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测定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
1
作者 钱江潮 龚邦强 +1 位作者 曹进新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催化血浆中游离胆固醇酯化反应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针对原测定方法中本底过高的问题,改变了对照本底的反应条件,使原反应体系中的前两步酶反应无法进行,最终测得的反应速率真实... 催化血浆中游离胆固醇酯化反应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针对原测定方法中本底过高的问题,改变了对照本底的反应条件,使原反应体系中的前两步酶反应无法进行,最终测得的反应速率真实地反映了样品中本底(甘油-3-磷酸)的水平。经改进的测定方法除成功地用于人血清测定外,还应用于细胞培养液和兔血清的测定,对于相关药物的研究和筛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活测定 药物筛选 胆固醇 逆向运输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的建立
2
作者 王玉 王思明 +4 位作者 曾洁 杨睿悦 李红霞 董军 陈文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44-648,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方法,观察LCAT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用7-脱氢胆固醇和1,2-二癸酰基甘油-3-磷酸(10∶0 PC)作为LCAT的反应底物,加入LCA...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方法,观察LCAT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用7-脱氢胆固醇和1,2-二癸酰基甘油-3-磷酸(10∶0 PC)作为LCAT的反应底物,加入LCAT激活肽(LAP642),制备脂质体;在冰水浴中将500μL脂质体与10μL血清混合,37℃温育1 h;提取脂质,HPLC测定反应后7-脱氢胆固醇及其酯之比,计算LCAT活性。用所建方法测定1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的LCAT活性,分析其与CVD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7-脱氢胆固醇、10∶0 PC(物质的量的比为1∶8.5)与LAP642组成的脂质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当温育时间0~8 h、血清量0~20μL时,LCAT活性与变量线性相关;平均批内不精密度(CV)和总CV分别小于1.76%、3.11%。方法比对结果显示,所建方法与ELISA测定的LCAT质量和内源底物法测定的LCAT活性显著正相关(P<0.01)。120例样本LCAT活性与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等呈正相关(P<0.05);与载脂蛋白AⅠ(apo AⅠ)(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等呈负相关。结论建立了HPLC测定LCAT活性的外源底物法,所建方法简便、精密、可靠,结果不受反应底物影响,为脂代谢机制研究和CVD危险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心血管病 高效液相色谱 7-脱氢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血脂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衣欣 初彦辉 +1 位作者 关利新 朱晓东 《中国林副特产》 1996年第4期6-7,共2页
以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为实验模型,观察到人参皂甙具有降低血清T-C、LDL-C及升高HDL-C、增加LCAT活性的作用。进一步观察表明,人参皂甙对HDL亚组份的作用是使HDL_2-C升高,而对HDL_3-C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血脂 卵磷脂胆固醇 酰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ST段联合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 脂蛋白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宏华 张美玲 骆小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5期180-182,196,共4页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ST段联合血清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脂蛋白a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AG阳性组(n=66)...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ST段联合血清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脂蛋白a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AG阳性组(n=66)和CAG阴性组(n=54)。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脂蛋白a(LPa)水平及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比较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CAG阳性组患者的血清LPa、LCAT水平高于C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时间段的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测。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ST段联合血清LPa、LCAT检测可有效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 脂蛋白A 冠心病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健源 徐岩 《安徽医学》 2011年第5期689-691,共3页
人体内胆固醇除提供正常生理需要(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类激素等)外,体内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需要通过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运送回肝脏并进一步代谢,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 人体内胆固醇除提供正常生理需要(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类激素等)外,体内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需要通过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运送回肝脏并进一步代谢,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胆固醇逆向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基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心 徐细明 +3 位作者 甘园园 曹德东 伍龙 陈志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4-7,15,共5页
目的观察ACAT1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脂质体Hiper Fect将ACAT1 siRNA转染至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沉默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基因的表达,Real-time PCR验证沉... 目的观察ACAT1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脂质体Hiper Fect将ACAT1 siRNA转染至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沉默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基因的表达,Real-time PCR验证沉默的效果。利用CFSE染色法分别检测加入无血清1640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加入阴性-siRNA-Hiper Fect复合物的阴性对照组和加入ACAT1 siRNA-Hiper Fect复合物的ACAT1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率,比较ACAT1基因沉默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ACAT1基因沉默前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ACAT1 siRNA组转染48 h ACAT1 mRNA表达水平最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CAT1siRNA组细胞增殖率下降,侵袭和迁移实验中穿膜细胞数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迁移能力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T1基因干扰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减弱侵袭迁移能力,为探寻前列腺癌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酰基A-胆固醇酰基转移1 小干扰RNA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的变化
7
