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态选择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1例报告
1
作者 李然 连方 郭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6-1149,共4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形态选择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实验室技术应用过程、胚胎和随访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
关键词 形态选择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梗阻性无精子 经皮睾丸穿刺取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年龄和获卵数对PESA-ICSI治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妍 林德伟 +3 位作者 熊露 于妍 郭新宇 张金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6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析女方年龄和获卵数对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分析女方不同年龄组(<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和不同获卵... 目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6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析女方年龄和获卵数对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分析女方不同年龄组(<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和不同获卵数组(1~10个组、10~19个组和>19个组)患者行ICSI后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的结果。结果:不同年龄组与不同获卵数组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胚胎着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获卵数组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年龄和获卵数对PESA-ICSI-ET周期的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无精子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女性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超促排卵后不同卵巢反应对体外受精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敏芝 孙兆贵 +2 位作者 赵晓明 张慧琴 孙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后不同卵巢反应对体外受精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1 310例因输卵管和(或)男性因素接受第一周期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COH周期中人绒毛膜... 目的观察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后不同卵巢反应对体外受精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1 310例因输卵管和(或)男性因素接受第一周期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COH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_2)质量浓度,按百分位0%~10%、11%~25%、26%~75%、76%~90%、91%~100%将卵巢反应程度分为低反应组(A组)、低中反应组(B组)、中反应组(C组)、中高反应组(D组)和高反应组(E组)。比较各组卵子、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44.73%,着床率为30.05%,流产率为3.73%。A~E组MⅡ卵数逐渐递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胚胎数也呈递增趋势,除D组与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D组和E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C组周期取消率最低,D组和E组的周期取消率高于B组和C组(P<0.05或P<0.01)。A~C组妊娠率和着床率递增,C~E组妊娠率和着床率递减;C组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E组(P<0.05或P<0.01)。各组间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低反应和高反应均不利于体外受精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超促排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一胚胎移植 巢反应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液参数和来源对ICSI助孕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艳丽 路芳鸣 +2 位作者 孙丽君 王文英 王兴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4-998,共5页
目的:分析精子因素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和参数精液行ICSI助孕的临床资料,A组为因精卵结合障碍重复周期行ICSI授精者228周期,B组少弱精子组790周期,C... 目的:分析精子因素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和参数精液行ICSI助孕的临床资料,A组为因精卵结合障碍重复周期行ICSI授精者228周期,B组少弱精子组790周期,C组为附睾穿刺取精(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睾丸穿刺取精(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组225周期,比较各组患者行ICSI助孕的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可利用胚胎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明显低于B、C 2组;新鲜移植周期中A组患者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B、C2组,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及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新生儿体质量高于B、C 2组,且B组高于C组;复苏移植周期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B、C 2组,且C组大于B组,C组活产率明显大于A、B 2组(P<0.05),其他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子的参数及来源不影响ICSI治疗的受精、卵裂及早期妊娠;ICSI能够改善受精障碍组的受精情况(A组),但胚胎的质量和发育潜能较低;PESA/TESA组有相对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参数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精子抽吸术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五合方对卵巢低反应者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璐 姚俐 +4 位作者 陈烨 吕霄 何田田 潘碧琦 刘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左五合方对卵巢低反应(POR)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卵巢反应性、妊娠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肾精不足合脾气虚型PO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常规行IVF/ICSI-ET,其中治疗组以... 目的评价左五合方对卵巢低反应(POR)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卵巢反应性、妊娠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肾精不足合脾气虚型PO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常规行IVF/ICSI-ET,其中治疗组以左五合方治疗3月再行IVF/ICSI-ET.比较2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用药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优胚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结果 2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HCG日E2和P水平、优胚率、生化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五合方能提高POR者IVF/ICSI-ET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五合方 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DTT或GSH预处理猪精子对ICSI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肖雄 李跃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27-32,共6页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DTT或GSH预处理猪精子,统计ICSI后精核解聚率、雄原核形成率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①精核解聚率随DTT浓度的增加而提高,6 mmol/L DTT处理组的2PN+2Pb形成率(P<0.01)和卵裂率(P<0.05)均高于其余各组。随着DT...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DTT或GSH预处理猪精子,统计ICSI后精核解聚率、雄原核形成率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①精核解聚率随DTT浓度的增加而提高,6 mmol/L DTT处理组的2PN+2Pb形成率(P<0.01)和卵裂率(P<0.05)均高于其余各组。随着DTT浓度的增加,囊胚总细胞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6 mmol/LDTT预处理精子的ICSI效果较好,但DTT在促进精核解聚的同时所产生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CSI胚胎的后期发育;②随着GSH浓度的升高,注射卵母细胞的2PN+2Pb形成率、MPN形成率和精核解聚率均呈上升趋势。0.5 mmol/L GSH处理组的卵裂率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和对照组(P<0.01),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0.50 mmol/L GSH处理组的ICSI效果较好;③0.5 mmol/L GSH处理组的2PN+2Pb形成率、卵裂率和囊胚总细胞数极显著高于6 mmol/LDTT处理组(P<0.01),两者MPN形成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0.5 mmol/L GSH预处理精子的ICSI效果要好于6 mmol/L D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苏糖醇 谷胱甘肽 精核解聚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关小红 张爱军 +3 位作者 陆小溦 孙贻娟 牛志宏 冯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kg/m2;B组(n=253):18.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kg/m2;B组(n=253):18.5kg/m2≤BMI≤24.9kg/m2;C组(n=27):BMI>24.9kg/m2。比较各组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治疗结果。