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激光开孔辅助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吴成亮 陈亚强 张杰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3期163-165,169,共4页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卵子透明带进行开孔辅助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4年4月31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施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治疗的患者2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ICSI组...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卵子透明带进行开孔辅助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4年4月31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施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治疗的患者2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ICSI组(以下简称A组,n=81,注射卵子数652个)、开孔深度<50%组(以下简称B组,n=60,注射卵子数526个)和开孔深度≥50%组(以下简称C组,n=61,注射卵子数535个)。A组采用常规ICSI治疗,B组采用微激光开孔深度<50%辅助ICSI治疗,C组采用微激光开孔深度≥50%辅助ICSI治疗。治疗后比较三组受精率、(2PN)正常受精率(2PN指卵子正常受精后出现雌雄双原核)、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A组受精率、(2PN)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低于B组和C组,B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2PN)正常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妊娠率、囊胚形成率低于B组和C组,B组临床妊娠率、囊胚形成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激光开孔辅助ICSI技术运用于试管婴儿中,可有效提高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囊胚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开孔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试管婴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周期中胚胎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纪逸萱 王亮 +3 位作者 郝敏 刘延 李招娣 李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335-340,共6页
目的研究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及女性的临床等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5月ICSI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 目的研究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及女性的临床等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5月ICSI周期中MⅡ期卵母细胞形态描述的资料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共纳入30例患者的资料(MⅡ期卵子285枚)。探讨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治疗方案、染色体等女性的临床因素,以及透明带、卵周间隙、极体碎裂、极体形态、细胞形态、中央区颗粒、胞质内颗粒、折光体、滑面内质网、胞质内空泡等MⅡ卵母细胞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卵母细胞形态与胚胎质量的关系,使用R语言构建Nomogram分析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①共纳入285枚MⅡ期卵子,其中87.7%的MⅡ期卵子形态有异常,以细胞质异常最为常见;②MⅡ期卵子形态正常组和异常组获得优质胚胎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孕类型(OR=2.964,95%CI:1.564~5.615,P=0.001)和卵子形态(OR=2.992,95%CI:1.368~6.545,P=0.006)两种女性的临床因素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④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均分析发现中央区颗粒(OR=0.244,95%CI:0.091~0.654,P=0.005)和卵周间隙(OR=0.377,95%CI:0.173~0.660,P=0.001)两种形态异常与胚胎质量有关;⑤将临床因素和卵子形态,再次纳入Logistic回归,将P<0.2的因素纳入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30~0.844)。结论MⅡ期卵子中心区颗粒及卵周间隙的异常对胚胎质量的影响较大,ICSI的原发不孕女性获得高质量的胚胎概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母细形态 胚胎质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祁强 朱健生 +1 位作者 姚桂东 季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4-195,20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少、弱、畸精子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少、弱、畸精子症不育者共计44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4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450个,MⅡ期卵母细胞353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 目的:探讨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少、弱、畸精子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少、弱、畸精子症不育者共计44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4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450个,MⅡ期卵母细胞353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3%,卵裂率89.5%,临床妊娠15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结论:ICSI对少、弱、畸精子不育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体外受精 浆内精子注射(ICSI) 胚胎移植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差成像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吴正沐 王正权 +2 位作者 王旻 谈雅静 李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使用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ing,TLI)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 目的使用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ing,TLI)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接受ICSI技术助孕的392对夫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培养组284周期和TLI组108周期,再根据DFI≤15%、>15%~<30%、≥30%进一步分为正常组、临界组、异常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以及临床妊娠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6组的女方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获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方精液常规指标中,浓度和正常形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TLI正常组、TLI临界组和TLI异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率分别为(46.5±16.5)%、(31.0±14.2)%、(14.8±8.4)%、(41.6±16.2)%、(32.5±14.4)%、(19.3±11.1)%,常规异常组和TLI异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率分别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和TLI临界组(P值均<0.05)。