作者 曲冬颖 孙静莉 +2 位作者 王列 刘聪 贾连群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5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21例妊娠期正常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指标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载脂蛋白A1(ApoA...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21例妊娠期正常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指标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载脂蛋白A1(ApoA-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血清ABCA1、Apo A-1、LCAT、CETP水平分别为(1.19±0.68)ng/mL、(0.80±0.62)μg/mL、(0.92±0.30)μmol/L、(621.48±320.31)ng/mL,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清ABCA1、ApoA-1、LCAT、CETP水平分别为(2.30±1.56)ng/mL、(2.18±1.78)μg/mL、(2.19±1.87)μmol/L、(968.94±714.97)ng/mL,两者各指标相比,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的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下降,是妊娠期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血清ABCA1、Apo A-1、LCAT、CETP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脂血症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逆向转运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 载脂蛋白A1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胆固醇转移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 妊娠期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心 伍龙 +2 位作者 张一桥 陈能 徐细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胆固醇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6组,A组不处理,B组加入胆固醇(终浓度1μmol/L)处理48 h;C、D组和E、F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阴性siRNA-Hiper... 目的观察胆固醇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6组,A组不处理,B组加入胆固醇(终浓度1μmol/L)处理48 h;C、D组和E、F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阴性siRNA-Hiper Fect复合物、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基因siRNA-Hiper Fect复合物,转染48 h后D、F组处理同B组。采用CFSE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利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的ACAT1 mRNA。结果 B、D组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均高于其他组(P均﹤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D、E、F组细胞中的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02、1.48±0.05、0.94±0.02、1.44±0.02、0.54±0.36、0.63±0.05;B、D组细胞中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P均﹤0.05),E、F组细胞中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其他组(P均﹤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E组与F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固醇能提高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其可能通过促进ACAT1基因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胆固醇 胆固醇酰基转移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丸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豚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雨田 王红 +3 位作者 屈子怡 杨朝帅 冯彬彬 王悦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0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丸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Hartley豚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折麦布组,参苓白术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建立外源性高胆固醇血症豚鼠模型。...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丸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Hartley豚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折麦布组,参苓白术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建立外源性高胆固醇血症豚鼠模型。造模4周后开始药物灌胃干预,依折麦布组予依折麦布混悬液1 mg/kg,参苓白术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17.00、8.50、0.85 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胆汁TC、总胆汁酸水平;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记录各组小肠组织尼曼-匹克C1型类蛋白1(NPC1L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及肝脏X受体α(LXR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G、TC、LDL-C及胆汁TG、总胆汁酸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丸低剂量组血清TG水平降低(P<0.05);参苓白术丸中剂量组血清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参苓白术丸高剂量组血清TG、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参苓白术丸中、高剂量组胆汁TC、总胆汁酸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肝脏组织基本正常;模型组可见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肝组织内广泛的肝细胞气球样变、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点状细胞坏死;参苓白术丸中、高剂量组脂肪变性及肝细胞气球样变显著减轻;参苓白术丸低剂量组肝细胞脂肪样变性改善较模型组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PC1L1、ACAT2、ABCG5、LXR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丸中、高剂量组NPC1L1、ACAT2、LXRα水平均降低,ABCG5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参苓白术丸中、高剂量可以缓解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抑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豚鼠模型小肠组织中NPC1L1、ACAT2及LXRα的表达,上调ABCG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丸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尼曼-匹克C1型类蛋白1 胆固醇酰基转移2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肝脏X核受体α通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佩 高奋 +6 位作者 高宏伟 王远 冯高洁 白瑞 秦卫伟 宋晓苏 李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95-701,共7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脏X核受体α(LXRα)通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方法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为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进行泡沫细胞的鉴定...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脏X核受体α(LXRα)通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方法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为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进行泡沫细胞的鉴定。用不同浓度梯度(空白对照,0.5,1.0,2.0,5.0mmol/L)HCY干预泡沫细胞24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数量。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PPARα、LXRα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蛋白及mRNA表达,液态闪烁计数法分析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CY干预组PPARα、LXRα、ABCA1、ABCG1、LCAT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均增高(P<0.0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降低(P<0.05)。随HCY浓度增加,PPARα、LXRα、ABCA1、ABCG1、LCAT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逐渐增高(P<0.0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HCY通过抑制PPARα-LXRα途径降低ABCA1、ABCG1、LCAT的表达,降低胆固醇逆转运效率,致脂质聚集增加,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肝脏X核受体α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类测定对各类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国强 刘建栋 +2 位作者 周永列 金卫东 陈永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64-65,共2页
