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率和胚胎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郝大勇 张展 +3 位作者 管一春 王兴玲 孙丽君 娄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了解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CSI治疗的110个周期中1017枚人卵母细胞。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采用3种来源的精子[手... 目的:了解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CSI治疗的110个周期中1017枚人卵母细胞。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采用3种来源的精子[手淫取精精子、附睾穿刺/睾丸活检(PESA/TESA)取精精子、冷冻精液精子]授精。ICSI操作后,了解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手淫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Ⅰ和Ⅱ型,Ⅱ型卵裂率低于Ⅰ和Ⅲ型。PESA/TESA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取卵后第3天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8和6.789,P=0.044和0.034),Ⅰ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Ⅱ和Ⅲ型,Ⅰ和Ⅲ型第3天优质胚胎率高于Ⅱ型。冷冻精液取精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排除精子来源对受精的影响,正常受精可能和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 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第一极体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胚胎形态与临床结局分析
2
作者 黄敏珍 陈士岭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不育症的胚胎结局。方洁 对我中心1999年1月至2001年 3月进行的291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组)和35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不育症的胚胎结局。方洁 对我中心1999年1月至2001年 3月进行的291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组)和35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实验 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7%和73.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卵溶解率分别为10.6%和7.9%,实验组稍 高,但差异不显著(P=0.238)。(2)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20%碎片的胚胎率分别为41.2%和35.6%,两组的差异不显著 (P=0.137);两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1.3%和55.8%,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为 34.7%,略低于对照组39.9%的结果,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1.744);实验组的宫内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率,略低于对照 组,但差异亦不具显著性(8.9% vs13.4%,P=0.079)。结论 实验组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等的一 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 形态 女性不育症 IC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获妊娠分娩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3
作者 马伟旭 陈薪 +4 位作者 周星宇 李雪兰 陈婉乐 叶德盛 陈士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8-1422,共5页
报道1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在长期密切监测过程中出现卵巢功能的波动,并行多次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治疗,最终获得临床妊娠和分娩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提示对于较年轻、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 报道1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在长期密切监测过程中出现卵巢功能的波动,并行多次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治疗,最终获得临床妊娠和分娩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提示对于较年轻、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应该在排除禁忌症后尽早开始激素替代治疗,积极进行辅助生殖助孕,仍有望在卵巢功能完全耗竭之前获得正常妊娠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巢功能不全 激素替代治疗 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鲜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圆圆 颜晓红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4-461,共8页
目的:综合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中鲜胚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移植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进行IVF/ICSI的635个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数据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 目的:综合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中鲜胚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移植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进行IVF/ICSI的635个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数据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n=354)和未妊娠组(n=281),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情况和胚胎实验室数据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14个观察指标在临床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5),结合临床意义,最终12个观察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P=0.002)、窦卵泡数(AFC)(P=0.03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P=0.007)、第3天(D3)可用胚胎数(P=0.002)和移植胚胎数(P<0.001)是鲜胚移植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与女方年龄<35岁的周期比较,女方年龄≥35岁时临床妊娠率降低了45.4%(OR=0.546,OR 95%CI:0.370~0.806);与hCG日血清P水平<1.0μg·L^(-1)比较,hCG日血清P水平≥1.0μg·L^(-1)时临床妊娠率降低38.1%(OR=0.619,OR95%CI:0.437~0.877),移植2枚胚胎的临床妊娠率是单胚胎移植的1.947倍(OR=1.947,OR95%CI:1.375~2.757),AFC>15个和D3可用胚胎数>4个的临床妊娠率分别升高48.5%(OR=1.485,OR95%CI:1.036~2.129)和77.5%(OR=1.775,OR95%CI:1.240~2.541)。结论:女方年龄、窦卵泡数、hCG日血清P水平、D3可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是鲜胚移植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方年龄<35岁、AFC>15个、hCG日血清P水平<1.0μg·L^(-1)、D3可用胚胎数>4个和移植2枚胚胎有助于提高鲜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临床上制定个体化鲜胚移植策略时可酌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胚移植 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 妊娠率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彭超男 张晓敏 +3 位作者 杨贵芳 王云燕 杨晓丽 李淑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69-3772,377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孕症患者中不同TS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follicl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 目的观察不孕症患者中不同TS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follicl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186例不孕患者不同TSH水平下行IVF/ICSI-ET助孕治疗的结局,分为A组(TSH<2.5 mU/L)、B组(2.5 mU/L≤TSH≤4 mU/L)均9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超促排卵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性腺激素(Gn)(总量/使用时间)、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E2/LH/P)、取卵日E2、获卵数、卵裂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率、晚期卵裂率、优质胚胎率、OHSS发生率及累计种植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累计流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2.5 mU/L组患者可获得更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累计种植率、累计临床妊娠率及较低的晚期卵裂率和累计流产率,并且OHSS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促甲状腺激素 促排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选择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1例报告
6