6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TLI正常组、TIL临界组和TLI异常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7.3±18.6)%、(78.6±17.1)%、(68.3±22.7)%、(77.4±14.5)%、(74.5±13.1)%、(63.1±25.4)%;常规异常组的受精率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P值均<0.05);TLI异常组的受精率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TLI临界组(P值均<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的妊娠率分别为57.4%(39/68)、54.5%(24/44)、27.3%(6/22),异常组低于正常组和临界组(P值均<0.05)。TLI正常组、TLI临界组和TLI异常组3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组之间以及TLI 3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值的升高会影响精子前向运动率,还会影响胚胎的受精率,高DFI精子进行ICSI助孕时使用TLI胚胎培养系统可以获得稳定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时差成像 妊娠结局 浆内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改良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成勇 杨满 +3 位作者 林梅 蔡敏生 王锦华 温雪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改良技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两组:采用固定人卵子的固定针组(C-ICSI组)和改良的喇叭型固定针组(N-ICSI组),观察两组ICSI操作后卵子存活数、卵裂情况。结果 N-ICSI... 目的研究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改良技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两组:采用固定人卵子的固定针组(C-ICSI组)和改良的喇叭型固定针组(N-ICSI组),观察两组ICSI操作后卵子存活数、卵裂情况。结果 N-ICSI组卵子存活率为77.4%,明显高于C-ICSI组的7.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83.183,P<0.01);两组正常受精率及异常受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SI组卵裂数为97.3%,明显高于C-ICSI组的8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399,P<0.01),桑葚胚、囊胚和孵化的胚胎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小鼠ICSI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操作时卵子的存活率,这将为人类实验室ICSI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研究提供保障,同时,该项研究成果可以分析人精子激活卵母细胞的能力和人精子的核型,因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浆内精子注射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魏莲花 王敏 高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护理措施。方法 15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V)患者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给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配合、... 目的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护理措施。方法 15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V)患者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给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术后电话随访。结果 152例患者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其中62例进入ICSI周期治疗。通过显微取精行ICSI或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D)的总共妊娠85例。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完善术前准备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确保积极配合手术。术中配合及术后细心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对提高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ICSI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 睾丸切开取精术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心理护理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39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姚红梅 孙秀芹 牛焕付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5期105-10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吸术(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附睾精子,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吸术(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附睾精子,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获得睾丸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评估取精效果、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39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有29例(74.35%)经PESA获得精子,10例(25.65%)通过TESA获得精子。受精率、种植率和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受精率76%、20.45%和39.47%,,2例自然流产。