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云金杆菌Bt S387菌株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吴洪生
许钟明
赵南海
-
机构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扬州市科委
扬州逸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90-91,共2页
-
文摘
利用经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 (DES)连续多次诱变所获苏云金杆菌BtS387菌株工业发酵制剂 ,在水稻纵卷叶螟二代、三代卵孵高峰期分别喷施 375 0mL·hm-2 ,8d ,保叶率和杀虫率分别达 77.89% ,87.34%和 6 4 .94 % ,82 .6 4 % ,同时 Bt制剂不污染环境 ,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关键词
BtS387菌株
苏云金杆菌
硫酸二乙酸
DES
水稻纵卷叶螟
卵孵高峰期
防治试验
-
Keyw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DES
Cnaph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Egg hatching peak
Control efficiency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精河垦区棉花“三虫”发生特点及防治
- 2
-
-
作者
尤义伟
-
机构
农五师八十三团
-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06年第2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发生特点
精河
越冬代成虫
棉铃虫幼虫
卵高峰期
防治
棉花
垦区
成虫高峰期
羽化
-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苏云金杆菌S387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吴洪生
刘怀阿
石光辉
赵南海
-
机构
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扬州市农业学校
扬州逸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03-104,共2页
-
基金
扬州市科委资助项目
-
文摘
用苏云金杆菌S387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 ,在秧田卵孵高峰期和大田枯鞘期卵孵高峰各用药 1次 (375 0mL·hm-2 )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枯心率下降 83 83% ,残留活虫数下降 93 75 % .
-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S387
水稻一代二化螟
卵孵高峰期
防治效果
-
Keyw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S387
first generation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egg hatching peak
controlling effect
-
分类号
S482.7
[农业科学—农药学]
S630.8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吡虫啉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
- 4
-
-
作者
程罗生
-
机构
句容市植保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1997年第6期27-27,共1页
-
-
关键词
稻飞虱
吡虫啉
防治效果
防效
扑虱灵
天敌安全
卵孵高峰期
稻虱
不同剂量
稻飞虱防治
-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技术
- 5
-
-
作者
郑杏明
-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农业服务站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8期35-,共1页
-
文摘
一、技术要点本技术是在准确掌握灰飞虱田间消长动态与带毒率的基础上,抓住灰飞虱迁入秧田的高峰期及大田灰飞虱低龄若虫的高峰期,适时采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稻田灰飞虱,达到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与危害的目的。
-
关键词
灰飞虱
吡虫啉
大田
水稻害虫
低龄若虫
卵孵高峰期
秧田
抗病品种
抗性品种
秧苗期
虫量
-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瓜、豆类蔬菜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方法
- 6
-
-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2年第11期29-29,共1页
-
文摘
1、背景技术美洲斑潜蝇又名蔬菜斑潜蝇,我国从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该虫以来,该害虫不但没有被灭绝,反而蔓延至全国,它已成为我国瓜、豆类蔬菜当前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瓜、豆类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连续多年的暖冬,有利于美洲斑潜蝇种群的繁殖和增殖,导致了该虫基数的逐年增高,
-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豆类蔬菜
防治方法
主要害虫
首次发现
种植业结构
种植面积
蔬菜生产
防治策略
卵孵高峰期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如何提高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效果
- 7
-
-
作者
建富
寿美
文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植保站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1998年第6期15-15,共1页
-
文摘
三化螟是我国江淮稻区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因耕作制度和水稻品种的变更,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等因素,其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因此,抓好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显得非常重要。药剂防治是见效最快、防效最好的方法。根据多年的实践,要提高防治效果,应抓好四条措施:一是确定用药适期。一代三化螟的防治一般在水稻移栽前的卵孵高峰期内(我市为6月上中句)打一次起身药,但如果一代发生较重,且有两个卵孵高峰,则分别于第一卵孵高峰和移栽前各用一次药,对早栽大田再用药挑治;二代三化螟的防治适期掌握在卵孵主高峰期(7月下旬)用药一次即可;三代三化螟卵孵始盛期(8月下旬)常巧遇中粳稻的破口抽穗期,如三化螟偏轻发生,则一般在破口期用一次药,如偏重发生则用两次药,即在破口5~10%时用第1次药(若三化螟卵孵始盛期在破口期之前。
-
关键词
水稻三化螟
防治效果
主要害虫
防效
卵孵高峰期
上升趋势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
药剂防治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