作者 李然 连方 郭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6-1149,共4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形态选择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实验室技术应用过程、胚胎和随访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
关键词 形态选择性质内精子注射 梗阻性无精子 经皮睾丸穿刺取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妊娠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旖旎 汪萌 +3 位作者 高丽敏 席青松 朱丽霞 靳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ICSI周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SERa阳性(SERa+)周期组(至少... 目的:探讨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ICSI周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SERa阳性(SERa+)周期组(至少有1个卵母细胞有SERa+)291例,与同时期的1302例SERa阴性(SERa-)周期(所有卵母细胞均无SERa)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包括MⅡ卵母细胞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等。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促排方案、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剂量以及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的MⅡ卵母细胞率以及囊胚形成率显著增加(P<0.05);(3)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的活产率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4)两组患者的受精、卵裂、临床妊娠、种植率和围产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Ra的存在对ICSI周期的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有负面影响,但仍然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和利用价值。建议胚胎学家对SERa+卵子仍应考虑加以利用,但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来自SERa-卵母细胞的胚胎用于SERa+周期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 滑面内 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结局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卵母细胞受精、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谢多 邱卓琳 +2 位作者 罗琛 褚庆军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7-861,共5页
目的研究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卵母细胞受精、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因单纯男性因素行ICSI助孕治疗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精子来源分为射精组(n=102)、PESA组(n=68)、TESA组(n... 目的研究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卵母细胞受精、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因单纯男性因素行ICSI助孕治疗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精子来源分为射精组(n=102)、PESA组(n=68)、TESA组(n=27)3组,其中将射精组又分为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组(n=67)和隐匿精子症组(n=35)。比较4组间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着床率及妊娠率,以及低质胚胎继续培养的优质囊胚形成率。结果少弱畸精子射精组、隐匿精子射精组、PESA组、TESA组的正常受精率分别为64.8%、62.1%、75.6%、61.6%,其中PESA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4组的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着床率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4组间低质胚胎继续培养的优质囊胚形成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ESA来源的精子ICSI中正常受精率较高,但在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单精子注射技术 精子来源 胚胎 胚胎发育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后宫内单胎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曾鸿 刘能辉 +2 位作者 凡秀丽 蔡慕竹 谢和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术后宫内单胎妊娠病例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自然流产的预防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术后宫内单胎妊娠病例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自然流产的预防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术后的单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早期自然流产夫妇(96对)为病例组,足月活产分娩夫妇(593对)为对照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方年龄大、有自然流产史以及男方精子DNA碎片指数(DAN fragmentation index,DFI)高为IVF/ICSI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VF/ICSI术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受多因素的影响。女方年龄越大(>30岁)、有自然流产史或男方精子DFI越高(≥15%),IVF/ICSI术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内单精子注射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精子注入卵胞浆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敏珍 陈士岭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53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 育症周期为对象,将同一周期的同胞卵子分为两组,分别进行ICSI和常规体外受精(IVF),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53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 育症周期为对象,将同一周期的同胞卵子分为两组,分别进行ICSI和常规体外受精(IVF),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结 果ICSI组受精率78%,显著高于常规IVF组67%的受精率,但卵子的溶散率亦高(8%νs3.4%);ICSI组的优良胚胎数 与IVF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碎片率大于50%的胚胎数前者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移植后ICSI组 可供冻融的胚胎数较常规IVF组少。结论ICSI操作对卵子及其后的胚胎发育潜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单精子注射 体外受精 胚胎 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SI受精卵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猪胚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丽 粟小平 +4 位作者 路粟雨 刘帅 刘庆友 崔奎青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8-1625,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法生产猪体外受精卵和应用猪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胚胎的可行性。首先对比了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卵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效... 试验旨在探讨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法生产猪体外受精卵和应用猪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胚胎的可行性。首先对比了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卵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效率;然后观察了猪ICSI受精卵的双原核形成时间及效率,对精子注射到胞质后6~18h分6个时间段进行地衣红染色,对比精子进入卵胞质后的状态及原核形成;最后对猪IVF受精卵受精后8~10h及ICSI受精卵受精后12~14h进行EGFP-N1质粒(20ng/μL)胞质注射,观察胚胎发育效率及转基因效率。结果表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率(卵裂率89.4%和67.9%、囊胚率36.5%和16.1%)显著优于IVF组(P<0.05),适合用于猪的体外受精卵试验;猪ICSI受精卵双原核在精子注射到卵胞质后12~14h形成,双原核形成率为54.90%,显著高于其余5个试验组(P<0.05);ICSI受精卵胞质注射组胚胎卵裂率(86.2%和66.3%)、囊胚率(30.0%和13.6%)及转基因效率(18.5%和0)均显著高于IVF受精卵胞质注射试验组(P<0.05)。本试验结果为采用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浆内注射(ICSI) 注射 转基因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ET中胚胎实时监测系统与常规形态学评估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桂红 郑爱燕 +7 位作者 丁洁 邹琴燕 许咏乐 朱蕊 王馥新 吴惠华 李红 孟庆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TLM组和CMA组,分别选择最优胚胎行单胚胎移植(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患者第1次胚胎移植未获临床妊娠,则进行第2次,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累积活产率和其他妊娠结局差异。同时收集IVF/ISCI受精后第3天胚胎培养液15μl,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TLM组与CMA组的累积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早产率、累积早期自然流产率、累积异位妊娠率、累积早产率、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M组新生儿性别比低于C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拉曼光谱分析预测临床妊娠率的准确度为67.21%。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年轻女性中,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时TLM评估胚胎优势不明显,需警惕基于动力学参数的胚胎选择可能影响性别比。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尚不能很好地预测胚胎的种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胚胎实时监测 常规形态学 拉曼光谱分析 累积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补救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晓明 陈智勤 +6 位作者 李昆明 陈慧芬 王羽 朱丽萍 杨健之 杨帆 潘家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 目的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不育115个周期分析
