1和0.5 mg·L-1)和MEHP(0.1 mg·L-...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长期暴露对海水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机制,将孵化后1周的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分别暴露于DEHP(0.1 mg·L-1和0.5 mg·L-1)和MEHP(0.1 mg·L-1和0.5 mg·L-1)6个月。结果显示:DEHP显著增加了雌性和雄性海洋青鳉的肝指数,而MEHP只在高剂量时显著增加雄性青鳉的肝指数。对于雌性青鳉,DEHP暴露后肝脏雌激素相关基因ERα、ERβ、ERγ、VTG1、VTG2、ChgH和ChgL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对于雄性青鳉,DEHP暴露后,只有肝脏ER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相比之下,MEHP暴露对雌性和雄性青鳉肝VTG和Chg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DEHP激活了雌性和雄性青鳉的肝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而MEHP只在低剂量时上调了雄性青鳉PPARγ的表达。在雌性和雄性青鳉体内,VTG和Chg的表达与ERα和ERγ的表达显著相关,并且ER与PPAR也显著相关。研究表明,DEHP长期暴露可通过激活肝性激素受体调控肝雌激素响应基因(VTG和Chg)和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的表达而对海洋青鳉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并且显示出性别特异性。MEHP对海洋青鳉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弱于DE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 雌激素受体(ER) 卵黄蛋白(vtg) 卵膜蛋白(Chg)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螯螯虾CHH2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功能
6
作者 陈乐然 郑建波 +7 位作者 贾永义 迟美丽 李飞 程顺 刘士力 刘一诺 蒋文枰 顾志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为研究高血糖激素基因(CHH)在红螯螯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学数据鉴定到红螯螯虾CHH2基因序列,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CHH2在红螯螯虾不同组织和卵巢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 为研究高血糖激素基因(CHH)在红螯螯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学数据鉴定到红螯螯虾CHH2基因序列,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CHH2在红螯螯虾不同组织和卵巢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HH蛋白在甲壳类物种中高度保守,同源性高达66.84%。qRT-PCR结果表明,在红螯螯虾的肝胰腺中几乎检测不到CHH2表达,在其他组织均有表达,包括肌肉、鳃、肠、心,且在卵巢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另外,CHH2在卵巢发育各个时期(未发育、发育期、快速发育期、成熟期)均有表达,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在卵巢发育成熟期表达水平最低。此外,在切除单侧眼柄和雌二醇活体注射的红螯螯虾卵巢中,CHH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通过注射体外合成CHH2-dsRNA对红螯螯虾进行RNAi干扰试验,结果显示,卵巢发育重要标记卵黄蛋白原基因(VTG)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综上所述,CHH2可能负调控红螯螯虾卵巢发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基于RNAi的促性腺成熟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高血糖激素基因2(CHH2) RNAI 卵巢发育 卵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Pb)胁迫对泥蚶血液MT及Vg基因表达的诱导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清清 陈彩芳 +1 位作者 吴林德 林志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5-81,共7页
为了解泥蚶金属硫蛋白基因(MT)和卵黄蛋白原基因(Vg)在重金属Pb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本文设置了1、3、6及9μg/L 4个浓度梯度的重金属Pb攻毒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0、7、14、21、28 d泥蚶血液MT、Vg的相对表达量。结... 为了解泥蚶金属硫蛋白基因(MT)和卵黄蛋白原基因(Vg)在重金属Pb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本文设置了1、3、6及9μg/L 4个浓度梯度的重金属Pb攻毒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0、7、14、21、28 d泥蚶血液MT、Vg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泥蚶MT基因在Pb^(2+)暴毒14 d时开始被显著诱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呈现先增后降的态势。且在14 d和28 d时,6μg/L及9μg/L浓度组泥蚶M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1、3μg/L浓度组。由此可见,在Pb^(2+)胁迫下泥蚶血液MT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相比之下,泥蚶血液Vg基因的诱导表达情况较MT基因而言不明显。3μg/L浓度组泥蚶Vg mRNA较对照组在14、21 d时被显著诱导;9μg/L浓度组其在28 d时才开始被显著诱导。综上可见,泥蚶MT和Vg在应激重金属Pb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抗氧化及重金属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金属硫蛋白 卵黄蛋白 PB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论文摘要
8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论文摘要 网络版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PB^2+ 细菌多样性 CD^2+ 卵黄蛋白 无铁硫酸铝 NaCl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