结论采用抽吸取精方法(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ICSI是治疗男性阻塞性无精子症的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睾丸精子抽吸术 浆内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的心理调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芬 乔岩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不育男性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因男方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的患者和健康查体男性的心理状态。结果...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不育男性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因男方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的患者和健康查体男性的心理状态。结果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查体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较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应受到重视,有效的心理干预是解决男性不育患者心里问题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浆内精子注射助孕 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 心理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促性腺激素用药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9
作者 胡婷婷 汪伟伟 +3 位作者 胡益祥 张颖 蔡艳萍 颜宏利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天数及Gn总量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以及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天数及Gn总量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以及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ICSI助孕,并于胚胎发育第3天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患者,共纳入299个周期。按照卵裂球数目的不同分为8细胞(8C)+7细胞(7C)组、8C+8C组、8C+9细胞(9C)组、8C+早期融合组(包括部分融合期胚胎和融合期胚胎)。以取卵日为第0天(D0),第3天(D3)上午即受精后67~69 h观察胚胎卵裂情况,移植2枚胚胎。记录女方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不孕年限、Gn用药天数、Gn用量、周期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各组间的女方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8C+融合组的Gn用药天数分别为(10.9±2.8)、(10.3±2.2)、(10.7±2.3)、(8.5±2.2)d,Gn用量分别为(2172±615)、(2167±673)、(2332±796)、(1779±719)IU;8C+融合组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均低于其他3组(Gn用药天数的t值分别为4.454、3.836、3.737,Gn用量的t值分别为2.328、2.490、2.779,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间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8C+融合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6%(34/58)、55.3%(99/179)、44.4%(16/36)、76.9%(20/26),活产率分别为46.6%(27/58)、48.6%(87/179)、38.9%(14/36)、69.2%(18/26);8C+融合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8C+8C组、8C+9C组(临床妊娠率的χ^(2)值分别为4.356、6.540,活产率的χ^(2)值分别为3.866、5.565,P值均<0.05);8C+融合组与8C+8C组、8C+9C组的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减少Gn用药天数和用量,可获得更多的融合期胚胎,并且融合期胚胎的发育潜能高于卵裂期胚胎,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促性腺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融合期胚胎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射精患者睾丸穿刺取精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2例报告
10
作者 姚红梅 孙秀芹 +2 位作者 牛焕付 王丽霞 曹井贺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逆行射精 睾丸穿刺 浆内精子注射 辅助生育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男性性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显微注射过程中人类卵细胞分割的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传波 田联房 杜启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2,共7页
针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过程中人类细胞质、注射针和卵细胞极体的分割问题,首先根据分割目标形状的差异性,采用骨架形态学算子提取感兴趣区域;接着采用改进的模糊聚类方法,依据局部灰度和局部方差特征对边界模糊、噪声较大的预处理... 针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过程中人类细胞质、注射针和卵细胞极体的分割问题,首先根据分割目标形状的差异性,采用骨架形态学算子提取感兴趣区域;接着采用改进的模糊聚类方法,依据局部灰度和局部方差特征对边界模糊、噪声较大的预处理图像进行粗分类;然后在模糊聚类的基础上设定水平集初始化位置和演化控制参数,实现细胞质、极体和注射针的分割;最后针对细胞质内的部分注射针图像,采用直接拟合标记出完整注射针图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可以实现人类卵细胞的细胞质、极体和注射针的正确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骨架提取 分割 模糊C-均值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子透明带保存精子在第二代试管婴儿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苏占营 张琴 +1 位作者 辜敏 吴成亮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8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卵子透明带冷冻保存微量精子在第二代试管婴儿助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3年10月接受睾丸活组织检查取精助孕的40对夫妻,共计65个助孕周期的资料,根据患者助孕周期中精子来源分为A组(40个周期)和B组... 目的:探讨利用卵子透明带冷冻保存微量精子在第二代试管婴儿助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3年10月接受睾丸活组织检查取精助孕的40对夫妻,共计65个助孕周期的资料,根据患者助孕周期中精子来源分为A组(40个周期)和B组(25个周期)。A组采用女性取卵当日男方睾丸穿刺活检精子助孕,B组采用女性取卵当日利用卵子透明带冷冻保存的男性精子助孕(B组患者为上述经历了第一次新鲜睾丸精子助孕后,其中25对夫妻又开展了第2次助孕周期,第2次助孕周期时不再进行睾丸活组织检查取精,而是利用冷冻保存复苏后的精子助孕,共25个周期)。