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孵化期遗鸥卵质量变化及卵参数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汪青雄 杨超 肖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2-556,共5页
本研究在红碱淖湿地共收集遗鸥Larus relictus卵111枚,采用实测和公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卵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同窝卵各参数随产卵顺序依次减少(卵质量:1=59.31 g±3.86 g,2=56.59 g±3.67 g,3=54.99 g±3.96 g),其中第1枚卵... 本研究在红碱淖湿地共收集遗鸥Larus relictus卵111枚,采用实测和公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卵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同窝卵各参数随产卵顺序依次减少(卵质量:1=59.31 g±3.86 g,2=56.59 g±3.67 g,3=54.99 g±3.96 g),其中第1枚卵质量与第2、3枚卵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自身能量储备有关,通过减轻卵质量和缩小卵大小,但又不影响卵孵化率,以达到亲鸟最大繁殖适合度的策略。遗鸥在孵化阶段卵质量损失9.50 g±1.45 g,损失率为15.82%±1.94%。孵化后3~5 d和雏鸟出壳前2 d卵质量损失出现明显峰值,整体上卵质量损失速度与胚胎发育速度一致。野外调查中,当能获得卵鲜质量时,用Paganelli公式计算;反之,用Narhshin公式计算。但2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在遗鸥卵参数测定中,Paganelli公式比Narushin公式更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鸥 卵质量损失 参数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柞蚕选购种卵及种卵质量的识别
2
作者 滕雪莹 赵娜 石淑萍 《北方蚕业》 2014年第2期57-57,59,共2页
与选购种茧放养秋柞蚕相比,选购种卵有利于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察验茧扣、察看卵面和摇茧,能够判别种卵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 秋柞蚕 放养 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卵在不同温度保护条件下卵壳脂质量的变化
3
作者 吴大洋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2-54,共3页
前报,在研究蚕卵脂质的组成与性质时,已将两种物质从卵壳中分离出来,经结构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为乙酸五十二脂和乙酸三十八脂.为厂弄清卵壳中特异存在的这些脂质的生理作用,本试验着重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护的家蚕卵在保存过程中卵壳脂... 前报,在研究蚕卵脂质的组成与性质时,已将两种物质从卵壳中分离出来,经结构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为乙酸五十二脂和乙酸三十八脂.为厂弄清卵壳中特异存在的这些脂质的生理作用,本试验着重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护的家蚕卵在保存过程中卵壳脂质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这些脂质与蚕卵滞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脂质量 保护温度 滞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原种卵面质量
4
作者 王彩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5期186-186,共1页
主要介绍了提高桑叶质量、饲育期管理、蛹期温湿度控制、发蛾制种等提高原种卵面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提高 原种质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盐度对锯缘青蟹抱卵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姚海富 史海东 毛国民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41-43,69,共4页
1999~2004年分别在浙江温岭、三门和江苏通州等地进行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不同温度、盐度等对锯缘青蟹抱卵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青蟹培育池水温15℃时,青蟹可以抱卵,25℃时抱卵情况最佳;盐度20.2时青蟹可抱卵,但... 1999~2004年分别在浙江温岭、三门和江苏通州等地进行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不同温度、盐度等对锯缘青蟹抱卵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青蟹培育池水温15℃时,青蟹可以抱卵,25℃时抱卵情况最佳;盐度20.2时青蟹可抱卵,但优质抱卵率低,盐度升高会改善抱卵质量,25~30是青蟹抱卵的理想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生产性育苗技术 温度 盐度 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卵提前脱膜的防治方法
6
作者 刘超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7期44-44,共1页
在家鱼人工繁殖孵化过程中,常遇见鱼卵提前破膜的现象,造成孵化率降低,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因而在孵化中要引起重视。 一、预防措施 1.在孵化前期,做好亲鱼的培育工作,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正常,从而保证亲鱼在家繁中发育成熟,产出的卵质量... 在家鱼人工繁殖孵化过程中,常遇见鱼卵提前破膜的现象,造成孵化率降低,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因而在孵化中要引起重视。 一、预防措施 1.在孵化前期,做好亲鱼的培育工作,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正常,从而保证亲鱼在家繁中发育成熟,产出的卵质量好,避免鱼卵提前脱膜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措施 脱膜 防治方法 锰酸钾 性腺发育 孵化率 孵化用水 卵质量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周洪磊 林国明 +1 位作者 陈志 李钧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7期36-40,共5页
为筛选适合岩虫Marphysa sanguinea生长及产卵的生物饵料,以菲律宾蛤仔肉(A组)、近江牡蛎肉(B组)、南极磷虾(C组)为生物饵料,经6个月投喂,比较3种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率、产卵时间、产卵量、产卵次数、平均卵径和平均孵化率的影响,评价... 为筛选适合岩虫Marphysa sanguinea生长及产卵的生物饵料,以菲律宾蛤仔肉(A组)、近江牡蛎肉(B组)、南极磷虾(C组)为生物饵料,经6个月投喂,比较3种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率、产卵时间、产卵量、产卵次数、平均卵径和平均孵化率的影响,评价不同生物饵料对岩虫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饵料组的成活率均为100%;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A组(135%和0.475%)>B组(112%和0.417%)>C组(106%和0.401%);B组初次产卵时间最早,且平均产卵量最高(2319粒·对^(-1))。各试验组平均卵径差异不显著(P<0.05),卵径范围约为:275~285μm;各组平均孵化率:B(90.67%)>A(86.33%)>C(76.00%)。综合表明:菲律宾蛤仔肉较适作为岩虫日常投喂饵料,近江牡蛎肉适宜开发为岩虫亲本强化的生物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虫 饵料营养 繁殖 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