结果 C组平均超促排卵天数和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用量较A、B两组明显增多(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峰值、大卵泡数量及获卵数较A、B两组明显减少(P<0.05)。三组受精率、总体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过高导致IVF或ICSI助孕过程中超促排卵天数和rFSH用量增加,hCG注射日E2峰值、大卵泡数和获卵数降低,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指数 巢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质内精子显微注射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檀畅 王喜良 +4 位作者 张金艳 魏威 邹朋书 罗丽双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7-820,825,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3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受精(IVF)367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316个周期。将全部研究对象、IVF周期和ICSI周期...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3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受精(IVF)367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316个周期。将全部研究对象、IVF周期和ICSI周期分别根据DFI值分为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分析DFI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的相关性,DFI对IVF/ICSI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随着禁欲天数增加,DFI升高,但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01)。IVF周期中,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比较,临床妊娠率(55.5%、57.6%、71.4%)和活产率(43.5%、45.8%、42.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周期中,DFI>30%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25.0%和16.7%)均显著低于DFI≤15%组(48.5%和36.9%)、DFI>15%~30%组(51.1%和39.4%)(P<0.05)。结论精子DFI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与禁欲天数呈正相关。DFI对不同助孕方式新鲜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IVF结 局及卵泡液GDF-9 、BMP-15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庄虔莹 王芹 +1 位作者 陈仝 杨晓葵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的卵巢功能、卵泡液中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的卵巢功能、卵泡液中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5,BMP-15)浓度及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63例行IVF/ICSI-ET助孕的DOR患者,根据预处理方案分为DHEA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内分泌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Gn使用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激素浓度和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两组患者卵泡液GDF-9、BMP-15浓度,并将其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HEA预处理前两组基础内分泌、AMH、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后,DHEA组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bFSH)降低、AFC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总量、Gn天数、hCG日激素浓度、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EA组卵泡液中BMP-15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卵泡液BMP-15表达与基础雌二醇(estradiol,E 2)呈正相关。结论DHEA可通过增加AFC和下调FSH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并提高卵泡液BMP-15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巢功能减退 体外受精/质内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 生长分化因子-9 骨形态发生蛋白-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IVF/ICSI助孕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欢 杨宸 +8 位作者 郑威 俎若雯 冉诗雨 杨书衡 邝义会 李梦娜 曹梦依 吴静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前接受减重干预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鲜胚移...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前接受减重干预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鲜胚移植的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助孕治疗前接受减重干预的184例患者和同期未接受减重干预的1960例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两组进行匹配得到对照组471例和减重组17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助孕过程的相关指标和辅助生殖结局,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正常受精率的因素。结果:减重组促排卵时BMI低于对照组,正常受精率高于对照组(P<0.05)。IVF/ICSI前行减重干预可以提高正常受精率(MD=0.041,95%CI为0.004~0.077,P=0.029)。结论:IVF/ICSI前接受减重干预可以提高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的正常受精率,但对辅助生殖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 超重 肥胖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辅助生殖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治疗时不同促排方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晶晶 王超 +1 位作者 徐文娟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促排卵时,比较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和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且具有IVF/ICSI失败史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 目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促排卵时,比较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和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且具有IVF/ICSI失败史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组(98例)和微刺激促排卵方案组(n=551例),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原发不孕比例及IVF比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n天数、获卵数、MII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体期促排组的Gn量显著高于微刺激促排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受精率、周期取消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促排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IVF/ICSI失败患者人群中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质内精子显微注射 控制性促排 黄体期促排 微刺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精方式对第六天囊胚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刘燕 王辉田 李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4-711,共8页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不同授精方式对解冻移植第六天(D6)囊胚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解冻移植第六天囊胚移植...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不同授精方式对解冻移植第六天(D6)囊胚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解冻移植第六天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446例)和ICSI受精组(200例)。按是否有第五天(D5)囊胚移植史,分为仅有D6囊胚冷冻及移植的患者,以及有D5囊胚移植史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囊胚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IVF组和ICSI组患者BMI,不孕年限,基础F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患者年龄小于IVF组患者,原发性不孕的比例高于常规IVF组,获卵数和正常受精卵子数高于常规IVF受精组(P<0.001)。常规IVF组五期和六期囊胚比例高于ICSI组(21.6%vs.3.14%,P<0.001)。ICSI组ICM评分为A级的囊胚高于IVF组(23.8%vs.14.3%,P=0.01)。ICSI组HCG阳性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IVF组(65.5%vs.48.4%,P<0.001;56%vs.41.3%,P=0.001),ICSI组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也高于常规IVF组(43.8%vs.30.9%,P<0.001;43.0%vs.31.8%,P=0.006)。校正两组间年龄、获卵数等影响因素后,ICSI组临床妊娠率仍高于常规IVF组(OR:1.590,95%CI:1.030,2.455,P=0.036)。ICSI组出生婴儿体质量低于IVF组(P=0.016),早产率、性别比与分娩方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SI受精的D6囊胚解冻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常规IVF受精的D6囊胚,活产率有升高的趋势,可能与IVF与ICSI病人导致囊胚发育慢的因素不同有关。ICSI受精的D6囊胚解冻移植后相对好的妊娠结局,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ICSI周期囊胚发育相对较慢导致的妊娠结局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天囊胚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率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