比较两组实验室各项指标[成熟卵母细胞百分率(MII卵率)、2原核胚胎受精百分率(2PN受精率)、2原核卵裂胚胎百分率(2PN卵裂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百分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25对接受两次助孕史的夫妻依据前后两次助孕的精子来源,分为新鲜睾丸精子和解冻精子两部分,比较其上述实验室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MII卵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5对夫妻前后接受两种不同来源精子助孕的指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卵子透明带冷冻保存微量精子在无精症患者中能够在保证无新鲜睾丸穿刺精子的情况下得到类似的临床结局,同时可减少男性反复睾丸活组织检查的痛苦及创伤,该方法确保极少量精子在冷冻-复苏过程中不会丢失,此方法容易获取高质量解冻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症 子透明带 睾丸活组织检查 浆内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受精卵及胚胎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鲍时华 彭弋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卵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原核期受精卵形态、卵裂期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 取性成熟期的雌、雄昆明小白鼠25对,给雌鼠进行控制性超排卵,收集其成熟卵母细胞,按其第一极体形态进行分组,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将雄鼠的精子... 目的 探讨卵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原核期受精卵形态、卵裂期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 取性成熟期的雌、雄昆明小白鼠25对,给雌鼠进行控制性超排卵,收集其成熟卵母细胞,按其第一极体形态进行分组,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将雄鼠的精子注入卵细胞内,评估卵细胞受精后原核期受精卵形态及卵裂期胚胎质量。结果 1级极体卵细胞比2、3级极体卵细胞的正常受精率明显高(P<0.01),且3级极体卵细胞受精后高评分原核少于1、2级极体(P<0.05),高评分原核发育成的高质量胚胎明显多于低评分原核(P<0.01),而由低评分原核产生的低质量胚胎(C级和D级)多于高评分原核(P<0.01)。结论 通过卵细胞第一极体形态可预测受精卵及卵裂期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内精子注射 第一极体形态 受精 胚胎质量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青 董静文 刘海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1 079例POR周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资料,根... 目的探讨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1 079例POR周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资料,根据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患者被分别归入A组(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组,n=397)和B组(微刺激方案组,n=68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不孕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优胚率、总周期取消率、无可移植胚胎周期比例、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Gn天数、Gn总剂量和未获卵周期比例低于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刺激方案在POR患者中,可节约Gn用量、缩短Gn时间和降低无获卵取消周期比例;配合全胚冷冻后择期移植,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因此,微刺激方案是一个经济、可行、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 刺激 巢低反应 控制性超促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浆内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娟 周梁 +2 位作者 王磊 孙峥 任鹏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97-99,共3页
目的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337例无精子症患者行同步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予以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随访等。结果 160例患者成功取出精子,177例患者未取出精子... 目的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337例无精子症患者行同步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予以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随访等。结果 160例患者成功取出精子,177例患者未取出精子,成功取出的精子均进行了常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助孕治疗,未取出精子者则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选择开展进一步治疗。结论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围手术期护理,对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确保手术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切开取精术 精子冷冻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分娩不孕症患者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文枫 谢宝国 +2 位作者 张毅 黄元华 卢伟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借助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分娩不孕症患者的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因素。方法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及冷冻胚胎移植(F-ET)治疗并成功分娩的夫妇3 314对,出生新生儿4 229名,男婴2 239名、女... 目的分析借助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分娩不孕症患者的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因素。方法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及冷冻胚胎移植(F-ET)治疗并成功分娩的夫妇3 314对,出生新生儿4 229名,男婴2 239名、女婴1 990名,出生性别比为112.5∶100。分别收集纳入研究对象的男女双方年龄(<35岁、≥35岁)、不孕类型(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移植胚胎类型(新鲜胚胎、冷冻胚胎)、受精方式[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移植胚胎期别(卵裂期、囊胚期)、移植胚胎数目(1、2、3个)、分娩胎儿数目(单胎、双胎)等资料,分析男女双方年龄、不孕类型、移植胚胎类型、受精方式、移植胚胎期别、移植胚胎数目、分娩胎儿数目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结果 ICSI组、IVF组出生婴儿性别比93.4∶100和116.9∶100,前者出生女婴比例高于后者(P<0.05)。无论在单胎分娩还是双胎分娩中,不同参数者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精方式(OR为1.251,95%CI为1.021~1.532,P<0.05)是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因素。