血清脂类测定对各类肝病的诊断价值陈国强,刘建栋,周永列,金卫东,陈永健(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都很重视血脂、脂蛋白及载蛋白的检查。近35年来,脂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在临床诊断中... 血清脂类测定对各类肝病的诊断价值陈国强,刘建栋,周永列,金卫东,陈永健(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都很重视血脂、脂蛋白及载蛋白的检查。近35年来,脂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已不仅限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脂类 肝硬化失代偿期 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恢复期 高密度脂蛋白 肝病患者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慢活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菌丝体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粉芳 郭豫 张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5-149,共5页
本实验以成年雄性Wa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普通饲料、高脂对照、阳性对照、灵芝四组。后三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使之成为高血脂模型。然后对普通饲料组和高脂对照组饲以白水,阳性对照组饲普拉固,灵芝组饲灵芝。在饲喂前和饲喂后14、28d... 本实验以成年雄性Wa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普通饲料、高脂对照、阳性对照、灵芝四组。后三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使之成为高血脂模型。然后对普通饲料组和高脂对照组饲以白水,阳性对照组饲普拉固,灵芝组饲灵芝。在饲喂前和饲喂后14、28d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结果显示:28d后阳性对照组和灵芝组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分别降低32.4%和22.5%,甘油三酯分别降低47.6%和26.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增高18.6%和22.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相对活性分别提高42.6%和33.1%。与高脂对照组及其自身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灵芝组p<0.05,阳性对照组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菌丝体 降脂作用 大鼠 动物实验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高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PA、TBA和LCAT活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继成 邱红 朱月蓉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8期586-588,共3页
目的:同时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以探讨这三项指标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HITACHI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48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PA、TB... 目的:同时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以探讨这三项指标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HITACHI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48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PA、TBA和LCAT活性并与48例正常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各种肝病患者中血清PA、TBA和LCAT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肝硬化失代偿期、重型肝炎和肝癌组血清PA、LCAT活性降低、TBA升高最为显著(P<0.01);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组血清TBA与慢性肝炎轻度组相比P<0.05,血清PA、LCAT活性与之相比无显著性;各组肝病血清PA、TBA和LCAT活性分别与正常组相比,在慢性肝炎组中,轻度组PA异常率明显高于TBA、LCAT,TBA在中度、重度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轻度组,随病情的加重血清PA、TBA和LCAT活性的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和重型肝炎组异常率均达100%。结论:PA可作为判断早期肝损害的灵敏指标,TBA和LCAT活性对早期肝损害敏感性稍差,连续监测意义较为显著,LCAT活性对严重肝衰竭的监控有较大意义。同时测定血清PA、TBA和LCAT活性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发展及预后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外周血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情况观察
14
作者 赵佳 姜小建 +2 位作者 谢紫阳 屈晓艳 左林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外周血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情况。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2例(观察组),同期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外周血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情况。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2例(观察组),同期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检测,比较两组甲基化占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比较观察组甲基化患者和非甲基化患者血管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血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占比为65.38%(34/52),对照组外周血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占比为36.00%(18/50),两组甲基化占比比较,P<0.05。观察组34例甲基化患者中,颈动脉轻中度狭窄21例、重度及闭塞13例;观察组18例非甲基化患者中,颈动脉轻中度狭窄16例、重度及闭塞2例;观察组甲基化患者与非甲基化患者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比较,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外周血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占比高,LC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DNA甲基化 颈动脉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提醇沉黑木耳多糖体外和体内降血脂功能 被引量:68
15