14
作者 杨乃明 刘嘉茵 +2 位作者 钱云 冒韵东 丁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授精(ICSI)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长周期或短周期超排卵方案促排卵,B超下经阴道取卵,对成熟卵细胞进行显微注射授精,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天后移植回宫腔。结果:115个治疗周期获成熟卵1111... 目的:分析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授精(ICSI)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长周期或短周期超排卵方案促排卵,B超下经阴道取卵,对成熟卵细胞进行显微注射授精,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天后移植回宫腔。结果:115个治疗周期获成熟卵1111个,受精率75.3%,妊娠率33.9%。结论:ICSI是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法。影响ICSI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卵子的质量、精子的质量和显微操作技术,年龄是影响卵子质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移植胚胎数增多,临床妊娠率增高,但多胎妊娠的并发症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促超排 胚胎移植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发生单卵双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唐永梅 李忻琳 马文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65-1968,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现象的原因,探讨可能引起MZT的实验室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中心行单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包括1786个新鲜移植周期和1...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现象的原因,探讨可能引起MZT的实验室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中心行单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包括1786个新鲜移植周期和1710个冻融移植周期及49个冻融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周期,分析新鲜胚胎、胚胎冻融、胚胎质量、人工辅助孵化方法等与发生MZT的相关性。结果:(1)新鲜移植周期年龄、体外培养时间、体外授精方式与MZT无明显相关性。(2)新鲜囊胚移植与冻融囊胚移植周期MZT率差异有显著性(0.88% vs.3.08%,P<0.05)。(3)PGD周期中激光打孔方法MZ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机械孵化方法(25.00% vs.0.00%,P<0.05)。结论:囊胚期胚胎冷冻和辅助孵化是发生MZT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双胎 冻融胚胎 辅助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关小红 张爱军 +3 位作者 陆小溦 孙贻娟 牛志宏 冯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kg/m2;B组(n=253):18.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kg/m2;B组(n=253):18.5kg/m2≤BMI≤24.9kg/m2;C组(n=27):BMI>24.9kg/m2。比较各组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治疗结果。结果 C组平均超促排卵天数和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用量较A、B两组明显增多(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峰值、大卵泡数量及获卵数较A、B两组明显减少(P<0.05)。三组受精率、总体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过高导致IVF或ICSI助孕过程中超促排卵天数和rFSH用量增加,hCG注射日E2峰值、大卵泡数和获卵数降低,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指数 巢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质内精子显微注射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优质胚胎数对IVF-ET及ICSI助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任建枝 沙爱国 +4 位作者 李萍 韩冬梅 蒋晓明 耿洁 马彩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916-1917,共2页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胚胎 妊娠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陶婷 陈士岭 +5 位作者 陈薪 叶德盛 许丽娟 田小龙 刘玉东 牛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61个IVF/ICSI周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164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两组的一般情...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61个IVF/ICSI周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164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两组的一般情况、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新鲜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与Gn RHa降调节的长方案相比,Gn RH拮抗剂方案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有不利影响(25.0%vs 45.0%,P=0.184;66.7%vs27.8%,P=0.247),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活产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患者(0%vs 30.8%,P=0.025)。结论子宫腺肌病降低不孕患者IVF/ICSI-ET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且增加流产率,Gn RH拮抗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ET的临床结局有负面影响,Gn RHa长方案能够增加IVF/ICSI-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检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及衣原体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孟艳 王媁 刘嘉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授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前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IVF/ICSI-ET前常规检测宫颈分泌物UU和C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首次在该中心行IVF/ICS... 目的:分析体外授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前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IVF/ICSI-ET前常规检测宫颈分泌物UU和C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首次在该中心行IVF/ICSI-ET,术前进行宫颈分泌物UU和CT检测的患者共1 802例,根据UU和CT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UU和CT均阴性、UU阳性、CT阳性3组,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发生率和流产率有无差异以及CT或UU感染与不孕类型、是否存在盆腔因素病因、阴道清洁度、对移植操作的影响等关系。结果:不孕患者IVF/ICSI-ET治疗时UU感染患者的妊娠结局未受到影响.CT感染对妊娠结局有负面影响。结论:对于无症状的UU感染患者IVF术前不必要投入大量抗生素治疗,对于CT感染者建议治愈后进行胚胎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精子浆内显微注射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妊娠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明确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受精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新宇 张金玉 +2 位作者 林德伟 于妍 姚元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1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O.05),B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为12.3%,低于A组IVF受精方式,但与同组ICSI与halfICSI间受精低下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1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1VF妊娠率(50.0%,P<0.05)。结论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精子浆内注射 受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