结论受精方式可能对借助ART受孕分娩不孕症患者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产生影响,其中ICSI受精较IVF受精会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技术 出生婴儿性别比 体外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植方案在不同获卵数患者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艳丽 李真 +4 位作者 王文英 管一春 申春艳 杨悦 王兴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获卵数患者2枚第3天(D3)胚胎移植和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为临床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 目的比较不同获卵数患者2枚第3天(D3)胚胎移植和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为临床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患者,根据获卵个数分为3组,A组获卵个数为5~9枚卵子,B组为10~14枚卵子,C组为≥15枚卵子。每组患者均有4种不同的移植方式,移植2枚D3胚胎(a)、移植1枚囊胚(b)、复苏移植2枚冷冻D3胚胎(c)和复苏移植1枚冷冻囊胚(d);比较3组患者卵子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各组患者4种移植方式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等差异。结果 1A组、B组和C组分别有667、573、479个移植周期,其中A组患者IVF的2PN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03/P〈0.001);2A组患者4种移植方式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的种植率明显低于a和d(P=0.027/0.020);B组患者中d的种植率明显高于a和c(P=0.005/0.001);C组患者中d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a(P=0.048/0.027)和c(P=0.003/0.001),且囊胚移植的种植率均明显高于D3胚胎(P〈0.05);33组患者单囊胚移植多胎率较胚胎移植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卵巢高反应人群(获卵数≥15枚),单囊胚移植在保证高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多胎率;而获卵数为5~9枚和10~14枚的患者,D3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单囊胚移植相似,但多胎率明显增高;D3胚胎培养囊胚后择期移植具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对于获卵数≥10枚患者是最佳的移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浆内精子注射 胚胎培养 D3胚胎移植 囊胚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季钢 张玲 +2 位作者 朱健生 姚桂东 洪名云 《安徽医学》 2010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结合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对42例无精子症患者采...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结合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对42例无精子症患者采用PESA方法进行检测,24例患者附睾液中检出活动精子,其中10例患者采用附睾精子进行了14个周期PESA-ICSI治疗。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PESA-ICSI组与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或受精障碍者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2.1%vs79.0%、87.4%vs96.9%、58.7%vs39.0%、16.1vs19.2%和28.6%vs33.3%,经统计学分析,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ICSI方法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梗阻性无精子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健康评价指标对不孕症患者IVF/ICSI助孕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文 肖铭芳 +1 位作者 韩新美 陈新霞 《山东医药》 2025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不孕症是育龄夫妇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辅助生殖技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但其成功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仍有待改善。身体质量指数、血... 不孕症是育龄夫妇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辅助生殖技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但其成功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仍有待改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心血管健康评价指标是较易获得且通过干预可改变的参数,其不仅可用于量化心血管健康,还被发现与不孕症女性接受IVF/ICSI助孕后的早期胚胎发育、妊娠过程、妊娠并发症以及分娩结局存在关联。探讨单个或多个心血管健康评价指标对不孕症患者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可为临床优化不孕症患者的助孕策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内单精子注射 心血管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物中精子形态及功能的研究
20
作者 张芳婷 于洁 +4 位作者 蔡志明 房家智 万汇涓 叶静 尹美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探讨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到裸鼠体内后所生成精子的受精能力。方法将含有原始生精细胞的新生1-2 d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到BALB/c-nu/nu免疫缺陷小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出移植物,... 目的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探讨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到裸鼠体内后所生成精子的受精能力。方法将含有原始生精细胞的新生1-2 d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到BALB/c-nu/nu免疫缺陷小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出移植物,通过常规染色和电镜技术对生精小管中生精细胞组成和形态进行观察;以薄层明胶水解法检测精子顶体蛋白酶活性;采用ISCI技术检测移植物中具有成熟形态精子的受精能力。结果移植物的HE染色发现,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在裸鼠体内已启动并进行精子发生过程,生精小管中含有包括精子在内的所有类型生精细胞;移植物组织经处理后,可计数到具有镰刀头状的长尾精子约1×103个/mg移植物;透射电镜标本中观察到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均具有正常超微结构;薄层明胶水解法检测可观察到顶体蛋白酶呈阳性反应的精子;ICSI结果显示,单纯ICSI处理组与ICSI+电激活组均有受精和卵裂现象发生。结论仅含有原始生精细胞的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在异体异位移植到裸鼠体内后,可以产生形态正常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组织 异体异位移植 精子 浆内精子注射 新生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