作者 于美汇 赵鑫 +2 位作者 尹红力 刘冉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体内和体外降血脂功能。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模拟人体胃和肠道的p H值环境,探讨不同溶剂提取黑木耳多糖及其不同醇沉片段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评价其体外降血脂功能。以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血脂模型,通过黑木耳多糖...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体内和体外降血脂功能。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模拟人体胃和肠道的p H值环境,探讨不同溶剂提取黑木耳多糖及其不同醇沉片段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评价其体外降血脂功能。以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血脂模型,通过黑木耳多糖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小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总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总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及其关键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肝脂酶(liver lipase,HL)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活性,研究碱提黑木耳多糖对高血脂模型小鼠的降血脂作用。结果:体外降血脂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黑木耳多糖样品中,碱提黑木耳多糖的结合效果最好;不同体积分数乙醇醇沉黑木耳多糖片段的结合效果比较显示,70%醇沉片段结合胆酸盐效果最好。体内降血脂实验结果发现,碱提+70%醇沉黑木耳多糖能够缓解小鼠体质量的增长,显著缓解TC、TG和LDL-C含量的下降,显著提升HDL-C水平,控制LCAT含量、HL和LPL活性的降低。结论:碱提+70%醇沉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胆酸盐 降血脂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对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CA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柯丽 成蓓 +2 位作者 余其振 何平 白智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γ对THP-1、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HP-1细胞与PMA孵育48小时使之分化为巨噬细胞,继以100mg/mlOx-LDL处理24小时使之形成泡沫细胞。将THP-1细胞、巨噬细胞、... 目的观察干扰素-γ对THP-1、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HP-1细胞与PMA孵育48小时使之分化为巨噬细胞,继以100mg/mlOx-LDL处理24小时使之形成泡沫细胞。将THP-1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分别用300U/mlIFN-γ干预24小时。RT-PCR检测ACAT-1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以及形成泡沫细胞时ACAT-1mRNA及蛋白含量增加(P<0.05),而后两种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经IFN-γ作用后三种细胞ACAT-1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强(P<0.05)。结论IFN-γ诱导单核、巨噬细胞、泡沫细胞ACAT-1的mRNA及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干扰素-Γ 细胞源性 单核 THP-1细胞 胆固醇酰基转移 RT-PCR检测 IFN-γ Western 巨噬细胞 mRNA水平 蛋白表达 BLOT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 酰基A OxLDL 显著性差异 细胞分化 蛋白含量 种细胞 PMA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高密度脂蛋白逆转运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建开 谭迎 +3 位作者 陈盈文 王航鹰 陈玉映 吴焱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HDL逆转运和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20例,根据血Hcy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60例和高Hcy组60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和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同时测定患者血卵磷脂胆固醇...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HDL逆转运和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20例,根据血Hcy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60例和高Hcy组60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和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同时测定患者血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水平,患者HDL颗粒中的对氧磷酶1(PON1)、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Hcy组患者血LCAT[(925.6±127.0)U/mg vs(1015.3±131.1)U/mg,P=0.000]、CETP[(26.3±4.1)μg/mg vs(34.6±5.0)μg/mg,P=0.000]和PON1[(213.4±71.4)U/ml vs(416.5±85.1)U/ml,P=0.000]活性显著降低,MPO[(4.8±1.9)U/L vs(3.3±1.5)U/L,P=0.000]活性和LPO[(0.93±0.08)U/L vs(0.83±0.09)U/L,P=0.000]含量显著升高。结论高Hcy通过降低血LCAT、CETP浓度,降低HDL胆固醇逆转运功能,并通过降低HDL颗粒中PON1活性,升高HDL颗粒中MPO活性,导致HDL颗粒中LPO含量升高,从而降低HDL的抗炎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脂蛋白类 HDL 磷脂酰胆碱-甾醇O-酰基转移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质类 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对巨噬细胞ACAT-1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心 成蓓 +2 位作者 王洪星 何平 葛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高亲和性配体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葡萄糖和不... 目的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高亲和性配体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罗格列酮进行干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人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在高浓度胰岛素和葡萄糖状态下巨噬细胞ACAT-1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罗格列酮可明显下调其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巨噬细胞ACAT-1表达水平升高,罗格列酮可明显下调其表达;此可能为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酰基A胆固醇酰基转移-1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对巨噬细胞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途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心 成蓓 +2 位作者 王洪星 何平 葛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巨噬细胞中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影响及可能参与的信号途径。方法在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THP-1),加入佛波酯(PMA)培养48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巨噬细胞中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影响及可能参与的信号途径。方法在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THP-1),加入佛波酯(PMA)培养48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在高浓度胰岛素状态下,分别加入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和胰岛素信号途径阻滞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ACAT-1蛋白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ACAT-1mRNA水平。结果在高胰岛素状态下,给予罗格列酮干预后ACAT-1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再加入SB203580后ACAT-1mRNA和蛋白表达较加入罗格列酮时均增加。结论p38MAPK途径参与了PPAR-γ抑制ACAT-1的表达,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胆固醇酰基转移-1 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飞宇 王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750-751,共2页
高脂血症的形成与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胆酸盐的肝肠循环、激素敏感性酯酶、HDL、VDL、LDL、脂肪酸合酶抑制剂(FAS)等关系密切,中药对上述分子有一定的影响。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的... 高脂血症的形成与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胆酸盐的肝肠循环、激素敏感性酯酶、HDL、VDL、LDL、脂肪酸合酶抑制剂(FAS)等关系密切,中药对上述分子有一定的影响。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改善机体脂肪代谢或运转能力,维护机体脂质代谢平衡,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 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 激素敏感性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