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NRNPU在重度少、弱精子症的表达及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嘉颖 曾伟宏 +3 位作者 张杰 赖有行 黄志承 郑毅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68-2472,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中HNRNPU的表达及其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少、弱精子症需行ICSI治疗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各500例,收集精液,采用RT-PCR检...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中HNRNPU的表达及其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少、弱精子症需行ICSI治疗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各500例,收集精液,采用RT-PCR检测精子HNRNPU mRNA;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IC);SCD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成熟度;记录ICSI组的治疗结局。结果ICSI组HNRNPU mRNA相对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精子[(0.38±0.04)vs.(0.14±0.03),P<0.05],ICSI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ARIC%和核成熟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NRNPU mRNA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ARIC%和核成熟度呈负相关,与DFI呈正相关(P<0.001);选择研究时间内,女方采用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并行新鲜胚胎移植的104个ICSI治疗周期,男方精子HNRNPU基因mRNA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正常受精(2PN)率呈负相关(P<0.05),但与卵裂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子HNRNPU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严重少、弱精子症发病的原因之一;对ICSI受精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U 精子 精子 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活性氧及单精子显微注射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梁琦 崔薇 +1 位作者 李静 冯雪花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ICSI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行ICSI治疗前口服左卡尼汀1.0 g,bid;对照组予维生素E 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ICSI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行ICSI治疗前口服左卡尼汀1.0 g,bid;对照组予维生素E 100 mg,po,bid,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两组用药前后附睾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氧(ROS)水平,附睾精子活力、形态,比较两组间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PESAICSI)的获卵数、受精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附睾液中TNF-α分别为(5.39±2.28),(4.05±2.14)ng·mL^(-1)(P<0.05),对照组分别为(4.97±2.13),(4.83±2.35)ng·mL^(-1);治疗组用药前后附睾液ROS水平分别为(62.72±8.51),(56.28±8.70)RLU·s^(-1)(P<0.05),对照组分别为(62.61±7.55),(61.05±6.77)RLU·s^(-1),治疗组治疗后附睾精子活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ESA-ICSI的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下调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附睾TNF-α和ROS水平,从而改善附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及改善ICSI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精子 梗阻性 卵泡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非整倍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欣蓉(综述) 马翔(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06,共5页
胚胎非整倍体是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和后代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非整倍体胚胎的增加可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因此,预测胚胎非整倍体发生、降低胚胎非整倍体率对于预防女性早期自然流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至关重要。年龄是胚胎... 胚胎非整倍体是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和后代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非整倍体胚胎的增加可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因此,预测胚胎非整倍体发生、降低胚胎非整倍体率对于预防女性早期自然流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至关重要。年龄是胚胎非整倍体高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辅助生殖过程中,肥胖、维生素D缺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总用量以及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均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研究对于非年龄相关因素与胚胎非整倍体的关系尚存争议。本文基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独特性总结胚胎非整倍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辅助生殖过程中胚胎非整倍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不良妊娠结局的防治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整倍体 辅助生殖技术 年龄 肥胖 维生素D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总用量 卵泡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阴道给药黄体支持药物在IVF-ET/ICSI后用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龚斐 蔡素芬 卢光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比较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雪诺同)和黄体酮软胶囊(安琪坦)经阴道给药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授精(ICSI)后常规用药的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接受IVF-ET/ICSI助孕的2543例患者,按长效长方案... 目的:比较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雪诺同)和黄体酮软胶囊(安琪坦)经阴道给药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授精(ICSI)后常规用药的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接受IVF-ET/ICSI助孕的2543例患者,按长效长方案和超长方案使用的黄体支持药物不同,随机分成使用雪诺同组(A1、A2组)和使用安琪坦组(B1、B2组),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助孕方案治疗中的有效性。结果: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分别比较,平均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异位妊娠发生率、三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与B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着床率、双胎率明显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早期流产率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雪诺同作为IVF-ET/ICSI后黄体支持常规用药较安琪坦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有减少早期流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 黄体酮软胶囊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授精 黄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不同受精方式对子代出生缺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宝国 马燕琳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采用不同受精方式[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年龄小于35岁的不孕症...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采用不同受精方式[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年龄小于35岁的不孕症患者,在我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后,单胎分娩新生儿4229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组2967例和ICSI组126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出生的一般情况、出生缺陷和出生缺陷发生的部位。结果: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孕周和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0.90%)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其中IVF组的新生儿出生缺陷30例(1.01%),ICSI组的新生儿出生缺陷8例(0.63%);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中,不同受精方式(IVF和ICSI)对单胎活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出生缺陷 体外受精 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卵母细胞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IVF和ICSI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叶贵丹 谭晓珊 +4 位作者 谭兵兵 胡雪梅 杨志敏 刁英 张明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9-63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同源卵母细胞分别实施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夫妇的48个治疗周期,将同胞卵和同一份精液行常规IVF和ICSI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比较分析同源卵母细胞分别实施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夫妇的48个治疗周期,将同胞卵和同一份精液行常规IVF和ICSI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8例,ICSI均受精,完全受精失败率为16.7%;IVF、ICSI均受精组中ICSI受精率(78.6%)高于常规IVF(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常规IVF受精胚胎17例,临床妊娠7例,临床妊娠率41.2%;移植ICSI受精胚胎15例,临床妊娠6例,临床妊娠率40.0%;混合移植IVF+ICSI受精胚胎16例,临床妊娠6例,临床妊娠率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输卵管性不孕且可疑或高危IVF受精障碍人群在首次IVF助孕治疗时,可选择将部分卵行ICSI,减少取消移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 卵泡浆内精子显微注射 同胞卵 受精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